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2002年以來四川外貿企業隊伍變化情況的分析報告

2009-4-20 22: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提高我省產業及國際競爭力,企業是主體。近期,黃小祥副省長在省商務廳報送的《2002年以來外貿企業隊伍變化情況分析報告》上批示:“實踐證明,擴大外貿規模,發展開放型經濟,壯大企業隊伍是關鍵。近幾年我省外貿保持快速增長,企業隊伍不斷擴大發揮了重要作用。望總結經驗,改進培訓和服務方式,不僅組織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要著力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支持企業通過市場多元化發展,不斷做強做大,保持外貿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按照小祥副省長的批示要求,進一步抓好外貿主體隊伍建設,培育與引進并舉,堅持既抓面上企業隊伍的數量擴張,又抓骨干企業的做大做強,重點推動1000家出口額上100萬美元的骨干企業上臺階,切實發揮骨干企業的支撐和帶動作用,確保我省對外貿易穩定較快增長。現將該報告摘登如下,供參閱。
  自2002年以來,我省始終堅持把企業隊伍建設作為對外貿易的基礎工作來抓,努力壯大隊伍數量,不斷提高隊伍素質,外貿企業隊伍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為全省外貿平穩較快增長奠定了基礎。2002年,全省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僅有1134家,其中有出口實績的企業僅802家;2008年,全省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2789家,比2002年凈增1655家,增長1.5倍,其中有出口實績的企業2321家,比2002年凈增1519家,增長1.9倍。每年有500家以上新企業進入外貿出口領域,除因故退出外貿經營的企業外,出口企業隊伍年均凈增250至300家。主要構成如下: 
  一、工業制成品出口企業占比提高13個百分點 
  2002年全省工業制成品出口企業546家,占出口企業總數的69%,出口額占89%;2008年工業制成品出口企業達到1906家,占出口企業總數的82%,出口額占94%,分別提高13個和5個百分點。全省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重進一步提高,初級產品出口比重進一步降低。 
  二、機電、高新技術、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企業齊頭并進 
  一是機電產品出口企業增量最大。2002年全省機電產品出口企業355家,出口額12.77億美元,2008年機電產品出口企業達到1320家,增加近1000家,占企業增長總數的63%,出口額達到65.5億美元,占全省出口總額一半。其中,機械重裝設備出口企業從2002年的13家增加到2008年33家,出口額從1.3億美元上升到27.6億美元,增長20倍。川油宏華原來無出口,2008年出口達到4.7億美元;東方電力出口額從出口額從2002年不足1500萬美元上升到8.5億美元。外經項下出口企業從2002年的9家增加到2008年的17家,出口額從0.3億美元猛增到17億美元,增長約50倍。東方、成達、四川石油出口額從幾百萬或千萬美元激增到8.5、2.2、2.1億美元。二是高新技術出口企業增長2.4倍。2002年,高新技術出口企業由2002年的171家增長為2008年580家,增加409家,增長2.4倍,出口額由2002年的8.96億美元增長為2008年的27.7億美元,增幅超過3倍。英特爾出口額達到15.7億美元,占全省出口總額的12%,迪佳通、菲尼克斯、長虹出口額均在1.4億美元以上。三是勞動密集型和特色產品企業隊伍迅速壯大。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從2002年的141家增加到2008年的495家,出口額從4億美元上升到19億美元。2002年最大出口企業省紡織出口5000余萬美元,2008年,新立新公司紡織服裝出口即達到1.4億美元,絲麗雅、嘉美印染、新興外貿出口額均在5000萬美元以上;鞋類出口企業從2002年的31家增加到2008年的200家,出口額從0.42億美元上升到3.8億美元,增長9倍。出口超過500萬美元的企業近20家。家具出口企業從2002年的50家增加到2008年的286家,出口額從1000多萬美元上升到1.6億美元。農產品出口企業從2002年的228家增加到2008年的354家,出口額從2.6億美元上升到6.5億美元。 
  三、龍頭企業數量增加競爭力增強 
  全省涌現出了一批實力雄厚、競爭力強、帶動作用明顯的出口龍頭企業。2002年我省出口上億美元的企業僅兩家,2008年全省出口上億美元以上的企業14家,比2002年增加12家;5000萬美元—1億美元的16家,增加10家;1000—5000萬美元的184家,增加151家;500—1000萬美元的228家,增加197家,100-500萬美元的442家,增加262家。我省重點培育的100戶出口骨干企業出口穩定增長,支撐作用突出,2008年累計出口74.8億美元,約占全省出口總額的六成,凈增出口額26.6億美元,拉動全省出口增長31個百分點。 
  四、民營企業占新增出口企業總數九成 
  2002年,全省國有、三資、民營出口企業總數分別為282、225、295家,占出口企業總數比重分別為35%、28%、37%,出口總額分別為19.98、3.20、3.93億美元,占全省外貿出口總額的74%、12%、14%。2008年,全省國有、三資、民營出口企業總數分別調整為256、362、1718家,占出口企業總數比重分別為11%、15%、74%,出口總額分別為43.4、35.4、52.2億美元,占全省外貿出口總額的33%、27%、40%。民營企業表現尤為突出,比重快速提高。2008年,有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達到1718家,比2002的295家年增加1423家,占全省新增出口實績企業總數的92%;民營企業數量占出口企業總數的74%,比同期上升37個百分點;出口額占全省外貿出口總額的40%,比同期上升26個百分點;出口額超過國有企業,成為我省外貿出口的主力軍。 
  五、外貿隊伍不斷壯大但發展不平衡 
  各市州狠抓隊伍建設基礎工作,外貿隊伍由小到大,從弱到強,但各地發展很不平衡。成都市2008年出口企業達到1516家,占全省總數的64%,比2002年凈增1123家,占全省凈增總數的73%;綿陽市出口企業達到121家,凈增75家;德陽市凈增出口企業78家,什邡、綿竹、廣漢等地縣域外貿蓬勃發展,機械重裝企業出口比重大幅攀升;自貢、眉山、宜賓、瀘州、資陽、資陽、遂寧、南充、廣安等15個市州隊伍增幅均在一倍以上,外貿基礎更加牢固,但雅安、內江、涼山、廣元等5個市州外貿隊伍增長緩慢,阿壩州甚至負增長。 
  六、原出口企業半數以上退出國際市場 
  2002年有出口實績的802家企業,至今仍在開展出口業務的有350家、占44%,退出外貿領域的452家、占56%。初步分析,退出外貿出口領域的企業主要分為四種情況:一是企業改制約占30%。原國有性質的貿易公司或生產企業,因企業改制,主體消亡,如長江公司、省畜產等。但相當部分國有、集體企業改制后成立的新公司繼續開展出口業務,并做大做強,如省機械設備公司、省輕工(匯利達)進出口公司、松林絲綢公司等;二是企業更名約占20%。如攀鋼國貿總公司、成都無縫鋼管廠、資陽內燃機車廠、依格爾工藝公司等因管理體制調整,先后更名;龍蟒集團等企業逐步調整為以子公司名義開展出口業務;三是企業主體消亡約占25%。因經營困難等原因,企業已兼并或破產,如托普集團、新光進出口、長江公司等;四是退出經營或改為間接出口約占25%。成都天友公司轉向經營旅游業、眉山芒硝及綿竹黃磷公司因國家限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等原因,先后退出了外貿領域,雙流羽絨廠、綿竹華豐磷化工公司因出口規模較小、換匯成本太高,逐步轉為間接出口。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