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知識產權海關在行動,2008年中國海關保護知識產權十佳案例
2009-4-28 13: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上海海關查獲侵犯“SUN鄄WATT及圖形”商標電池案
2008年1月18日,杭州某公司向上海海關申報出口一批原電池及原電池組。審單關員在審核單證時發現了疑點,下達了布控指令。查驗關員開箱后,發現集裝箱入口處堆放著標有未在海關總署備案的標識的電池。根據以往經驗,查驗關員決定向集裝箱中部和底部繼續深入檢查,并發現大量標有“SUN鄄WATT及圖形”商標的電池,共有涉嫌侵權電池138萬余粒。經權利人廣西梧州新華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鑒定,該批貨物侵權。
深圳海關查獲出口假冒“HUAWEI”商標上網卡案
2008年7月23日,深圳某公司向深圳海關申報出口一批網卡。通過分析現有風險數據庫和所掌握的業界動態信息,該關認為貨物存在侵權風險,并下達布控指令。經現場查驗,發現實際貨物為標有“HUAWEI”商標的無線上網卡,涉嫌侵犯知識產權權利人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海關總署備案的“HUAWEI”商標專用權。案件調查中,發貨人聲稱貨物購自華為在北京的授權店,并出示了相關授權文書復印件。對此,海關人員并未放松警惕,而是迅速聯系權利人進行確權,并針對權利人是第一次收到海關確權通知的情況,詳細介紹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的執法流程,引導和督促其及時確權。經鑒定,涉案貨物全部屬于假冒產品。隨后,深圳海關加強了對有關商品的布控,僅十天后,又在駐郵局辦事處查獲了48個郵寄出境的侵犯華為公司“HUAWEI”商標的無線上網卡。
北京、青島、寧波海關保護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案
2008年4月20日,北京某外運公司應客戶委托,通過國際快件渠道向海關申報出口一批服裝。首都機場海關快件監管處關員憑經驗,對該批出口至韓國首爾的服裝進行重點查驗,發現該批服裝為同款式的T-恤衫906件,正面印有中國地圖、奧運五環標志和“北京2008”字樣(均為紅色),背面印有某企業的標志及網址。由于上述T-恤衫侵犯奧標特征明顯,且在敏感時期出口至敏感地區,經北京奧組委法律部確認,北京海關依法沒收了上述侵權貨物,并向相關當事人進行有關法律、法規及當時相關特殊背景情況的介紹,得到了相關當事人的充分理解。
2008年8月29日,青島流亭機場海關關員在對青島至韓國國際航班旅客的行李進行檢查時,發現一名中年男性韓國旅客的行李中有大量異常物品,立即將行李提至海關查驗區作開箱檢查,發現其中有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福娃掛件49件,帶有“ROLEX”、“Cartier”、“OMEGA”等標志的手表共計73件,帶有“LV”標志的錢包7件。當事人承認商品均為侵權商品,愿意配合海關處理,今后決不再攜帶侵權商品。
2008年3月17日,深圳某公司在寧波海關申報出口自行車的報關單引起審單關員的注意,這批自行車用10個集裝箱裝運,申報數量達10000輛。經過審單關員對報關單內容的細致分析,發現該批自行車存在較高的侵權風險:第一,目的國為阿聯酋,是主要的侵權貨物集散地;第二,經營單位為使用外地核銷單抬頭的公司;第三,自行車等運動產品存在侵犯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的重大風險。于是該關對這批自行車進行了查驗,發現其外包裝、車架均標有“OLYMPIC”標志,經與第29屆奧組委聯系,確認該批貨物未經合法授權。
重慶海關查獲出口假冒“JINCHENG”商標摩托車零部件案
2008年2月19日,重慶某公司向重慶海關申報出口兩批無牌摩托車散件,報關單隨附單證顯示該批貨物皆為摩托車發動機及車體包。根據權利人的舉報,該關對貨物進行了重點布控。經查驗,發現發動機和“車鑰匙”、“后視鏡”、“儀表盤”、“車大燈”和“消聲器”等五類散件上分別使用了金城集團在海關總署備案的“JINCHENG”注冊商標。其中,“消聲器”和“發動機”的金城商標標識在查驗前均被一層假商標覆蓋,在查驗過程中被當場發現。隨后,重慶海關根據金城集團的申請扣留了該批侵權嫌疑貨物。因該案標的額巨大,已涉嫌構成犯罪,重慶海關于2008年6月將該案正式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廣州海關查獲出口假冒“Midea”商標電視機案
