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季度GDP增幅明顯低于全國
2009-4-23 13: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季度: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10.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13.1%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6.9%
CPI下降2%,PPI下降5.3%
金融機構新增貸款3868億元
3月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
3月浙江工業用電量同比增0.65%
“今年以來,我省經濟運行出現一些積極變化,但國際金融危機還在蔓延、仍未見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繼續顯現,我省總體經濟形勢依然嚴峻,仍面臨較大困難。”在昨天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統計局發言人、副局長王杰如是說,當天,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聯合發布了浙江經濟一季報。
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GDP)為4632億元,同比增長3.4%,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8.4個百分點。這一增幅低于全國水平2.7個百分點。
財政收入降幅減小。一季度,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1049.6億元,同比下降2%。3月份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扭轉了去年11月以來連續下降局面,環比增長7.2%。
城鄉居民收入保持增長。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70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
價格指數持續回落。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2%,降幅比1~2月略擴大0.1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連續創2002年以來的新低。一季度,兩項價格同比分別下降5.3%和7.7%,3月份環比下降0.2%和0.4%。
火熱出爐的一季報,眾多的數據,背后到底體現出什么樣的浙江經濟局勢?本報采訪了幾家民營企業,并請專家、學者把脈解讀。
同比增長3.4%——GDP增幅下滑的背后
改革開放30年來,我省GDP年均增長13.2%,從2003年開始,GDP增幅都在14%以上。而這種歡欣鼓舞的局面,在金融危機的打壓下,顯得有點沉悶: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GDP)為4632億元,同比增長3.4%,低于全國水平2.7個百分點。
這個數據該如何看待?新聞發布會上,很多人拋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對此,省統計局副局長王杰表示:“經濟下行是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國內經濟周期性調整與我省經濟素質性、結構性矛盾疊加作用的結果,也是企業主動根據市場需求不振狀況有意壓縮生產的結果。”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還在蔓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還在繼續顯現。
就產業結構看,這次GDP增幅回落主要受工業降幅影響。我省民企眾多,并以中小企業為主導,當經濟收縮期時,他們的表現與國企和外企截然不同:民企對市場敏感度高,主動調整生產產能,以銷定產。一旦經濟有回暖跡象,這些民營企業漸趨活躍。一季度,小型企業和私營企業工業增加值分別下降2.1%和1.5%,降幅小于模規以上工業降幅。
“事實上,改革開放30年來,浙江經濟一直是在應對內外部變化和各種挑戰中成長起來的,如今經濟實力、浙企抵御風險能力和競爭力都大大增強。”王杰認為,從歷史經驗看,一旦經濟周期性轉機出現,浙江經濟回升會更早些,回升力度也更大。
1.73萬家企業虧損——轉型升級的陣痛
“一季度比預料中的好,銷售同比增長了10%。”當很多企業紛紛喊虧減產時,鴻雁電氣王米成卻顯得有點自得。至于原因,王米成只說了兩個字“轉型”。
從傳統的開關插座起步,鴻雁電氣幾年前就逐步著手從技術到管理、商業模式的升級轉型。以創新為主導,該公司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已從成本優勢轉到高附加值上,每年200多個新產品對銷售作了很大的貢獻。通過信息化管理,把庫存降到臨界點,還保存了充裕的現金流。“事實證明,這次的轉型雖然艱難但很奏效,任何時候都是身體好的人更能抗寒流。
不過,大多數企業未必那么幸運。據統計,一季度我省工業增加值為2088億元,同比下降4.4%。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6%,利潤降幅(-20%)雖小于去年四季度,但比去年全年擴大8.3個百分點。有虧損企業1.73萬家,虧損面達30%,比去年同期擴大6.6個百分點,虧損113.6億元,上升55.1%。
進一步分析,浙江工業增長速度自2004年6月至今,已持續56個月回落。此前,浙江工業增長速度經歷了歷時29個月的上升(2002年3月至2004年5月)。
“從長期來看,這種陣痛是難免的。”浙江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卓勇良認為,浙江經濟有點類似“豆芽菜”:看到陽光就瘋長,在國外低價需求刺激下大幅跑量。這種低成本低價低檔次的數量型增長,往往缺乏內在根基,總體質量不高,浙江經濟必須向固本強基的內在質量增長模式轉型。
同時,在卓勇良看來,浙江多年來形成了對于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非常深的路徑依賴,最終導致了產業結構變動較慢、產業層次長期低于全國的現狀。2008年,浙江紡織服裝皮毛羽絨行業的產值份額高達21.3%,30年間僅下降6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新興行業的份額較低,典型反映在電氣電子行業的表現上。1985年,浙江這組行業的產值份額為12.3%,2008年只有14.5%,僅上升2.2個百分點。另一方面,企業經營管理普遍粗放,在人才培養、品牌建設、科技研發等方面相對薄弱,發展后勁缺乏等都是今后需要突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