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城市遼寧阜新正在承接皮革產業轉移
2009-4-23 22:5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國皮革行業已經成為我國輕工行業的支柱產業和重要的出口創匯型行業。從全球皮革行業看,我國皮革行業已經成為走向世界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行業,已經成為世界制革工業的中心,我國皮革行業在世界上享有三大美譽:一是資源量大;二是產量大;三是進出口貿易量大。我國皮革行業的競爭力來自于完整的產業鏈優勢、來自于產業的富民優勢、來自于安置就業的優勢,也來自于不斷創新產品的優勢。
縱觀我國皮革行業總體發展形勢是好的,但制革、皮革制品等行業由于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下調、環境保護以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皮革行業目前面臨一定的發展困難,特別是隨著世界金融風暴所造成的經濟危機日漸嚴峻,我國皮革行業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諸多中小型企業在金融危機這個最寒冷的冬天不敵寒流而相繼停產或倒閉。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從華爾街吹來的那股金融寒流還在繼續蔓延著,惡劣的經濟氣候不會瞬息改變,前面的路該怎么走?我們該怎樣應對這場突如其來且又影響深遠的金融風暴?為了使行業整體能夠保持穩定和健康發展,為了使更多的企業能夠安然度過這場危機。全球皮革產業轉移已成定局,轉移的腳步正在加快。皮革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資源消耗型產業,在產業轉移過程中必將遵循從經濟發達國家或地區向經濟欠發達國家或地區轉移,從成本高向成本低的地區轉移的客觀規律。由單一皮革生產結構向向制革與制品、皮件、皮革化料、皮革機械、皮革五金等完整的皮革工業體系發展,形成產業集群。
客觀的歷史機遇已經擺在面前,興建符合皮革產業發展的新型皮革產業基地,以鞏固和發展中國皮革產業的世界地位,是這個產業本身發出的強烈信號,遼寧省阜新市積極搶抓機遇,正在建設阜新皮革產業基地,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極大興趣和強烈關注!
國家第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遼寧阜新
正在竭力打造全國一流皮革產業集群,承接全球皮革產業轉移,為處在金融寒潮中的皮革企業,雪中送炭;為全球皮革企業提供了投資的沃土,創業的平臺。
十大優勢
阜新發展皮革產業具備條件,潛力巨大,優勢顯著,倍受青睞!
一、區位交通優勢
阜新名寓物阜民豐,煥然一新之意。阜新市位于遼寧的西北部,東鄰省會沈陽市,距沈陽直線距離公里;南靠渤海遼東灣,經錦州可直下京、津、唐,與大連港南北相望;西至朝陽、內蒙古赤峰;北上經過通遼可以到霍林河礦區。是東北地區的重要交通節點,遼西蒙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擁有以鐵路、高速公路和國、省干線為骨架,縣鄉公路相連接的路網。有日臻完善的海、空通道。阜新皮革產業基地選址在清河門區。清河門區位于阜新市西南部,地處阜新、錦州、朝陽三市交界,距市中心直線距離公里,距離錦州港公里,屬沿海城市。境內有阜錦疏港公路、阜錦高速公路、省道貫穿境內。阜新至上海、阜新至天津、北京旅客列車在該區境內有停站點,新義鐵路清河門站距離基地2.5公里。阜錦高速公路清河門出口距離基地1公里。清河門自古就有“四邑通達三縣(市)牽”、“方圓百里疇、清河第一集”之美譽。
二、政策優勢
阜新是國務院最早確定的全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城市,是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城市。2008年年初,遼寧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實施“突破阜新”戰略,并把阜新列入遼寧中部城市群,納入沈陽經濟區。面對經濟轉型和循環經濟試點;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國家積極拉動內需的政策機遇,遼寧實施“突破阜新”和實施遼西北開發與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等絕好的歷史發展機遇,阜新市政府積極搶抓政策機遇,積極營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社會環境最佳”的經濟發展軟環境。制定了招商引資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系列政策文件,并對皮革產業基地制定了特殊的優惠政策。入駐基地的企業,可以享受土地廉價優惠政策,稅收返還、規費減免,貸款貼息、免費使用廠房,企業享受“七通一平”(即生產生活供水、污水排放、供熱、供汽、通訊、通路、通電和土地平坦)、污水集中處理的基礎設施配套服務政策。這對處于金融危機寒潮中的企業,可謂是雪中送碳、笑迎暖春!
