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重慶共同演繹“西廂記”
2009-4-21 21: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經貿合作這場大戲中,廣西與重慶上演的是一出“西廂記”——然而,戲中的“崔鶯鶯”與“張生”是重慶與東盟,廣西扮演的則是聰明伶俐、熱心多謀且十分“搶戲”的“紅娘”。
重慶與東盟在經貿合作中熱情呼應,廣西積極牽線搭橋。
重慶與廣西,崔鶯鶯與紅娘,精誠合作、互為促進——渝資、渝企“入桂”方興未艾,并借廣西大力拓展東盟國家市場;廣西攜手重慶大力加強自身產業發展和港口、交通建設;在產業資本流動的帶動下,雙方在旅游、移民對口支援、友好城市結交等方面也動作頻頻……
重慶、廣西攜手合作,正在造就內陸與沿海對接合作的一個“范本”。
在此,我們更感興趣的是桂渝合作取得積極進展背后的深刻原因,是推動“范本”形成的一整套機制,是要探尋推動廣西與西南地區拓展開放合作的走勢與規律。
基礎:廣西重慶東盟各擅勝場
首先,重慶與東盟互有優勢,雙方合作“情投意合”。
區域經濟專家、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廖元和表示,重慶與東盟經濟發展水平相當,產業互補性強,具有良好的經貿合作基礎和巨大發展潛力。
他說,東盟與重慶在產業結構上互補性很強,經貿合作前景廣闊。作為中國的老工業基地之一,重慶具有完整的產業門類、雄厚的工業基礎,摩托車、機電產品和小型農機在越南、老撾和泰國有著廣闊的市場;另一方面,東盟地區也以其豐富的天然橡膠、礦產、木材等資源性產品,成為重慶企業主要原材料購買地。重慶與東盟“互生情愫”。然而他們的“西廂會”卻離不開“紅娘”的牽線搭橋。
廣西正是扮演“紅娘”角色的最佳人選。
重慶市副市長凌月明曾如此表示:“廣西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結合部,沿海、沿邊、沿江,是內陸重慶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廣西一直是重慶實現與東盟國家貿易合作的最佳跳板。”
除了天然的區位優勢,連續五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成功召開,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一個中軸和泛北部灣區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兩個板塊組成的“一軸兩翼”合作新模式逐步推開,尤其是隨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經濟區內的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南寧保稅物流中心相繼獲批設立,北海出口加工區獲批拓展保稅物流功能,廣西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環境優勢、政策優勢愈發突顯,為服務重慶、服務西南,加強與重慶等西南省市在產業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旅游開發、物流發展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提供了機遇,創造了條件。廣西在中國與東盟合作交往中的“平臺”與“橋梁”作用越來越重要,益發得到各方的承認與接受。
“鶯鶯”與“紅娘”互為需要、互相依靠,這成為雙方合作的原始動力。一出精彩的“西廂記”由此拉開大幕。
造勢:政府引導 會展搭臺
廣西、重慶兩區市政府因勢利導,大力做好引導與服務,成為了“西廂記”的導演。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推進,西南地區對外開放層次不斷提升,急于擺脫內陸城市劣勢的重慶,對深度參與東盟次區域經濟合作,并扮演重要角色的意愿越來越強烈。
實際上,近年來,重慶對開拓東盟市場一直持積極姿態。早在2002年7月,重慶市政府就與廣西憑祥市建立了口岸“大通關”協作機制。至2006年時,憑祥市聚集的重慶客商已占其外地客商的近半數,重慶市經憑祥出口產品包括了汽車、摩托車、紡織、家電等30多個品種,重慶市經憑祥出口的產品,出口額占憑祥同期對外貿易成交量的40%。
2006年,作為對“泛北部灣區域合作”的呼應,已嘗甜頭的重慶又與廣西簽訂了經貿合作協議,在產業、資源、現代流通業、貿易、產權等五大方面開展合作。
2007年6月,雙方再簽合作備忘錄,重慶成為國內西南地區首個中國-東盟博覽會特別合作伙伴,標志著重慶與廣西建立起中國-東盟博覽會合作機制,兩區市間將以博覽會為平臺,開展更為廣泛的貿易、投資及旅游合作。
2008年4月9日,廣西與重慶又簽署關于深化桂渝合作的會談紀要,表示要優勢互補,密切合作,攜手并進,把兩區市全面合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步步推進,至此,兩區市政府已為雙方攜手合作、共同開發初步鋪就了良好的溝通渠道和協作機制。
中國-東盟博覽會成功召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又進一步為雙方的攜手共進提供了堅實平臺。
博覽會秘書處多次承諾:利用與東盟各國共辦方、博覽會東盟各國支持商協會建立起的聯系渠道和資源,以及博覽會在東盟各國的影響,協助重慶市企業與東盟有關國家部門、商協會和企業建立直接聯系。
重慶積極回應,市外經委等部門幾年來積極組織渝企參加博覽會。
重慶市外經委副主任王濟光說,東盟已經連續多年成為重慶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往來正成為重慶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的一個有力支點。中國-東盟博覽會良好的平臺作用和帶動效果,將吸引越來越多的重慶企業積極參展參會,借此平臺開拓東盟市場。
自治區北部灣辦副主任王乃學也大力推介“北部灣”概念:“北部灣經濟區已獲得最開放、最優惠的支持政策。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以及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廣西與重慶的合作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可以為重慶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
上演:商會企業全情投入
有合作沖動與基礎,有政府引導與會展、經濟區搭就的平臺,桂渝兩地企業正全情投入,上演一出精彩的經貿合作好戲。
連續5年,重慶市企業積極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取得顯著成效。重慶長安汽車、宗申集團、西南鋁業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通過博覽會向東盟國家展示了重慶的良好形象,結識了一批東盟的商界朋友,找到了商機,博覽會更成為了重慶市企業“走出去”到東盟投資的重要窗口。
憑借重慶與廣西憑祥市的口岸“大通關”協作機制,重慶嘉陵、隆鑫、力帆通過憑祥成功走出國門,紛紛在越南辦廠,在東盟各國打響了“重慶造”的牌子。
廣西重慶商會會長何剛對記者說:“近年來,重慶企業更是看好廣西面向東盟的平臺作用,努力開拓廣西的資源和市場,在廣西各地尋求合作,拓展發展空間。而目前許多企業在廣西成功發展,更給眾多后來者起到帶動和號召作用。”
自4月20日起,廣西又組織大規模的代表團赴重慶考察、交流,桂渝雙方合作的大戲必將又掀高潮、愈加精彩。(記者 宋春風 黎 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