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近憂通縮 遠慮通脹

2009-4-22 22: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3月份CPI和PPI繼續雙負,顯示我國仍面臨通縮壓力。這一趨勢還會延續多久?在信貸猛增和貨幣供應量的反彈下,通脹的幽靈距離我們有多遠?
  
通縮短期難變
  
“就國內來說,現在還是一種通縮的狀態,”東方證券宏觀分析師高義說,“這種態勢短期內還不會改變。”
  
根據他的研究,CPI在接下來的4、5月份會保持平穩,6、7月份可能會繼續下探,7月份有可能達到全年的一個低點,到了第四季度才可能會慢慢由負轉正。而PPI則維持與CPI相似的格局,二季度以震蕩下探為主,在7、8月份見底后,在第四季度慢慢回升。
  
樂觀地估計,高義認為全年的CPI將在0~1%之間,PPI則在-2%到-3%之間,因此“今年全年我國是處于通縮狀態中”。
  
這一預期與此前多數機構的測算也基本一致。此前多家研究機構分析認為,CPI和PPI為負的局面將會至少持續半年以上。
  
高義指出,CPI持續為負主要是因為去年的基數較高,另外今年糧食、豬肉等價格都進一步回落,物價缺乏上行的基礎。而PPI則與經濟的活躍度有關,并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影響較大,而從這兩方面目前也看不到改善的跡象。
  
通脹是遠慮,非近憂
  
不過,面對信貸的井噴形勢和貨幣供應量的快速增長,市場對于通脹風險的擔憂漸起。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通脹對于我們是一種“遠慮”,而并不會成為一種“近憂”。
  
我國一季度的信貸增長達到4.58萬億元,同時M2增幅達到25.1%,遠高于17%的目標,如果把物價歸結為一種貨幣現象,當一個經濟體中的貨幣多了,物價的“水漲船高”似乎就難以避免。
  
“對于通脹的擔憂是合理的。”瑞士信貸經濟學家陶冬對CBN表示,“與其他國家相反,中國的銀行確實在放貸,因此我們看到大量的流動性在注入經濟,這可能超過了實體經濟的需要,因此中國的資產價格上漲迅速。”
  
他進而指出,由于勞動力市場仍然虛弱,通脹在未來12個月之內應該不會是個大問題。通脹可能首先體現在資產價格上,最后才會向其他領域傳導。
  
“保守地說,在2010年6月之前還不用擔心。”興業銀行資金交易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表示。
  
他認為,在一個經濟不活躍的時期,根據貨幣供應量指標來判斷通脹并不合適。因為在這種時期,M2中的定期存款向活期存款的轉化會很慢,因此即使M2增長迅速,并不表明實體經濟中的貨幣也有快速的增長,對于物價的影響就不顯著。
  
對于我國一季度M1和M2均有所增長的情況,魯政委認為,一方面M1和M2增幅的剪刀差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上,這意味著信貸并沒有被企業充分運用。此外,不排除M1中的活期存款有虛增的成分。
  
“如果經濟增長不能恢復到潛在水平上,通脹風險就不大。”他說。
  
此外,通常來說,通脹與貨幣供應量M1和M2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滯后關系。高義研究發現,CPI滯后M1大概8到9個月,滯后M2在18到19個月。以M1來看,我國M1增幅在今年1月觸底,那么8到9個月以后可能會反映到物價的回升上,這也意味著到明年物價水平會上升。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也指出,貸款和貨幣的快速增長不一定能引起價格的上漲,在經濟增長速度還低于潛在水平時,整個社會需求還沒有達到引起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失衡,價格上漲的動力受到一定的制約。此外,我國農產品價格特別是糧食供給比較充裕,國際價格水平也在低位運行,我國價格水平的上漲缺乏動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