三、原料皮資源優勢
阜新是農業大市,是國家畜牧業生產基地。椐2007年年底統計,阜新市豬、牛、羊、兔飼養量已分別達到372萬頭、29.8萬頭、156.5萬只、52萬只,出欄量分別為255萬頭、13萬頭、89萬只、37萬只。阜新雙匯集團年加工生豬150萬頭,開剝豬皮100萬張,雙匯公司距離基地制革區30公里。阜新規劃建設肉牛養殖基地10余處,其中清河門回民集聚區東卜子養;匾呀涢_工建設,基地規劃建設百萬頭肉牛屠宰加工廠,每年將生產鮮牛皮100萬張。以阜新市為中心,在東三省部分地區及蒙東的通遼、赤峰、錫林郭勒盟、興安盟500公里半徑范圍內,豬、牛、羊年飼養量分別為8000萬頭、2140萬頭、6900萬只,其中年出欄量分別為4600萬頭、840萬頭、3200萬只。幾年來,通過新品種推廣和家畜飼養方式的改變,原料皮質量明顯提升。本地區及周邊優質豐富的原料皮資源為皮革基地建設提供的有利條件。
四、產品市場優勢
阜新是蒙古族等少數民族集聚區,自古就有制造皮革和喜歡皮裝、皮靴的風俗習慣,發展皮革產業本地就有廣闊的消費市場,除此之外,阜新位于沈陽經濟區內,在經濟區內有沈陽和遼陽佟二堡兩個東北最大的皮革交易中心。清河門區距沈陽180公里,距遼陽佟二堡皮裝市場90公里。擬建設的阜新皮革產業基地可以依托這兩個東北大型皮革交易中心的市場優勢,為皮革市場提供皮革原材料和皮革制品。
五、能源與水資源優勢
阜新以煤電著稱,皮革生產需要70攝氏度以上的熱水,在基地內有阜新金山煤矸石熱電廠,該廠為熱電聯產項目,裝機容量60萬千瓦,其中有兩臺機組用于生產工業蒸汽,可以滿足皮革基地生產、生活用電用熱需求。另外,可以用電廠廢氣進行污水處理,制革污泥可以焚燒發電,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制革生產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做保證,阜新皮革產業基地日供水能力6萬噸,特別是基地自備截淺工程水源井和礦井水的開發利用,降低了制革生產用水成本,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
六、完整的產業鏈條優勢
阜新皮革產業基地是皮革行業領域相互關聯的企業及其支撐體系在清河門區域內發展并形成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經濟群落。皮革產業基地建設是生產力實現空間布局上的優化,是各種企業生產要素在特定區域內的大量集聚和有效整合,它具有的群體競爭優勢和集聚發展規模效益是其他形式無法比擬的。其競爭優勢主要表現在:一是有利于迅速壯大皮革行業規模;二是有利于全面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三是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降低治理環境成本;四是有利于貫徹實施宏觀政策,打造優勢經濟群體;五是有利于用“大皮革產業”的戰略思維謀劃皮革產業群的發展,不斷擴大皮革產業的產業集聚效應。
七、物流優勢
為了滿足基地企業需求,基地通過政府扶持市場運作的模式,規劃建設了物流中心。物流中心規劃占地24.95公頃,其中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預計投資3億元人民幣,內設綜合服務、皮革制品貿易、生產輔助區三個功能區,項目全部實施后,將形成以貨物集散中心、物流信息中心、物流調控中心、物流企業服務管理中心等職能為一體的商貿物流中心。該物流中心除具有物流基本功能外,還有如下特殊功能:⑴快速通關功能;⑵保稅倉庫;⑶出口監管倉庫;⑷結算功能;⑸物流系統設計咨詢功能。
八、環保治理優勢
