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山東全面建立“四位一體”農村交管模式

2009-4-21 22: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4年,山東省交通廳開始了“四位一體”交管所建設的探索嘗試。2007年,為盡快建立適應農村交通發展需求的運行機制,以推行農村交通管理的規范化管理為契機,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開“四位一體”鄉鎮交管所建設。截止目前,部、省投資近兩億元,市縣鄉三級投資超過5億元,建成“四位一體”交管所942個,占規劃總數的71%,其中2008年建成489個。到2009年底,山東1400個鄉鎮交管所都將建成集交管所、農村公路管理站、農村客運站、貨運管理辦公室“四位一體”新模式。 
  4月20日,山東省交通廳在濟寧召開全省鄉鎮交管所“四位一體”建設與管理現場會,通過對兩年工作經驗的總結,查找問題,再動員,再部署,確保全面完成廳黨組確定的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全省鄉鎮交管所“四位一體”規范化建設任務。
未雨綢繆,探討創立新體制
  2003年以來,山東交通系統認真落實部黨組和省委、省政府加快農村交通發展的總體部署,組織實施了以村村通油路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交通建設。到2008年底,全省累計完成農村交通建設投資456億元,新改造農村公路12.25萬公里,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9萬公里,行政村通油路率達到96.3%。同步實施村村通客車工程,全省行政村通客車率達到99.7%,農村交通面貌發生了歷史性深刻變化。
  在抓建設的同時,山東交通的領導層已敏銳的覺察到,過去的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合發展的需求,重收費、輕管理、效率低、資源分散的狀況必須逐步改變,代之于統一規范的農村交通管理。2004年,整合管理資源,創立農村交通管理新體制模式的設想開始在領導高層醞釀,并被擺上實際推動的日程,交通廳先后總結推廣了桓臺、博興“前站后所”、沾化、巨野“四位一體”交管所建設改造的經驗,在全省穩步推開。2007年,省交通廳確定用3年時間,在全省推行農村公路、客運、貨運、規費征收“四位一體”管理模式。這種賦予鄉鎮交管所“建、養、管、運一體化”職能的新模式,立即激起了波瀾,沖破了舊管理模式的堤壩,運動起基層管理活力。2008年,在交通大部制改革、成品油稅費改革日趨緊迫的風聲里,交通部門一方面加緊推進交管所規范化建設,一方面加快了進一步引深農村交通管理體制的步伐。成品油費稅改革一出臺,立即用農村物流管理職能替代了丟失的規費征收職能,又順勢建立了農村公路管理站、農村客運站、貨運管理辦公室、農村物流服務站“四位一體”的交通運輸所新體制模式,為農村交通實現“建、養、管、運”搭建了更鞏固的平臺。
  新的“四位一體”采用了“四統一”方式:統一機構名稱、統一外觀標識、統一管理職責、統一軟硬件建設。通過兩年的實踐,青島、東營、濰坊、泰安、威海、日照、德州、聊城、臨沂等市按照“四個統一”要求,制定了鄉鎮交管所“四位一體”規范化建設指導意見,對本地區鄉鎮交管所建設和管理工作進行了規范,使鄉鎮交管所規范化建設有了質的提升。新“四位一體”也賦予了鄉鎮交管所新的管理職能:一是承擔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職能。二是承擔基層交通運輸管理職能。三是承擔鄉鎮客運站的管理服務職能。四是承擔農村物流管理職能。
實施兩年,成果豐碩
  經過兩年多的扎實推進,“四位一體”鄉鎮交管所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
  農村基層交通運輸管理出現了“四個明顯變化”。一是農村公路管理和養護工作得到明顯增強。各級交通部門認真貫徹實施《山東省農村公路條例》,充分發揮鄉鎮交管所的管理和技術優勢,積極配合各級政府完善了從鄉鎮到行政村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網絡,建立了“路路有人養、段段有人護”的管理養護機制,極大改變了農村公路失管失養現象。二是農村客運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各市積極推行“站所合一”、“四位一體”等模式,城鄉客運通達深度進一步延伸,以農村客運站為依托,農村公路為紐帶,連接城市、輻射鄉村的農村交通運輸網絡日臻完善,方便了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有力推動了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三是農村貨運市場秩序明顯好轉。通過整合運力資源,交管所推動了農村物流與縣域物流的對接,初步形成了以交管所為節點,連接省市、中轉縣鄉、輻射鄉村的現代農村物流網絡。同時,加大了鄉鎮貨運源頭監管,延伸了治超管理網絡,有效遏制了農村超限超載運輸行為,保護了農村交通基礎設施。聊城冠縣以小件物流為突破口搭建交通物流網,打造了“聯運物流、網聯九州”服務品牌。煙臺、濰坊等市在發展農村物流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四是基層管理服務水平明顯提高。以成品油稅費改革為契機,通過競爭上崗等方式,將改革涉及人員向交管所分流,既有效緩解了人員安置壓力,拓寬了人員安置渠道,又充實了基層管理力量,提升了服務能力,使交管所駐地管理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濟南、棗莊、威海、菏澤等市以鄉鎮交管所為基點,加強運輸市場監管,維護運輸市場秩序,成效明顯。
  新體制模式得到了鄉鎮領導和農村群眾的普遍認可和贊揚。汶上縣次丘鎮黨委書記張彥輝對記者說:過去鎮上的客運班車沒有固定的發車場所,也沒有固定班車,老百姓乘車時間沒有個準頭,有沒有車,幾點能來都沒有保證。現在好了,不僅這些都解決了,而且老百姓到站上等車,既有休息的椅子,也有礦泉水喝著,碰上雨天、雪天也不做難,有什么難處也有人幫襯。還有,過去對車輛的管理雖然有很多規定,但車輛是“活的”,車主不在你的眼皮底下,往往就不遵守規矩,亂停亂放,超載拉客很普遍,給老百姓乘車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很少了。張書記又指著緊靠著運輸所旁快要建好的一排兩層樓房說,老百姓信息很靈,知道這里今后不僅發客車,也會有貨車,會形成一個客貨集散中心,所以搶著在周圍建房,為將來做生意打算。還聽說有些村民已經打譜在對面也建經營房屋。所以說這種“四位一體”的交通運輸所,不僅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致富帶來條件,而且給鄉鎮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汶上縣南旺鎮客車駕駛員時金勇對記者說,現在這種集中管理的模式比以前好多了。過去秩序很亂,大家為搶客人,你爭我奪,互不相讓,車子亂停亂放,很不安全。現在按點,按班次發車,坐車的老百姓也有了準點,我們也不用到處去斂客,而且這里乘車的條件也好。老百姓對現在的方式,不但沒有感覺到不方便,而且都很滿意。
  兩年來的實踐證明,山東交通建立的“四位一體”鄉鎮交管所新體制,有效整合了交通管理資源,理順了管理體制,從根本上解決了基層交通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弊端,提高了交通行業管理和服務的整體水平。這一創新和實踐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運輸部領導的充分肯定,其鮮活的生命力,正在昭示農村交通管理體制新時期的到來。(通訊員 趙璞)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