2008年8月12日,佛山某公司以進料對口方式向廣州海關申報出口到緬甸3個貨柜共1395臺電視機。雖然出口報關單上未標明電視的商標品牌,但海關關員在隨附的裝箱單上發現貨物的規格描述中有“Midea”字樣,監管現場負責人果斷下達布控指令。經查驗,發現該批電視機款式老舊,做工粗糙,外包裝及機身均附有“Midea”商標字樣,為涉嫌侵權商品。經聯系商標注冊人廣東美的電器,確認上述貨物為侵權商品。查獲此案后,廣州海關迅速向公安部門通報案件線索,保全證據,配合公安部門調查出口商及生產廠家。
杭州海關查獲出口假冒“虎頭牌”手電筒系列案
2008年1月11日,深圳某公司向杭州海關申報出口一批手電筒等貨物。審單關員在審核單證時認為該批貨物具有較大侵權嫌疑,下達了布控指令,并發現其中有6萬多只手電筒上標有“虎頭牌(圖形)”商標,經知識產權權利人廣州市電筒工業公司鑒定,該批貨物為假冒商品。查獲該案后,海關執法人員與權利人進一步溝通交流,并深入義烏市場進行調研,向當地出口貨代企業了解情況,及時掌握了手電筒出口市場的動態。2008年,杭州海關通過風險分析等多種手段,累計布控查獲涉嫌侵犯“虎頭牌”商標權手電筒10批次,共計31萬余只。
黃埔海關查獲侵犯聯合利華品牌系列案
2008年3月~12月,黃埔海關根據聯合利華公司提供的情報線索以及風險分析,連續布控查獲8宗侵犯“Lipton”、“CLOSEUP”商標專用權案件,共查獲假冒“Lip鄄ton”茶1360000袋,假冒“CLOSEUP”牙膏142424支。在案件辦理過程中,黃埔海關充分利用權利人提供的信息,主動開展風險分析和風險提示,尤其在圣誕前期,連續成功查獲三宗侵犯“CLOSEUP”牙膏案。
福州海關在出境快件渠道查獲侵權藥品系列案
2008年3月15日,福州海關在一份從永泰寄往美國的快件中首次查獲涉嫌假冒輝瑞產品有限公司的“VIAGRA”(萬艾可)藥片、禮來艾高斯有限公司的“CIALIS”(西力士)藥片后,及時調整查驗重點,加大對來自永泰的出境快件的查驗力度,3天內查獲從永泰寄往美國、英國的假藥151批;隨后,又對其他地區寄出的快件開展全面的藥品侵權風險分析,查獲從福州寄往新西蘭、瑞士、希臘等近20個國家的假藥172批。在這些出境快件中,每一批快件里的假藥數量較少,但批次多,總量大,危害性較為嚴重;此外,收件人國別、城市、具體住址各不相同,涉及面較廣,網絡售假痕跡明顯。
廈門海關查獲出口假冒“DIESEL”商標牛仔褲系列案
2008年6月17日,廈門海關在對泉州某進出口有限公司以申報出口至埃及的一批服裝進行查驗時發現,該票貨物申報數量不符,且其中的12000條牛仔長褲上標有DIESEL字樣及類似D圖形標識,通過向貨主及其代理人了解,該公司不能提供有效、合法的授權證明,涉嫌侵權。在收到查驗關員的信息通報后,風險分析人員通過調閱企業以往的出口記錄,發現該發貨人提交了在同一時間、同一航線出口至同一目的地、且表體內容完全相同的6份報關單,海關當即決定對即將離境的5票貨物進行查驗。經開箱,發現上述5柜中均裝有侵權牛仔褲。經調查,上述貨物均為侵犯迪賽爾股份公司的DIESEL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貨物。
拱北海關查獲出口侵犯“EP鄄SON”商標專用權打印機色帶案
2008年1月14日,北京某公司向拱北海關申報出口打印機用色帶41070個。查驗人員在貨柜里的中性包裝紙箱內發現,該批兼容色帶在外包裝盒上雖然標明了國內生產廠家的商標,但卻同時以放大、加粗的方式突顯權利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的“EPSON”商標字樣,部分色帶在“EPSON”之前還缺少表明其兼容產品特性的說明文字。由于EPSON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該批兼容色帶在使用商標時打“擦邊球”的行為,極易使消費者錯誤地認為該色帶就是“EPSON”產品。隨后,商標權利人書面確認上述貨物侵權并依法向海關提出了知識產權保護申請。拱北海關經過立案調查,最終認定上述色帶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