傳統制革業是一個污染比較嚴重的產業,建設皮革產業基地,將制革污染集中控制是當前解決皮革工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矛盾的有效方法;卦诃h保治理方面的主要舉措和顯著優勢是:一是創新體制和機制,依靠科技綜合防治。二是基地由政府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七通一平”、污水集中處理,能夠確!叭龔U”總量實現減排達標排放,可以有效降低環保治理成本,可以解決企業一家一處理投資大、成本高的難題。三是基地已經被遼寧省確定為制革企業集中污染控制區,為遼寧經濟發展緩解了環保壓力,必將享受各級政府更多的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扶持,進而,企業可以得到更多的實惠。四是基地建設的污水處理廠污水排放標準將達到國家即將出臺的新標準,并進行生態型防護。五是保護基地生態環境,提高基地綠化系數和綠地率。六是強化節能減排措施,實現清潔高效生產。
九、科技優勢
阜新市科技力量雄厚,境內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是一所擁有12個院系58個專業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有4個部級重點實驗室,是博士、碩士授予單位,教學、科研實力雄厚。阜新皮革基地將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等院校為依托,在綜合服務區內規劃建立了集科研、成果轉化、開發推廣、信息發布、培訓教育、產品分析測試、技術研發等功能于一體,各項配套設施先進,綜合服務功能健全的阜新皮革產業科技研發中心。中心堅持一是面向企業,幫助企業實現產品的市場化。二是面向高校,依托高校開展科技創新,研發新產品,推廣清潔生產工藝,發展循環經濟,從而推動基地向國際化水平發展,打造全國一流皮革產業基地。
十、人力資源優勢
阜新市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積極推進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等院校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充分發揮院校的人才和智力優勢,積極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大力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全市有各類職業技術學校16所,共設置96個專業,在校生2.16萬人,每年畢業生5500人左右。依托院校積極開展各類成人教育,每年舉辦各類培訓班3000余次,培訓人數3萬余人。自2001至2007年,阜新市被國家確定為實現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城市以來,通過招商引資創辦各類大中型企業和大力發展服務業,由轉型之初的19.8萬下崗職工,到現在已經安排25.4萬人次就業,目前仍有10萬名下崗職工亟待安排就業。清河門區現有普通勞動力3萬人,其中依靠勞務輸出安排就業0.6萬人,周邊地區有務工要求的農民工還有6萬余人,勞動力成本與發達地區比有著明顯的優勢。
五大特色彰顯內涵
阜新是一座充滿文化底蘊和富有內涵的城市。過去,由于受計劃經濟體制和以煤電為主經濟結構單一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在國家轉型、東北振興、遼寧突破阜新的大背景下,使這座充滿生機的城市再度輝煌,經濟進入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新階段,主要經濟指標每年的增長率都在20%以上。在經濟欠發達向經濟發達地區邁進的過程中,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和無限的商機!
