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物流業員工生活困難
2009-4-4 1:2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李芳芳報道:金融海嘯陰魂不散,繼續蠶食本港多個重要支柱行業。有機構調查發現,超過8成受訪物流業員工的工作量較金融海嘯前大減,兩成半更認為公司即將結業或裁員,74%受訪者表示生活出現困難。香港倉庫運輸物流員工協會主席潘兆平促請,當局應馬上全面檢討對物流業發展的政策,并為業界提供暫時豁免貨車牌費、停車場費等援助。
4分1憂公司即將結業裁員
倉庫運輸物流員工協會今年3月,訪問680名在葵涌貨柜碼頭及各大貨車停車場工作的從業員,84%的受訪者表示,現時工作量較金融海嘯波及前有所下降,當中62%指出是大幅下滑,有25%受訪者憂慮公司即將結業或裁員。潘兆平說,此次經濟不振困擾該行業的嚴重性前所未見,本港對外貿易及內部需求出現停滯,及歐美所需貨物量銳減,運輸司機可取得的貨量亦隨之大幅下降,直接使他們的收入大減,難免會憂心份工「凍過水」。
經濟衰弱直接影響著本港20萬名運輸物流業員工的生計,調查顯示,近四成受訪人士表示公司已變相減薪,而有74%出現生活困難。潘兆平解釋,如中港貨運司機的薪金是采取底薪加貨運量拆帳計算,以往司機在每個貨柜運費分帳可達3成,但目前大多調低至25%。而且最大的問題在於碼頭貨柜量銳減,以前他們每月至少能賺取1.3萬元,但現在僅得6000多元,有些家庭負擔大的甚至要靠賒借度日。
有貨運司機7個月無收入
從事中港貨運司機25年的劉炳堅,去年11月因物流公司倒閉而失業,今年3月於另一間公司找到同類工作,但20日內只有6個貨柜工作量,較以往的近30個大幅下跌。要負擔起三個兒女讀書的他說,3000多元根本無法支撐,只好辭退工作再覓新工。上一所公司拖欠薪金,堅叔已經7個月無收入,他期望能盡快找到新工,而不用申請綜援和食物銀行的援助。
碼頭內運司機陳煥輝說,其公司最少削減逾15%的人手,現時工作是「做一天就停兩天」,收入從逾萬元下跌至每月僅6000多元。但輝叔仍要負擔起每月繳付6000多元供樓,加上大學畢業大半年的兒子亦一直找不到工作,讓他感到生活十分吃力。
團體促設立失業貸款基金
潘兆平批評當局對作為本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的物流業實質支援不足,促請政府應為業界提供暫時豁免貨車牌費、停車場費等援助,并盡快設立失業貸款基金,幫助失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