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質量成為鋼鐵行業調整品種結構的支撐點
2009-4-7 1:2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鋼鐵業振興規劃獲得國務院通過后,作為重要配套措施的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細則也正式出爐。細則明確了今后3年我國鋼鐵產業調整振興的規劃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等。其中在我國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的八大重點任務中,第六條就是調整鋼材品種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再次說明產品質量在鋼鐵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據了解,根據細則的要求,我國鋼鐵產業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要任務是重點發展高速鐵路用鋼、高強度轎車用鋼、高檔電力用鋼和工模具鋼、特殊大鍛材等關鍵鋼材品種,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科研單位開展百萬千瓦火電及核電用特厚鋼板和高壓鍋爐管、25萬千伏安以上變壓器用高磁感低鐵損取向硅鋼等技術進行攻關。促進鋼材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修改相關設計規范,淘汰強度335兆帕及以下熱軋帶肋鋼筋,加快推廣使用強度400兆帕及以上鋼筋,促進建筑鋼材的升級換代。
專家表示,產品質量是鋼材進口的最主要因素,特別是部分金屬制品主要用于機械、電子及汽車制造,終端用戶對這部分產品的質量要求非常嚴格,雖然近幾年我國國內鋼材生產和加工技術取得明顯進展,許多原來不能生產、依賴進口的產品現在都能生產,且產品質量逐步得到國內外用戶的認可,但是,由于這幾年鋼材市場比較紅火,鋼鐵企業往往只追求產量,而不太注重產品質量和生產技術的創新和開發,即使對于市場供不應求的產品,更多的是模仿,而不是開發。再加上發達國家鋼鐵企業在技術和設備轉讓上日趨謹慎,對關鍵設備和技術非常保密。在目前的進口鋼材中,仍有50%的份額是由于國內鋼鐵企業暫時難以生產或生產能力不足造成的。
鞍鋼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曉剛表示,金融危機給中國企業帶來影響的同時,也給中國的鋼鐵行業發展帶來機遇。我國鋼鐵產業的發展不應再以規模擴張為主,而是要以提高質量、調整結構為主。同時,新增生產能力要和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相結合,特別是要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要能生產出寶馬、奔馳等世界一流企業所需要的高質量鋼材。
“目前我國鋼材進口總量中有將近一半是國內暫時難以生產的,短時間內難以替代。另一大部分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是可以替代的,但其影響較為復雜,既有政策上的因素,也有中國鋼鐵行業和下游加工行業軟勢力的影響,國內鋼材對其替代需要一個過程,而且不是無止境的。”曾節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