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形勢是否“回暖”?
2009-4-10 11:1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興業銀行分析師魯政委9日在《第一財經日報》撰文稱,有必要進一步理清“回暖”的衡量標準。首先,明顯低于潛在水平的增長不能稱之為“回暖”。經濟學的邏輯認為,一個經濟的增長速度如果低于其自身的潛在水平,那么,這樣的經濟就很難稱之為“回暖”。因為在這樣的水平上,經濟將繼續面臨著失業率上升的壓力,消費將趨于萎縮;而企業也將繼續面臨盈利困難的情形,并經受較大破產壓力的折磨;因為供大于求,整個經濟體也不會有物價上升帶來的任何通脹壓力,甚至還會面臨通縮。而根據魯政委利用經濟增長與城鎮登記失業率之間的關系所進行的研究,中國當前潛在增長區間應當在9.0%-10.5%,任何顯著低于9.0%的GDP增速,其實都不能稱之為“回暖”。其次,如果離不開財政拐杖,就不能稱之為“回暖”。如果我們承認,一個經濟體在潛在水平附近波動才屬正常的話,那么,衡量一個經濟體是否回暖的標準就應該是:如果擴張性財政政策退出,經濟增長是否能維持在潛在水平附近?如果不能,顯然就不適合稱之為“回暖”。當前,經濟須臾不能離開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呵護。第三,如果非國有部門信心沒有恢復,就不能稱之為“回暖”。如果我們指望財政政策回歸正常后,經濟依然能夠大致穩定在潛在增長率附近,那么,在當前中國非國有部門占整個投資達70%-80%的情況下,沒有它們的信心恢復,就無法想象財政拐杖撤除后經濟還能繼續穩定在潛在水平附近。而當前的信貸結構特點和中國官方PMI與里昂PMI之間在方向上的分歧都明確顯示,當前非國有經濟部門的信貸需求和供給仍相當疲弱,這些部門的信心恢復仍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