在這樣富有生機活力的沃土上,在承接皮革產業轉移基礎上,實現皮革產業的升級,以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新的服務、新的經營和新的文化,規劃建設阜新皮革產業基地,打造北方特色皮革產業集群,我想有五大特色,令人刮目相看:一是產業鏈條完整,產業集聚效應顯著,市場競爭優勢強進。二是有一流的科技研發中心做支撐,為企業搭建了校企合作、科技創新的平臺。三是有功能完善的物流中心,構筑了企業與全球交往和貿易往來的綠色通道。四是通過高標準建設遼寧制革工業環保集控區和國家科技環保工業示范區,提升了基地特色環保理念。五是依托地區的特有優勢,發展循環經濟,率先邁向了皮革產業生態、環保、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里程。
基地規劃氣魄宏偉
阜新皮革產業基地發展規劃已經有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編制完成,并于2008年12月23日,由國家皮革協會張淑華理事長任專家評審組組長,邀請國內皮革業內知名專家對規劃進行論證,專家一致認為規劃符合阜新實際,阜新發展皮革產業,優勢顯著,大有可為。
基地堅持高起點、大規模、快起步的原則,堅持基地承載、環保先行、科技支撐、產業升級的發展思路,堅持以制革、制鞋、皮衣、皮件及其制品為主導行業,以皮革化工輔料、五金機械等為配套行業,以商貿、倉儲、運輸、物流等為輔助行業,在承接產業轉移的基礎上,促進皮革產業的升級,加快建設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皮革及制品科研、生產、貿易、出口基地。建設全國一流皮革產業基地。打造北方特色皮革產業集群,使基地成為東北振興和遼寧突破阜新的亮點工程。
阜新皮革工業基地位于清河門區境內,與清河門城區錦衣相連,基地規劃面積9.7平方公里,內設制革、革制品和生產輔助三個專業區;匾巹澩顿Y195億元人民幣,最終成3000萬張牛皮革及當量制品產能,企業總戶數達到500戶,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利稅146億元。為社會提供10萬多個就業崗位和100多萬噸的年運輸量,牽動相關產業收入達到20億元。
基地建設形勢喜人
一、高度重視,舉全市之力推進基地建設
在阜新市集中發展皮革產業集群是實現“突破阜新”的重要戰略,是加快阜新轉型振興的重要舉措。按照政高省長的指示精神,阜新市委、市政府將皮革產業作為全市重點培育的五大產業集群之一,加強領導,整合資源,動員各方力量,采取超常措施,全力推進。一是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的皮革產業基地建設領導小組,下設專門辦公室,清河門區也成立了相應管理機構,組建了實體公司。二是充實工作力量,市、區抽調專門人員,堅持“規劃、建設、招商、征地”四同時的原則,各項工作爭分奪秒,齊頭并進。三是制定優惠政策,定期調度進展情況,及時解決問題,全市上下步調一致強力推進基地建設。
二、基地工程建設全面開工
一期工程規劃投資4.7億元,其中污水處理廠投資2億元,路網及管網等“七通一平”設施投資2.71億元。我們打破常規,搶時間、爭進度,認真組織冬季施工,現已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2億元。一是建設路網工程。完成了基地主干路等三條道路路基工程和排水等市政設施配套工程,總長2400延長米,面積2.66萬平方米,道路達到通車條件。二是遷移電力設施。對規劃區13條電力線路進行遷移,除大部分線路已經遷移外,其余線路遷移工作正在積極緊張進行。三是建設綠化帶。完成了近4萬株的綠化帶建設基礎性工作,在主要道路兩側栽植云杉1400株。四是建設污水處理廠;匦杞ㄔO日處理3.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一期建設日處理5000噸污水處理廠,已委托省環科院進行設計,污水處理廠輔助工程已經啟動開工。五是完成了標準化廠房設計和物流中心、培訓中心、研發中心的規劃和可研報告編制工作,入駐企業基本建設工作已經全面啟動。
三、集中力量,狠抓招商引資
抓住南方產業轉移機遇,明確目標,制定任務,組織強有力的招商隊伍,利用各種渠道,緊鑼密鼓開展招商。在政高省長的直接推動下,我們組織了一系列以皮革產業集群為主題概念的大型招商引資活動,積極推介和引進項目。在香港、臺灣、東莞、寧波、石家莊等地招商活動中,與500余名皮革客商進行了洽談,部分客商對阜新皮革產業基地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目前,阜新皮革產業基地已簽約入駐企業12戶,達成合作意向企業22戶,計劃投資13.2億元。這些企業達產后年銷售收入可達50億元。另有臺灣、河北無極等地的50余家企業表示春節后來阜考察。
省長關懷催人奮進
2008年,在省委提出實施“突破阜新”戰略的空前歷史機遇中,阜新的發展得到了省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特別是阜新皮革產業基地建設的起步發展,凝聚了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厚愛。
