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誰能拯救中國出口?

2009-4-1 12:4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給中國的出口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對美出口中國對美出口增速頹勢明顯,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出口增速已經從2006年24.9%下降至2007年的14.4%,2008年更是下降至8.4%。但與此同時,中國對新興市場國家的出口卻一直維持在高增長通道。例如,2008年1-10月,中國對拉美、大洋洲和非洲的出口增速分別維持在47.6%、28.4%、40.4%。這種局面讓國內輿論甚至是外貿專家都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在歐美發達國家進口減少的背景下,新興市場國家是中國出口的救命稻草。但隨后的事實證明,把復興中國出口的重擔放在新興市場國家只是一廂情愿罷了。以在全國外貿中占有絕對首位的廣東省為例,數據顯示,今年1-2月廣東省對香港、美國、歐盟等主要傳統市場出口持續萎縮,分別下降26.8%、16.5%和21.9%。對東盟和拉丁美洲市場等新興市場亦成下降趨勢,對東盟、拉丁美洲和非洲出口分別下降16.4%、25.2%和3.4%。
當前金融危機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美國病入膏肓般的過度消費。根據美聯儲公布的今年1月份的數據,美國消費者共負債近2.6萬億美元。這相當于每個家庭2.3萬多美元。要知道美國家庭的中位收入才大約5萬美元左右。這種過度消費的規模如此龐大,大大刺激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出口型國家的外部需求。21世紀以來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統統來源于此。但金融危機斬斷了兩者之間的聯系,美國的消費者在向量入為出的傳統回歸,那就要求此前一直把出口作為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的中國不得不做出痛苦的調整。這是中國出口形勢惡化的根源所在,認清這一點,我們才不會在政策層面遲疑不決,更不會把希望寄托在新興市場國家或者是機電產品上。
基于此,判斷中國出口未來走勢,依然在于國際經濟形勢帶來的外需環境的變化。德意志銀行首席風險官Hugo Banziger 30日表示,目前信用市場的風險貼水仍高于雷曼兄弟破產前的水平,表明危機距離結束還很遠。在美國,消費者依然在受困于創紀錄的負債率和失業率。彭博社的最新調查顯示,美國3月份失業率將從2月份的8.1%升至8.5%,為198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經濟萎縮以來的美國總失業人口將升至500萬。在歐美,最新調查顯示,3月歐元區16國商業與消費信心進一步下滑至歷史新低水平,新訂單趨于枯竭。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30日表示,1月份以來經濟前景進一步減弱,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有理由相信,這場危機到目前為止并不是終點。只要危機不見底,全球市場信心不恢復,國際市場需求就不會回升,中國的出口也就難以好轉。就此而言,近日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關于金融危機見底、經濟危機不會惡化的結論,是一個帶有風險的判斷。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