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造”出口將再添“熱線”
2009-4-20 22:5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將防城、欽州、北海三大港口及沿線國際航運資源整合為一體后,廣西北部灣已經成為西南地區當之無愧的出!皹蝾^堡”。取道廣西(北部灣)至東盟或更遠一些的海外市場,有望因線路最短、時間最省、水陸空運輸“套餐”豐富,在未來幾年內成為“重慶造”出口的又一條“熱線”。
北部灣港“抱團”
廣西是西南地區惟一一個既沿邊、又沿海的省級行政地區,沿北部灣分布的防城、欽州、北海三大天然良港,則為其發展開放型經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北海、欽州、防城三港雖占有地利之便,但無論基礎設施水平、服務配套能力還是知名度,都無法與我國其他沿海大港相提并論;距離相近但各自為政甚至不良競爭,也影響了三大港口對既有資源的合理利用。
“港口建設和發展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的龍頭,加快沿海港口建設事關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全局!200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成立國有獨資企業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整合港口資源、充分發揮沿海三港整體優勢。該集團有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目前北海、欽州、防城三港已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廣西北部灣港。
大港輪廓已現
面向東南亞,溝通東中西,服務大西南和東盟自由貿易區,是北部灣港務集團的成立宗旨。
目前,該集團已擁有生產性泊位54個(含12個在建泊位),初步形成以集裝箱、鐵礦石、有色金屬礦石、硫磷、非金屬礦石、煤炭、液體化工、糧食、油氣等專業碼頭為主的港口生產結構布局和港口物流體系布局。
北部灣港務集團人士介紹,根據北部灣經濟區總體發展規劃,目前他們正圍繞打造億噸級的中國—東盟現代化國際區域性航運樞紐港,全力搭建臨港工業平臺和港口物流平臺,為西部大開發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經濟發展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港口物流服務!笆晃濉苯Y束前,北部灣港將新建萬噸級以上泊位39個,新增吞吐能力6700萬噸/年;到2010年,全港貨物吞吐能力將達到1億噸,2020年達到3億噸。
通道優勢誘人
在防城港那座正以人工吹填造地法不斷向大海延伸的“半島”盡頭,一個20萬噸級鐵礦碼頭將在年內建成投用。防城港務公司副總經理李欽儒稱,作為北部灣港主力港口,防城港還將新建10個貨物集裝箱碼頭,并引進一批第三方物流企業,以便在未來幾年內將這個長期以大宗資源性物資裝卸運輸為主要職能的傳統港口,打造成一個“堆場+市場”的現代化新港。
中國與東盟經貿往來的日趨活躍,尤其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于明年建成的美好前景,為防城港乃至整個北部灣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數據顯示,盡管我國及東盟國家去年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不小,但北部灣港當年港口吞吐量仍達到4800萬噸,同比增幅達18.5%,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幅更超過兩成,完成33.6萬標箱。
從地理的角度看,西部企業將北部灣港作為進出口門戶無疑是最經濟便捷的選擇。在廣西及整個西部地區公路、鐵路運輸條件日趨完善的背景下,物流配套服務和相關市場培育如今已成為北部灣港的又一個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