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振興規劃將助推物流業提升競爭力度過"寒冬期"

2009-4-7 16: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新華網武漢4月3日電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物流業遭遇了上游制造企業運量萎縮和運輸成本提升的雙重壓力。2月25日,國務院通過物流產業振興規劃;近日,國家發改委又對《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專家認為,物流產業振興規劃是我國出臺的首個物流業專項規劃,也是首次以國務院名義發布有關物流業的專題文件,將對物流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隨著具體方案的推出落實,物流行業在危機中得到政策扶持,有望走出行業冬天。 
    ——金融危機使物流業“入冬”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89.89萬億元。我國物流業雖然發展較快,但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尚未解決,運作模式粗放,運行效率低下,還不能夠適應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物流市場需求增速放緩,服務價格大幅下跌,物流企業經營出現嚴重困難。一些物流企業反映,目前倉儲企業的毛利率已降至3%-5%,運輸企業只有1%-3%。因為利潤下降、甚至虧損,部分地區的中小物流企業開始退出物流市場。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金融危機對我國物流產業的影響從直接服務于外貿的物流相關行業開始,逐步向國內的生產物流、商貿物流和消費物流領域傳導,從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向中西部地區擴散,預計從2009年二、三季度開始將在整個物流行業全面顯現。2009年可能是中國物流業發展30年來最為困難的一年。 
    來自物流業的最新數據顯示也證明了這一分析。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創出近幾個月來新低,貨物吞吐量同比下降5.7%。公路運輸價格略有下降,綜合運價指數為70.1%,比上月下降1.1個百分點。隨著下階段運輸淡季的到來,公路運輸價格繼續下跌在所難免。在這種形勢下,實施物流業的調整和振興,實現傳統物流業向現代物流業的轉變迫在眉睫。 
    ——振興規劃關注物流業提升整體競爭力 
    實際上,無論政府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災后重建,還是“家電下鄉”、“農機下鄉”“汽車下鄉”等政策的落實,都離不開強有力的物流服務支撐。把物流業列入十大振興產業,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從整體上提高我國的產業競爭力。 
   《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核心內容可以歸納為五個要點,即擴大物流市場需求、支持物流企業發展、優化基礎設施布局、加強行業基礎工作和改善物流政策環境。這也是“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基本框架。 
    第一,擴大物流市場需求。規劃第三部分“主要任務”的第一條,就是“積極擴大物流市場需求”,分別提出了生產企業、流通企業和農業物流問題。第二條“大力推進物流服務的社會化和專業化”“鼓勵生產和商貿企業按照分工協作的原則,剝離或外包物流功能,整合物流資源,促進企業內部物流社會化”;在第四部分“重點工程”中,第四項“大宗商品和農村物流工程”,第五項“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工程”實際上也是擴大需求的具體舉措。從需求入手,推動產業發展,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和“原動力”。 
    第二,支持物流企業發展。物流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也是規劃實施的重點對象。規劃在“主要任務”“加快物流企業兼并重組”中提出:鼓勵中小物流企業加強信息溝通,創新物流服務模式,加強資源整合,滿足多樣性的物流需要。加大國家對物流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支持力度,緩解當前物流企業面臨的困難,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聯合、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重組,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強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第四條“推動重點領域物流發展”,其中講到的10個重點領域,都是立足于物流企業和設施體系建設。第五部分“政策措施”中的大部分都涉及到支持物流企業發展的相關內容。 
    第三,優化基礎設施布局。設施設備是物流運作的載體,也是規劃的重要“抓手”。規劃在“主要任務”中要求“優化物流業發展的區域布局”,提出要重點發展九大物流區域,建設十大物流通道,確定了21個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和17個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規劃在“主要任務”中專設一條“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銜接與協調”。在第四部分所列的九大“重點工程”中有4項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分別是: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工程,物流園區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和應急物流工程。 
    第四,加強行業基礎工作。行業基礎工作是行業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也是規劃關注的重點。在第三部分中把“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完善物流標準化體系”和“加強物流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列為“主要任務”。在第四部分中,把“物流標準和技術推廣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工程”和“物流科技攻關工程”列為“重點工程”。在第五部分中,把“完善物流統計指標體系”“加快物流人才培養”和“發揮行業社團組織的作用”列為“政策措施”,體現了規劃對基礎工作及行業協會的重視。 
    第五,改善物流政策環境。政策環境是產業調整振興和發展的必備條件,也是規劃的核心內容。規劃從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職能定位出發,以推動物流業發展為目標,通篇體現了較強的政策導向作用。特別是第五部分單列“政策措施”,提出了“加強組織和協調”“改革物流管理體制”“完善物流政策法規體系”“制訂落實專項規劃”“多渠道增加對物流業的投入”和“繼續推進物流業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等政策要點。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副秘書長兼研究室主任賀登才表示,《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發布,極大地提高了物流業的社會地位,促進了社會各界對物流業的普遍關注。物流業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有利環境。 
    ——企業對接、落實規劃大有可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朱華雄認為,《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為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物流企業應當盡快根據自己的實際,做好對接和落實工作。賀登才也表示,規劃的落實,在于政府營造環境,更在于企業市場化運作。物流企業應該積極地領會,主動地貫徹規劃,按照其基本思路,調整經營方向,尋求市場定位,提高管理水平,增強服務能力。他們對物流企業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與規劃的區域布局對接。規劃提出重點發展九大物流區域,建設十大物流通道,確定了21個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和17個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形成全國性、區域性和地區性物流中心和三級物流節點城市網絡,優化物流業的區域布局。這是規劃區域布局的重點,也應該成為物流企業經營發展的重點區域。 
    二是與規劃的重點領域對接。規劃提出“推動重點領域物流發展”,實際上確定了10個重點領域:石油、煤炭和重要礦產品物流;糧食、棉花物流;農產品、農資和農村日用消費品物流;城市統一配送;醫藥物流;化學危險品物流;汽車綜合物流服務;回收物流和綠色物流;郵政物流;應急物流等。這些重點領域也應該成為物流企業考慮的經營重點。 
    三是與規劃的九大工程對接。規劃提出了物流業發展的九大重點工程,物流企業要積極參與建設。 
    四是與地方和部門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對接。當前,各地區、各部門正在按照國務院文件的要求,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相對于國家的規劃來說,這些方案和政策更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物流企業應予以重點關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