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發展的目光應“朝天”
2009-4-17 23:0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鄭文鵬
環顧河南四周,會發現四周省份較河南均有很大優勢:河北背靠京津唐,可以說天子腳下,占盡天時;江蘇、山東一個有長三角龍頭帶動,一個有山東半島經濟輻射;安徽、江西積極與長三角對接,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就是同處內陸的湖北也大力發展水、陸、空,水上充分依托長江便利,空中支持力度更大,在全國率先搞民航綜合試點,正在努力爭取打造成為中部大型航空樞紐;西面的陜西,水路、鐵路雖然比不過河南,但在航空業方面 “動作”很大,陜西、寧夏、青海三省航空業進行了兼并重組,形成了實力強大的西部機場集團。河南實際形勢上已經陷入了 “南北夾擊、東西合圍”的不利境地。
在這種不利形勢下,采取常規的辦法向經濟發達的地區靠攏,等待經濟發達地區向內陸輻射,恐怕很難有大的作為。所以,筆者認為,要采取超常規的辦法, “跳”起來發展,這一 “跳”的落腳點就要選在大力發展民航上。為什么要把落腳點選在航空業上?有四大理由:
第一,發展航空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河南的鐵路一直在全國位居前茅,目前隨著幾條高速鐵路的開工,河南的鐵路優勢將會進一步加強。而河南的高速公路已經是全國第一,只有民航還處于相對的弱勢地位,加快 “短腿”建設,大力支持民航業已經成為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共識。從河南民航業的實際情況看,河南民航具有很強的發展潛力,也具備了大發展的條件。鄭州機場新的航站樓已經于2007年底竣工使用,為河南航空業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硬件基礎;2008年,鄭州機場被國家民航局確定為八大樞紐,這為鄭州機場大力發展鋪平了道路;而鄭州機場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先期做了多項準備工作,在全國率先啟用了第一家廉價航空候機樓,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引進更多國際廉價航空公司的入駐。從目前河南周邊機場發展來看,河南也具備成為中部航空樞紐的可能。一方面,鄭州機場與武漢、西安、南京等機場相比雖然還有差距,但經過鄭州機場這三年來的快速追趕,目前差距正在逐步減小。另一方面,武漢、西安、南京雖然總量比鄭州的大,但還未具備絕對優勢,如果河南政府現在能夠大力支持,完全有可能超越他們。
第二,發展航空業是河南經濟與世界對接的最佳捷徑。
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證明,只有跑道的不斷延伸,河南經濟才能取得不斷的發展。郭庚茂省長在視察鄭州機場時指出:沿海發展靠海港,內陸發展靠空港,要實現內陸地區的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充分發揮民航運輸業在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龍頭作用。郭庚茂省長的這些指示精神,突破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傳統視野,找到了內向經濟與外向經濟的結合點,深刻把握了全省對外開放的切入點,一語中的點出了機場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發展航空業是河南開啟良性循環經濟的金鑰匙。
河南是農業大省、文化大省、旅游大省、新興工業大省,但不是強省,在由 “大”變 “強”的過程中,民航業可以起到“蓄水池”作用。民航客運帶來的客人都是相對比較高端的客人,他們對河南的經濟都會起到不可復制的推動作用;民航客運運來的企業家可以使河南的企業做大、做強,增加農業的附加值,農業大省、工業大省就會轉變為農業、工業強省;民航客運運來的休閑客人可以觀光旅游、消費,旅游、文化大省就會轉變為旅游、文化強省。海南省正是當時對航空業進行了強力支持,使自己比較快的實現了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的轉變。民航還可以啟動河南經濟發展的第三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是實現科學發展、解決就業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重要辦法。河南人口多,就業壓力大,同時河南可利用的資源也多,如果能通過大力發展航空業進而推動旅游業大發展,那必將推動餐飲、住宿、娛樂等相關產業的大發展,從而達到拉動內需的目的,促進河南經濟實現良性循環。
第四,發展航空業是河南經濟發展的關鍵推動點。
全球化是經濟發展的趨勢,而要融入全球化,必須引進先進的人才、技術與管理。在這方面,民航業是大有可為的。大力發展河南民航業,首先是搭建了一座河南聯系世界的快速溝通橋梁,讓世界可以通過這座橋梁迅速了解河南。其次,大力支持河南民航業的發展,特別是支持國際航線的發展,就可以彌補不沿海、不沿邊的劣勢,通過空中優勢,實現與全球的直接對接,如果河南國際航班多了,飛韓國、日本、美國、歐洲都很便捷,那就會增加這些國家的企業家到河南
投資的可能性,也會增加這些地
區人才、技術與管理到河南的
幾率。隨著國際航班的增
多,國際企業人士的增
多,這些國家就有可能
在河南建立領事館,河
南周邊的國際旅客也會
到河南來,河南就會形
成中部與全球對接的實
際中心與擴散地,到那
時,河南的發展已經通過
民航這個點成功的融入全球
經濟之中。
此外,從國際國內的綜合形勢看,大力發展河南民航業也是最佳機遇期。目前,受金融危機影響,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航班都不太景氣,在這個時間段進入國際航線的門檻也有所降低,而且在這個時間段進入,正好可以培育市場、搶占市場、增加國際旅客的忠誠度,等經濟復蘇后將能乘勢而上。
在目前比較嚴峻的形勢下,支持民航業要采用超常規的辦法。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正是采取了超常規的辦法,開了深圳等四個特區的大 “窗口”,改革的春風才順著四個特區的“窗口”逐漸吹拂了整個中國大陸。如今,支持河南航空業,也可以把他當作河南走向世界的一扇 “窗口”,成立管理特區,采取特別措施,打碎管理上瓶瓶罐罐的束縛,與國際直接接軌,利用5~10年的時間,使之成為中部航空樞紐,為中原崛起搭建騰飛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