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皮革紡織行業擴內需絕不能放松出口

2009-4-3 12:2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我國紡織服裝行業最具影響力的“三展一周”――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和中國國際時裝周日前在北京相繼舉行。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形勢怎樣,紡織服裝企業未來將如何拓展國際市場,成為今年“三展一周”期間備受關注的話題。   紡織服裝業出口勢頭銳減
  據海關總署統計,2008年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1851.65億美元,增長速度由年初的26.28%跌至8.18%。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653.75億美元,服裝累計出口1197.90億美元,增速分別為16.60%和4.10%,紡織品出口增速與2007年相比加快1.6個百分點,而服裝出口則放慢了16.80個百分點
  而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統計,今年1~2月紡織行業生產恢復較快,但出口形勢依然嚴峻。統計顯示,1~2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其中2月份增長16.7%;出口交貨值下降8.1%,同比回落18.2個百分點。據海關統計,頭兩個月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72.9億美元,同比下降20.6%;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46.2億美元,下降11%。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調查顯示,近半數的以出口為主的服裝企業訂單同比減少三成左右。由于競爭激烈,珠三角地區部分服裝企業停產轉產,長三角地區承接了大部分從廣東轉出的產能。
  最近幾年紡織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紡織展會的火爆。但是,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我國紡織服裝行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國際市場需求萎縮,紡織服裝出口受阻,在紡織服裝展覽會上國際訂單呈減少趨勢。
  在三大展會之前剛剛結束的第十九屆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就顯示了這個趨勢。從成交額上看,這屆“華交會”出口總成交額為22.4億美元,比上屆下降39.06%。其中,紡織品服裝類產品成交12.45億美元,比上屆下降32.47%。
  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上,記者在現場看到,今年展位面積及參展商數量與往年相比都明顯下降。會展面積由去年的11萬平方米縮小到10萬平方米,參展商的數量也從上千家減少到800多家。
  展會上,雖然不少國際知名品牌也如約而至,但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價位,展位數量也縮水近四成。而主攻海外市場的國產品牌也不得不調整競爭策略,用新設計和新材料來吸引國際訂單。此外,不少皮革、皮草制品則在設計中融入了更多中國元素作為賣點。在海寧皮革城的秀場,京劇臉譜、漢字和龍形圖案的設計很是引人關注。不少業內人士坦言,面對當前出口困境,國產服裝缺乏大品牌的瓶頸尤為突出。
  “出口轉內銷”須經歷陣痛期
  相比于外銷市場的急劇變冷,內銷市場卻紅火依舊!艾F在我們的單子多得做不過來。”波司登董事長高德康對記者表示。
  深圳部分以內銷為主的服裝企業也提出,它們更愿意把這場金融危機看成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對于如何抓住這個機遇,它們選擇了逆勢多品牌化擴張。具體措施包括于2008年底和2009年初再推一個新品牌、精心培育高端品牌系列等。
  “多年來內需市場一直是中國紡織行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規模以上企業國內銷售的比重已從2000年的六成七上升到2008年的七成七。2009年內需市場的比重將進一步擴大,這是紡織行業發展保持穩定的可靠基礎!敝袊徔椆I協會副會長陳樹津說。
  為幫助紡織業走出困境,國家出臺了包括紡織業調整振興規劃在內的多項舉措。日前,國家又宣布把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從15%提高到16%。與此同時,為了拓展市場,不少外貿服裝企業將目光轉向了國內市場。這樣的轉變確實為企業賺得了人氣,但這看似繁榮的背后,也有著企業的艱辛。
  不少商戶告訴記者,在金融危機波及下,不少外貿服裝企業為了快速回籠資金,紛紛進入一些服裝尾貨市場進行超低價甩賣。價格低,質量又好的出口轉內銷商品,自然給消費者帶來了實惠。雖然賺到了人氣,但紡織行業感受更多的卻是苦澀。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孫淮濱說:“價格降低對企業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們很多附加值、很多投入得不到回報!
  這些外貿企業大多都是為國外企業貼牌生產的,現在海外市場需求嚴重萎縮,但內銷的路也并不好走。由于長年給國外加工生產,這些企業在國內根本沒有什么知名度,銷售渠道更是少得可憐,更何況,國內商場一般也不允許沒有品牌的商品進行銷售。那么,把產品拿到尾貨市場進行低價甩賣,也就成了這些外貿企業為數不多的可以選擇的路。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楊東輝說:“擴大內需不是平移,不是把國外的平移到這里,他們也要創新,創造新的需求,所以外銷企業轉到內銷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表示,2009年我國服裝市場將在拉動內需政策鼓舞下加速發展。市場從產品品類、產品檔次、產品功能、產品營銷模式、服務人群分類、服務區域分割等各個方面加以細分。企業將更加注重挖掘新市場,產品研發更具明確針對性。市場細分并不意味著企業和品牌將大量增加,相反,隨著精細劃分而各需求區間有效需求變窄,競爭將更加激烈,淘汰性更強,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整合的加速在所難免。同時,產業的集約化、集中化是在上一個行業發展階段的行業分工之后必然的結果。未來兩三年將成為中國服裝企業的整合之年,通過企業資本、品牌的實質性整合,形成聯動上下游產業的縱橫交錯的產業集團,形成服裝品牌集團、服裝零售業集團等多種新的企業形式,并通過資本紐帶逐步整合國際資源,形成中資控股的服裝跨國集團。
  外銷市場不能輕言放棄
  隨著國際訂單的減少,有些出口企業開始轉向內銷市場發展,有些企業甚至放棄了外銷市場。但是,國際市場真的就不行了嗎?外銷市場真的就沒有發展前途了嗎?業內人士指出,重視內銷市場的同時絕不能忽視外銷市場,只有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場,穩定外銷市場份額,才能在危機過后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隨著發達國家將勞動密集型行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美國和歐洲的紡織服裝業呈現不斷升級和縮小趨勢;谌虍a業分工,美歐不可能在一夜間恢復勞動密集型企業生產。如果說中國的外向型企業目前依賴美國和歐洲市場,那么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消費市場也依賴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吃、穿、用是具有一定剛性的需求,不可能因為金融危機而讓消費者不穿衣服,更多的是減少奢侈品的消費,選擇價廉物美的產品。
  例如,根據美國商務部紡織品服裝辦公室(OTEXA)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美國從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同比下降3.41%,而從我國進口紡織品服裝還有所增長,同比增長1.10%。這一方面說明,雖然美國市場對紡織品服裝的總體需求減少,但是對價廉物美的中國產品仍有大量需求;另一方面也說明,在成本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國際競爭力仍然非常強勁。當然,2009年美國取消對我紡織品進口限制,也促使我國部分原被限制紡織產品呈恢復性增長態勢。美國商務部最新統計顯示,2009年2月美國從我國進口222類針織布4811.8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9%;進口347類男式棉質褲子167.1萬打,同比增長71%;進口348類女式棉質褲子439萬打,同比增長53%。
  2008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到22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出口金額超過10億美元的市場就達到38家。出口市場多元化趨勢明顯,紡織服裝行業正在建立合理的外銷市場布局,通過降低市場集中度和分散市場風險,將有力地促使出口貿易持續健康發展。我國紗線、面料和服裝出口市場都表現出了多元化趨勢。
  因此,業內人士指出,有國家政策的支持,有國際市場的剛性需求,中國紡織行業現在要做的就是苦練內功,以自主創新、技術改造、淘汰落后、優化布局為重點,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在眼睛向內求生存的同時,絕不放棄已形成的國際貿易比較優勢,國際市場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