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臺大交通構筑“十分鐘交通經濟圈”
2009-4-3 12:5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邢臺沒有海,距最近的黃驊大港也有340多公里,邢臺人盼海,卻因交通不發達,讓邢臺離海很遠;邢臺與山西接壤,離山很近,而道路處處“梗阻”,卻是雞犬相聞難以往來。“出海入山”成了邢臺交通人未來三年追求和奮斗的目標。
近期,邢臺市交通局根據國家增投入,擴內需,保增長的新形勢,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圍繞百里產業帶、百里旅游帶和工業園區建設規劃格局,圍繞“三年大變樣”工作對交通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了全面分析、深入調研,對今后幾年高速公路、“一城五星”道路、農村公路、運輸場站和物流園區等重新進行了梳理,進一步修訂完善了《邢臺市“十一五”交通發展規劃》。局長李全保向人們展現了一幅壯觀的畫卷:2009年到2011年,邢臺交通人苦戰三年,他們將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加大投資的機遇,積極調增項目對接國家新政,屆時實現六大目標——實現“四小時出海、半小時進山”,與沿海和鄰近省份的空間距離進一步縮短;從邢臺市主城區到沙河、內邱、南和、任縣、皇寺“五個衛星城”全部通過一級路連接,形成“十分鐘交通經濟圈”;消除省際斷頭路和無路面鋪裝路段;形成“井”字形高速公路網;建成全市環城高速公路;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07公里,其密度位居全省或全國前列。
站在邢臺市交通局交通建設規劃圖前,看著縱橫交錯的路線走向,和用彩色線條編織的公路網,我們相信,未來三年,邢臺交通人一定會把邢臺建設成為河北南部和中原地區交通樞紐的理想變為現實。邢臺人也會深刻體會到離海近了,進山容易了。
項目是關系全局發展的“眼”, 抓住項目建設就找到了發展路徑,有了項目且做好項目了,就步步為營,全盤皆活。2009年至2011年,邢臺市將斥資290億元用于交通建設。計劃完成投資227.7億元。未來三年,該市將建設和改造等級公路約3600公里。在公路建設計劃完成投資目標中,高速公路建設項目5個,計劃完成投資180億元,一般國省干線新改建項目12個,新建和改建里程328公路,計劃完成投資15.25億元;一般干線公路大中修項目建設里程480公里,計劃完成投資10.5億元;農村公路建設改造2400公里,計劃完成投資12億元;站場類項目建設30個,計劃完成投資4億元。
抓項目必須抓前期,抓好前期工作就抓住了發展的綱。2009年,邢臺市初步安排交通建設項目476個,總投資36億元,分別比去年增長18%和80%,再創歷史新高。高速公路建設投資15.5億元,重點抓好大廣、邢汾、邢臨高速衛運河大橋建設和京港澳擴建、邢港高速的前期工作。邢港高速公路是邢臺通向海洋的重要通道,也是帶動該市環城高速公路建設中的“中樞神經”,成為邢臺目前交通建設的龍頭項目。
全面推進農村公路項目建設,全年計劃投資2.5億元,完成部分縣道的提檔升級和760公里的鄉村公路、危橋改造任務。同時將以干線公路項目建設為依托,配合“三年大變樣”和城市規劃,分兩年重點對8條共75公里的市區出口路段,集中進行升級改造和綠化,確保“一城五星”實現“十分鐘交通經濟圈”。
搭建好融資平臺就解決了發展中的主要矛盾。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落實資金是加快交通發展的根本環節。由于今后三年邢臺交通建設項目多,建設資金缺口的壓力就會加大。可以說,資金問題將是影響和制約公路建設能否加快發展的主要因素。邢臺市交通局緊緊抓住當前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有力時機,全面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做到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確保建設資金不斷檔。他們審時度勢,立足稅費改革的新形勢,進一步整合交通資產,成立了專門的融資機構,為項目建設提供融資平臺。繼續堅持“三個多元化”和“十個一點”的籌資辦法,大力吸引社會、民間和企業的資金參與交通建設。同時,他們還積極協調爭取社會、民間和企業的資金參與交通建設。他們主動協調爭取發改委、財政、金融等部門的支持,尋求探索交通發展的新路徑。近日,按照“長期合作、共謀發展,互利共贏”的原則,邢臺市交通局與中國銀行邢臺分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該行承諾在未來三年內,就邢汾、邢港和邢臨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提供60億元意向性融資支持。
搶抓機遇是個“老詞”了。有的人確實抓住了。抓住機遇的人,就乘上了快速向前的列車;沒有抓住機遇的人就仍在原地默默等車。相信,邢臺交通人一定能緊緊抓住當前國家增投入、擴內需、保增長的機遇,實現南北以京港澳、大廣等高速公路;東西以邢臨、邢汾、青銀等高速公路及邯黃、邢和鐵路構成的“東出西聯”、“南北貫通”的交通樞紐。“四小時出海,半小時進山”、“一城五星”實現“十分鐘交通經濟圈”,將實實在在地走進人們的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