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明縣:區位與機遇孕育的驛站經濟
2009-4-22 23: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4月3日,一場旨在推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專題報告會在寧明縣舉行。專題核心是“寧明縣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經濟驛站的戰略決策”。
“國際經濟驛站的提出具有高度的戰略謀劃性和戰略展望性。寧明要把握機遇、創造機遇,將寧明自身的發展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報告會主講人、廣西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周毅為寧明發展建言。
作為一項重大戰略新思路,如果說去年寧明“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經濟驛站”還是概念的提出,那么,國務院批準設立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則為寧明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經濟驛站提供了強有力的助推器。
充分利用憑祥綜合保稅區的輻射效應,正是寧明當前著力把握的一大機遇。
創新思維看區位,區域合作新定位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區域經濟分工與合作中找準自己的位置,拓展發展的空間?寧明縣委、縣政府依仗獨有的區位優勢,提出了把寧明打造成面向東盟的國際經濟驛站的重大戰略新思路。
驛站,古代供傳遞官府文書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在我國古代運輸中有著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中越古驛道上,寧明一直是商旅歇腳住宿的重要驛站。
“國際經濟驛站,就是國際間經濟交流的中心(中轉站),它是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合處,極具經濟發展活力。新加坡、香港等堪稱典型的國際經濟驛站。”寧明縣委常委、副縣長李民忠對國際經濟驛站如此解讀。
寧明地處中國連接越南及東南亞各國的結合部,距越南首都河內只有兩個小時的車程。南友高速公路、湘桂鐵路、322國道貫穿全境。崇左至欽州高速公路建成后,寧明距出海港口將縮短到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屆時,寧明沿邊、沿鐵、沿江、沿高速公路的優勢將更為凸顯。
寧明以拓展的目光、發散式的思維看固有的區位。
直接對接東盟的憑祥友誼關、龍州水口、寧明愛店三個國家級口岸在明江平原交匯;沿著高速公路,3個口岸的人流、物流必經寧明;面向國內外市場,國內外兩種資源在這里交匯……為寧明進出口貿易和加工實現洼地效應提供了最有利的條件。
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經濟驛站新定位應運而生。
正如寧明縣委書記邱東所說,國際經濟驛站,就是以區位、資源、文化等優勢吸引資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匯集一地。以加工貿易為核心,以口岸建設為基礎,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地區合作為依托,將物流、口岸、園區和貿易融為一體,通過“物流”—“物‘留’”—“再物流”的經濟要素“流通鏈”,產生 “流—留—再流”的增值效應。
把握戰略機遇,驛站經濟恰逢其時
寧明發展驛站經濟不僅是區域發展戰略中的重要舉措,而且占天時、得地利,恰逢其時。
對于寧明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經濟驛站的戰略新思路,周毅稱之為區域發展戰略中非常大的“一盤棋”,其提出以對當前寧明所處的發展環境和戰略機遇期的深入剖析為前提,具有高度的戰略謀劃性。
周毅認為,一個地區的發展和一項戰略的實施,必須對戰略機遇進行甄別,提出核心戰略機遇。從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來看,構建國際經濟驛站擁有多重核心戰略機遇。
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全面建成。屆時,雙邊貨物貿易90%的商品關稅為零,一個擁有19億消費者、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成為亞太地區最活躍的經濟帶,成為“未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期的日益臨近,中國—東盟的合作關系將全面進入佳境,這為廣西及其沿邊市縣帶來加快開放與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其“4+2”框架下的憑祥—東興組團的確定和合作的深入,使寧明縣與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實現了對接與貫通,寧明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將得到顯現,并受到國內外各類投資主體的關注和重視,必將對人流、物流、資金流產生較強的吸引力。
在南寧一新加坡經濟走廊的建設中,中心城市南寧的輻射和拉動不斷增強。崇左也明確了“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新興城市”的戰略定位。寧明處于南寧兩小時經濟圈和崇左一小時經濟圈內。
所有這些,都將成為寧明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經濟驛站的核心動力。
“寧明主動融入區域性國際城市和新興城市經濟圈,將會為國際經濟驛站的建設爭取到更多的資金、人才和政策的支持。” 周毅表達了這一觀點。
保稅區為龍頭,寧明凸顯腹地作用
在寧明構建國際經濟驛站的核心戰略機遇中,憑祥綜合保稅區建設的全面啟動為國際經濟驛站打造提供了歷史性的契機。
2008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這是我國目前獲得批準的在陸地邊境線上設立的惟一綜合保稅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具有對外開放口岸、保稅物流、保稅出口加工、國際貿易等功能,是我國目前開放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完善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憑祥綜合保稅區的設立,將帶動邊境加工業發展。”寧明縣城與保稅區高速公路連接直線距離不到30公里,完全在憑祥綜合保稅區輻射范圍之內。
更為重要的是,憑祥和寧明在發展核心問題上具有較強的互補性。“以憑祥綜合保稅區為龍頭、以寧明為腹地,通過高速公路這一紐帶,將形成集倉儲、物流、進出口加工為一體的基地,形成前呼后應的發展格局。” 邱東表示,寧明要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腹地效應。
“一個地方的發展,如果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就能在其中創造發展的機遇。”周毅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為例,強調創造機遇的重要性。
準確判斷形勢,把握機遇,創新謀劃,寧明以國際經濟驛站的戰略構想邁出了創造機遇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