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南京交通主要靠地鐵 跨江通道又增兩條
2009-4-14 14:3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天,南京市規劃局邀請市政協委員對南京市總體規劃編制綱要初稿征詢意見,會上記者獲悉,綱要初稿把南京城市性質從原來的“長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調整為“長三角承東啟西的中心城市”。該規劃是按照到2020年南京人口達1060萬來設計城市交通方案的,并將于7月向市民征詢意見,8月報市人大常委會審查。
南京由“城”變為都市區
未來10年,主城特別是老城仍然是交通負荷壓力最大的地區。所謂南京都市區是指包括城區、近郊區和六合區大部分,以及溧水柘塘地區,總面積約4738平方公里,由主城;東山、仙林、江北(浦口+大廠)3個副城,雄州、龍潭、橋林、板橋、濱江、湯山、祿口7個新城等組成,總面積4388平方公里。
未來軌道為主導
按照總體規劃編制綱要規劃,未來南京市將形成軌道主導、“雙快”(快速軌道、快速道路,含跨江通道)引導的城市交通主骨架,今后南京市民出行將更加方便了。據介紹,新的總規劃提出了市級中心區至少要保證3條軌道線路,城市副中心要保證2條軌道地鐵線路,一般地區也不能少于1條軌道線路的規劃。如此一來,南京軌道交通線網總規模由原規劃的13條(433公里)增加到14條(655公里)。
跨江通道調整到10條
據介紹,南京快速路系統,由原規劃主城“井字加外環”,擴大到都市區范圍內構筑“井字放射、繞城三環、沿軸三快、組團快聯”的城市高快速路系統,規劃都市區內快速路總體規模819公里,新增229公里。未來都市區內任一點可實現15分鐘上快速路,由快速路15分鐘上高速公路的通道目標。
市域所有自然村15分鐘內能通達國省干線公路網;城市居民步行5分鐘抵達公交、地鐵車站。規劃跨江通道由現行規劃的8條,調整到10條,遠景還預留了4條。
具體來說,規劃新增的兩條通道分別為新港到龍袍通道、濱江至橋林通道。規劃預留的4條通道為,漢中西路通道、建寧路通道、上元門通道和七鄉河通道。
委員提出疏散要有標準
政協委員、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工程師陳慶寧認為,根據美國城市建設的經驗,中心區人口的過分疏散將產生生活成本增加和環境負擔加重的一系列負面效果,因此有必要在總規中對疏散標準進行規定。
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對南京建設用地的總體估算,未來南京城的單位面積人口標準應當在1平方公里1萬人左右,其中老城應當滿足人均70平方米,主城人均1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