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難解中小鋼企融資之渴
2009-4-21 22:3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馮晶 綜合報道
編 者 按
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司長王黎明日前表示,在內地創業板推出后,工信部將積極做好配套工作,將特別支持鋼鐵、汽車、船舶、等九大行業中的中小企業優先上市。眾所周知,創業板的啟動是解決企業融資瓶頸、構建企業金融支持體系的關鍵環節。但此次推出的創業板真的會解決中小鋼鐵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嗎?
在全球經濟衰退和中國經濟“保增長、促轉型”背景下,創業板推出或可被認為恰逢其時。但是創業板真的會解決鋼鐵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嗎?
事實上,中小企業包括中小鋼鐵企業仿佛仍然處在“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困窘狀態,改革開放30年來,中小企業已經成為國內經濟發展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但融資不暢一直是影響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加之近期受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鋼價頻頻下跌,中小鋼鐵企業的發展更為困難。能否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成為中小鋼鐵企業存活的關鍵。
銀根放松能否得到真正扶持
也許有人會說,2008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從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開始放松,企業融資環境在理論上趨向寬松。特別是2009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十一屆全國人代會第二次會議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新增信貸將達到5萬億元以上的目標。這既是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體現,又是國家加大投資力度的重要保障。
2009年3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在采取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小企業貸款后,融資難問題已取得明顯進展。
他說,2008年,中小企業貸款全年增長13.5%,與中型企業相比,中小型企業貸款增長速度還是比較慢的。
如果我們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客觀分析,不難發現,政府的諸多舉措出發點非常好。但是,這些舉措卻很難真正落實,有些政策到了地方因種種原因,也難以起到預期效果。
比如,2009年中央財政對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增加到96億元,單從量上看, “96億元”也僅僅能滿足溫州一個市304家民營企業的資金需求 (71億元),對遍及全國的中小企業來說,連杯水車薪也稱不上。
對于中小鋼鐵企業而言,雖然年初銀行放貸迅猛,卻并未受特別傾斜和照顧。
考察今年初銀行放貸資金流向,不難發現,主要是配合中央刺激經濟的舉措。在政府的4 萬億投資中,近90%被國有大中型企業壟斷。相當多的銀行貸款都是配合政府項目一擁而上發放完畢。在今年1月份1.62萬億元的貸款增量中,約有90%以上的貸款流向了國有企業中標的政府工程。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銀監局局長閻慶民講了一句 “實話”: “想調整現有的結構也是比較困難的。還是要解決大企業的融資需求,因為發改委審批的項目,如民航、鐵路、交通運輸等,都是大項目!
銀行細化服務缺失另辟融資新渠道
事實上,銀行也不愿意扶持小鋼企。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毫不諱言:“實事求是說,經濟下行中,中小鋼企貸款風險比較大,與銀行放貸的成本收益肯定是不匹配的。特別是有些小企業財務報表還不是很規范,所以,對銀行來說就有顧慮。銀行還要受到不良資產比率等監管,也要考慮到股東的反應!
一些小鋼鐵企業為維持生產經營,只需短期貸款,而銀行放貸期限不夠靈活,鋼鐵中小企業寧愿尋找其它借款途徑也不去向銀行貸款。專家認為,銀行在服務功能上還需細化,手段需要更加靈活。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研究中心主任也表示,加大對中小企業放貸力度,銀行確實會存在較大風險,不過,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銀行對風險的甄別和判斷能力比較差!安荒軐⑾丛杷蛬雰阂黄鸬沟簟保J為,銀行關鍵是要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向品質優良、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放貸。
早在2001年,麥肯錫就做過一個評估,發達國家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全球有兩種方式,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債務融資在整個融資結構中,占比不到50%,大部分企業是通過股權方式融資。而在債務融資中,銀行貸款僅占20%左右。如果借助發達國家的這些經驗,或許我國的中小鋼企融資難問題也能探索出一條新路。
專家提出,對于民間資金進入可融資市場的渠道必須進一步拓寬。一方面,要進一步打開民間資金的投資空間。民間資金進入比例受限制等問題。如果能打破政策“瓶頸”,放開民間資金進入,自然也就會將銀行信貸轉移、“解放”出來,增加中小企業融資投放力度。
另一方面,對已合法化的民間資金融資形式應加大支持。浙江省金融辦金融一處處長潘廣恩說,以小額貸款公司為例,當前政策對其融資來源、稅前風險撥備比例、不動產抵質押手續辦理等方面都有限制,如果能將其定義為“微型金融機構”,讓其可以通過銀行間拆借市場低息融資,無意將會大大推動這項新生事物發展,從而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提供更大助力。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投融資部主任劉永利認為,中小企業還無法通過預期收益權來進行貸款。大銀行的金融產品也需要進一步創新,才能滿足中小企業融資的需求。
解決融資難企業自身是關鍵
專家認為,中小鋼企渡過融資貸款難關,最終還需要“自救”。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負責人表示,受金融危機影響,幾乎所有中小企業都將面臨著 “入冬”之后的融資難問題。而其中70%的中小企業又面臨著沒有有效資產抵押的尷尬。目前,包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浦東發展銀行等大銀行也相繼推出了面向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并得到中小企業的關注。不過,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問題,還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