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10+2」效果未如理想
2009-4-14 2:2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美國國土安全局(DHS)和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推行的輸美貨物信息報備「10+2」規定已在1月26日實施,不過運作情況未見理想。海關進口商安全申報部門主管迪魯齊,日前在新奧爾良出席「美國海關與貿易伙伴反恐工作全年會議」時表示,目前只有三成輸美貨物的進口商安全申報(ISF)能準時完成報備程序,反映業界明顯仍未能適應新規定。
根據「10+2」報備規定,輸美貨物進口商或貨代,必須在貨輪離港前24小時提交10項ISF。CBP早前已表明會給予業界一年時間,研究合適軟件和系統適應新規定,減低對日常營運的阻礙。
迪魯齊透露,當局在4月首周共接獲由31443名進口商和貨代提交的35萬份ISF,不過當中只有三成能在海外港口貨船離港24小時前提交。若以貨量排名,5大準時申報的進口商均為Tier 3公司,即安全標準已受CBP認可,過境安全檢查程序較簡便的公司。不過該5家公司平均準時申報率亦只介乎28%至41.4%,反映當局和業界仍須更多時間磨合。
雖然CBP現時每日平均接收約1萬份ISF,已較實施初期的1200份大幅增加,不過進口商在報備資料時仍遭受重重阻礙。進口商不但經常由于與海外合作伙伴同時提交申報、或通過不同系統對申報資料作出更新,令提交的ISF被駁回,同時亦因難以及時從班輪公司取得提單編號,令申報遲遲不能完成。迪魯齊表示,歡迎進口商直接與CBP聯系,當局將會協助班輪公司盡快完成提單程序。
另外,CBP正計劃在本月底為申報人發出第一份申報進度報告,令業界了解每日申報資料的準確性和準時申報率,以便作出進一步改善。美國貿易咨詢機構BPE Global總裁彼德森認為,現時距離CBP收緊申報尺度周期只余10個月,業界能取得有關記錄申報進度的報告,始終有助逐步改善程序。迪魯齊同時警告,進口商必須遵守「10+2」報備規定,盡快在適應期內進行調整,他說:「假如在2010年1月25日,仍有進口商無意為貨物進行申報,屆時相信再無商量余地。」
此前曾有CBP官員將「10+2」報備規定應用在空運和陸運,不過迪魯齊表明,「10+2」報備規定只會應用在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