一、省長為阜新發展皮革產業拉開序幕
陳政高省長帶領省直有關部門來阜新就遼寧實施“突破阜新”召開專題幫扶座談會上,提出建議阜新發展皮革產業,建設皮革產業基地。并提出了發展構想和總體思路。事后,市區領導高度重視,派人外出考察調研,并請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的領導和專家蒞臨阜新幫助考察論證,認為阜新發展皮革產業條件具備,優勢顯著,潛力巨大。至此,拉開了阜新建設皮革產業基地的序幕。
二、陳政高省長利用寶貴的20分鐘聽取皮革基地工作匯報
2008年7月26日下午,廣東東莞會展國際大酒店,在20分鐘的項目推介會。省長陳政高聽取了阜新皮革基地建設情況匯報,并向東莞華南皮革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王瑞琮等皮革企業家,專題推進阜新皮革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省長在聽取報后,指出了阜新發展皮革產業基地的建設規模和方向,要求在原有基礎上擴大規模,建設全國最大皮革產業基地,打造北方特色皮革產業集群。并當場要求省環保局幫助投資建設污水處理廠,同時也對相關一些問題當場敲定。通過這寶貴的20分鐘洽談,阜新皮革產業基地建設已經構想明確,并得到了省、市領導的支持。
三、省長陳政高就皮革基地建設到阜新清河門區調研
省長陳政高在副省長李佳和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的陪同下,調研指導阜新皮革基地建設工作。省長陳政高在聽取阜新皮革產業基地建設前期工作情況匯報后指出:省委、省政府對建設皮革基地項目下了很大的決心,在阜新建設這個項目是阜新發展建設的現實需要,符合阜新實際。對此,市、區要進一步推進基地建設進度,要做好基地規劃和綠化工作,要加快水、電、路、熱、汽等基礎設施建設,使基地盡早達到企業入駐條件。要做好環保工作,由省政府協調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在資金和政策上,省政府將給予支持。
四、陳政高省長親自幫助招商推介
12月3日下午3時,省長陳政高在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和阜新市領導的陪同下在廣東省白云國際會議中心汕頭廳,會見廣州名揚鞋廠有限公司董事長章汝有、江門市維佳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井全等皮革行業企業家,并向客商介紹了阜新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同時要求阜新皮革基地在兩年內達到年產1000萬張牛皮的產能,形成制革、制鞋、箱包皮具、輔料完整的產業鏈條,依靠皮革產業使阜新翻身。陳省長表示在阜新我就抓這個項目了,你們也要有信心抓好這個項目。為此,我們要配套建設貿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技術培訓中心、研發中心,完善服務體系,并要求阜新把企業家擔心的政策環境問題、需要省里幫助解決的問題和企業家合理化建議形成一個材料報上來,統籌研究,給予解決。
六、陳政高省長正月初五召開阜新皮革產業基地建設專題會議
2009年1月30日(正月初五)陳政高省長在省政府召開阜新皮革產業基地建設專題會議,聽取阜新皮革產業基地建設進展情況匯報,并就基地建設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給予協調解決,同時對基地建設提出具體要求,一是要體制創新,加大領導力度;二是要機制創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三是要加大宣傳,實現網絡世界叫響,媒體國內叫響的宣傳效果。
省長陳政高不到一年的時間,連續六次幫助推進阜新皮革產業基地建設,幫助阜新發展皮革產業解決實際問題,省長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使阜新干部群眾倍受鼓舞,激昂奮進;使客商信心倍增,投資踴躍。各級政府實實在在的資金投入和大量優惠政策的支撐,給入駐阜新皮革產業基地的企業確實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為阜新經濟的轉型振興,為皮革產業的再度崛起,拓展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雪中紅梅笑嚴冬,柳暗花明又一春。春天孕育著希望,孕育著秋的收獲,愿皮革行業企業家能夠審時度勢,積極搶抓轉型城市遼寧阜新發展皮革產業基地的新機遇,乘勢而上,再創輝煌!
瑪瑙之都,玉龍故鄉;神奇阜新,魅力無限!
這顆鑲嵌在祖國北方版圖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正在以其特有的雄姿熠彩,吸引世人矚目的目光,期待著您的光臨!
阜新皮革產業基地廣納天下客商
愿與業內同仁攜手并肩,共同應對金融寒潮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