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以開放胸襟促進陜西大發展

2009-4-23 20:4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陜西正在改變保守封閉的落后形象,大開放、大開發的浪潮推動著三秦大地以放眼全球的廣闊胸襟,日益緊密地融入到國內外市場經濟的大潮。

  招商引資,正成為各級政府“一把手”工程

  省長袁純清在2009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實行招商引資工作市縣一把手負責制,把招商引資作為對外開放的首要任務。

  今年3月,陜西代表團赴京參加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在緊張的會期擠時間與國家有關部委、中央大型企業集團座談、協商,為陜西的保增長、促發展爭取項目、爭取投資。省委書記趙樂際、省長袁純清親自帶隊參與:3月1日下午,與水利部簽署加快陜西水利發展與改革合作備忘錄;3月2日,下午與國土資源部舉行座談;3月6日下午,與神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3月7日下午,與中科院簽訂科技與經濟全面合作協議;3月8日上午,與國家電網公司舉行會談,簽署會議紀要;3月11日下午,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舉行會談;3月12日下午,與交通運輸部座談;3月13日下午,與中石油座談。陜西省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掛帥,與國家級部委領導、公司集團、科研院所多方接觸,為陜西搭建起以合作促發展的對外開放橋梁。

  為了盡快消除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負面影響,確保我省2009年實現生產總值增長13%的激勵目標,各地主要領導擺脫“等、靠、要”的傳統觀念,把主動招商引資列入了重要日程,抓落實抓細節。“陜深產業轉移座談會”在深圳舉行,省長袁純清、副省長景俊海以及各市市長悉數到會,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劉玉浦稱之為“兩地歷年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會議,有500多家企業報名參加。一次座談會,兩地政府、企業共簽約33個項目,總投資175.5億元,其中合同項目20個,總投資43.28億元。

  據有關部門統計,2008年外省市區在陜西投資合同項目有1254個,總投資額4569億元,引資額4379億元,到位資金910.85億元,同比增長40.8%。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表示,2009年爭取實際吸收內外資超過1000億元。

  楊凌示范區招商引資工作,繼2007年榮獲省政府“突出貢獻獎”后,2008年又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招商引資“重大項目獎”。按照“招大商、引外資、建集群”的指導思想,楊凌先后引進了一批投資強度大、產業帶動強、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環保污染小的好項目,如江蘇雨潤、廣東黑牛、北京匯源、唐山燕泉啤酒、中國華電、糧油食品物流產業園等重大項目。2008年,楊凌又成功引進兩項“全球第一”:一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專業隧道模具及大型地下工程預制件模具生產企業法國CBE隧道模具生產項目;二是名列世界500富的德國Mayfair/Maryland公司和荷蘭板業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全球第一家”麥秸稈定向結構板(OSSB)生產示范廠項目。我省軟件出口以外商投資企業為主,2008年陜西軟件出口創歷史新高,在線合同登記473份,出口額9775.75萬美元,同比增長15.07%。出口市場主要為德國、日本、美國和我國香港地區。西安軟件園成為我省軟件出口的主力軍。

  會展產業,促進東西部經貿交流大繁榮

  每年一屆的“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由陜西省政府和各省市區政府共同聯辦,是一個以加強東中西部合作為宗旨,以投資與貿易為主要內容的大型經貿盛會。從1997年舉辦第一屆以來,已經舉辦了十二屆,西洽會成功樹立起“中國區域經濟互動第一平臺”的會展品牌。前12屆西洽會,平均每屆設置展位2000多個,有40多個國家、30個省市區代表團和10萬多客商參展參會,展期觀眾流量超過40萬人次。12年來,各省市區代表團共簽訂國內合作項目合同10655個,投資額9795億元;簽訂利用外資項目合同1527個,投資額225億美元;商品貿易成交額2236億元。僅2008年第十二屆西洽會上,我省就簽訂項目合同與協議912個,總投資額達2588億元。西洽會以東西合作、優勢互補為目標,成為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促進區域經貿、文化、科技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2009年4月5日-8日,我省將在西安舉辦第十三屆西洽會。目前,西洽會已經成為在全國具有重大影響、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的重要投資貿易展會。

  近期,省發改委出臺的《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決定的實施意見》強調,加快建設以西安為中心的會展經濟圈,打造“西部會展之都”。

