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蝦峙門口外30萬噸級航道效益顯現
2009-4-1 14:1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統計,舟山港域蝦峙門口外30萬噸級航道,自2008年11月26日正式通航以來,至今年3月26日,累計通航未減載的超大型船舶達36艘,通航貨物900萬噸左右,初步呈現出深水航道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其中2008年12月份和2009年1月份共通航13艘,2月份通航12艘,3月份至26日通航11艘。通過蝦峙門口外人工深水航槽最大吃水的船舶,為3月6日靠泊岙山原油碼頭的“公爵號”油輪,通航吃水為21.17米,載貨27.4萬噸。
蝦峙門口外深水航槽為我國第一條建成的30萬噸級人工航道。蝦峙門口外深水航槽的啟用,打通了我國東海外海區連接自然深水港區和航道的瓶頸,大舉降低貨船的運輸成本、減少海面污染和發生海上交通事故的風險。
據測算,目前每年進出寧波—舟山港的15萬噸級船舶至少有四百多艘,30萬噸級的超大型船舶也有近200艘。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回暖,以及寧波—舟山港眾多大噸位碼頭陸續投入生產運行,通過蝦峙門口外深水航槽的大型船舶日益增多,蝦峙門口外航道將極大地提升寧波—舟山港在國際航運業的地位,對充分發揮寧波—舟山港口資源優勢,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綜合效益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