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山東口岸鋁及鋁材進口驟降
2009-4-2 22: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青島海關統計,前2個月,山東口岸未鍛造的鋁及鋁材進口1.7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9.2%,價值2745萬美元,下降36.9%。進口均價1618美元/噸,下降21.9%。
2月份進口量驟降,進口價格出現反彈。1月份山東口岸未鍛造的鋁及鋁材進口量創出新高達1.6萬噸,2月份當月進口量驟降至760.6噸,同比下降91.4%,環比下降95.3%。進口均價自去年10月份起開始下跌,2月份出現反彈,平均價格5641美元/噸,同比增長1.8倍,環比增長2.9倍。
私營企業進口快速增長。前2個月私營企業進口1.5萬噸,增長12.8%,占進口總量的8成以上;外商投資企業進口1870噸,下降37.2%。
俄羅斯是主要進口來源國。自俄羅斯進口1.5萬噸,下降15.2%;自韓國進口909.1噸,下降44.6%。二者合計占進口總量的9成以上。
我國是世界主要的鋁生產國和消費國。然而受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我國鋁材產業陷入困境。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鋁的價格從去年7月3300美元/噸的最高點下跌超過一半,現貨鋁價更是回落至16年前的水平。由于生產成本普遍高于國際平均水平,在這一輪的鋁價下跌中,我國企業受損嚴重。中國鋁業發布的業績預減公告稱,去年該公司凈利潤同比減少50%以上。為緩解企業經營壓力,國家去年12月啟動了29萬噸鋁錠收儲。今年2月,國家再次啟動了30萬噸電解鋁收儲計劃。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庫存,穩定市場信心。但是,收儲數量有限,短時期內鋁材的供求矛盾仍然難以平衡。
另一方面,收儲在穩定國內鋁價的同時,也使國內外差價進一步增大。目前國內鋁價明顯高于LME價格,有可能導致國際市場鋁材庫存壓力向國內轉移,削弱國家收儲的效果。此外,在低價進口鋁材的沖擊下,國內的加工企業更加趨向于使用進口鋁錠替代國產鋁錠,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對國內鋁材價格形成壓力。
海關人士建議,應積極扶持國內龍頭企業的兼并重組,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步伐,從根本上扭轉供求失衡的局面;鼓勵和引導企業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出口附加值,推動國內鋁產業結構優化,促進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