  會展產業的知名度高低,是衡量一個地區經貿外向型發展強弱的重要指標。在2009年第五屆中國會展高峰論壇上,以西安為代表的西部會展業成為一大亮點:西安市被評為“中國十佳會展城市”,曲江國際會展集團被評為“2008年度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會展企業”,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被評為“2008年度中國最佳會展中心”。

  西安曲江國際會展(集團)有限公司,是全國首家以現代化場館資源為依托,以自辦會展為主要方向、聚集起相關產業集群的專業會展企業。集團擁有10家專業會展公司,以及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會展服務公司、展覽工程公司、禮儀慶典公司、媒體廣告公司、印務中心等19家會員企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主要城市及海外設立了辦事機構。西安曲江國際會展集團已經通過國際ISO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三大體系認證,成為中國首家通過三大體系認證的會展企業。曲江國際會展集團的發展方向是,聯動周邊地區,共同構建以西安為中心的區域性國際會展中心,打造除北京、上海、廣州外的中國會展經濟第四極。

  國際港務區,開啟陜西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直通道

  西安國際港務區的建設大背景是依托于全國鐵路交通建設的大提速。國家《中長期鐵路發展規劃》將西安確定為全國八大鐵路樞紐和全國18個集裝箱貨運中心站之一,國家規劃的“八縱八橫”鐵路主骨架中有三縱三橫穿過陜西,快速客運專線中有兩條在西安交匯。我省搶抓機遇,迅速出臺了“兩縱五橫八輻射一城際”(簡稱“2581”網)的鐵路骨架網建設方案。2009年1月10日,省委書記趙樂際、省長袁純清與國家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親自出席陜西鐵路建設工作大會,拉開了新一輪陜西鐵路建設高潮的帷幕。到“十二五”末,“2581”鐵路建設規劃完成后,陜西鐵路網密度、人均擁有的鐵路都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煤炭運力除滿足省內運輸需要,還將形成4條外運通道;以西安為中心的“一小時生活圈”直接覆蓋到全省6市30個縣區,發達快捷的鐵路交通,將使陜西關中與周邊省份呈現出“同城效應”。

  西安國際港務區是陜西省“十一五”規劃重大建設項目,也是陜西省及西安市“十一五”物流發展規劃的龍頭項目,國家發改委原則同意將該項目列入國家“十一五”物流業發展重點項目。近期,國家海關總署、財政部、稅務總局、外匯管理局聯合下發通知,批準在西安國際港務區設立西安保稅物流中心,成為目前陜西省乃至西北地區惟一獲得國家批準建設的保稅物流中心。由于國際港務區擁有國內貨物進入保稅物流中心視同出口、保稅物流中心內的貨物進入內地則視同進口、可以享受國家相關的進出口退稅優惠政策的優勢,它的建成,拉近了陜西乃至西北地區與國際經貿的距離,對于擴大陜西和西北地區的進出口貿易,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西安國際港務區是西部地區樞紐型國際陸地港口和現代綜合物流園區,主要依托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西安新筑鐵路貨場以及周邊鐵路、公路、航空等便利的運輸條件,以開展現代物流、國際貿易和出口加工為主要業務,與沿海國際港口合作,形成海陸空多種形式聯合運輸的聚集地,努力打造中國內陸第一無水港品牌。陜西不沿邊、不沿江、不沿海的內陸地理劣勢將會發生重大轉變,西安國際港務區將使國際海洋運輸網與陸地運輸網聯為一體,直接延伸到內陸經濟中心城市,有力促進內地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把西安市變成“國際港口城市”。

  西安國際港務區由“一個中心、三大組團”構成,包括保稅物流中心,國際物流區、國內綜合物流區、物流產業集群區。項目總規劃面積7.68平方公里,總投資98億元,項目建成后預計可拉動GDP增長540多億元。2009年,西安國際港務區將投資6億元,全面啟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如期完成核心區一期環境建設,確保達到主城區標準,具備產業運營的基本條件。

  西安國際港務區以保稅物流中心和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作為兩大支柱,將為我省關中地區的現代裝備制造業和陜北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的國際化采購、國際化生產、國際化銷售,提供現代化國際物流服務。專家們認為,西安市的定位應該是“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心臟”,西安國際港務區則不僅是陜西的、西部的,更將成為亞歐大陸橋經濟帶上的重要口岸樞紐和物流輻射中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