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議改造傳統農業促進農民就業
2009-3-8 23:5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全國兩會于2009年3月3日在京拉開帷幕,新浪網與中央重點新聞單位和地方主流媒體合作邀請高端人物、代表委員以及專家學者談兩會關注議題,并與網友在線交流。
2009年3月8日18:00,中國廣播網與新浪網聯合邀請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統計局副局長葉青,有“農民代言人”之稱的全國人大代表任玉奇做客“2009年全國兩會系列訪談”,就三農問題和農民工就業問題與網友在線交流。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尹俊:大家好,我是尹俊,歡迎收看兩會系列訪談。今天我們請到兩位人大代表,聊一聊大家所關心的話題。首先介紹一下,坐在我旁邊這位是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先生,歡迎您。
葉青:大家好。
主持人尹俊:第二位是全國人大代表、被稱為農民代言人,最早提出過取消農業稅這的任玉奇先生,歡迎您。
任玉奇:網民朋友好。
主持人尹俊:我們今天請到兩位,想聊一聊你們的議案,第一個問題,我們來說一下農業稅,我們知道現在農業稅已經取消了,取消農業稅之后,不知道兩位經過農村調研,了解到最直觀的變化是什么?有沒有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或者是新現象?請葉先生先來說。
葉青:農業稅的取消有一個過程,基本上2005年整體取消了。但在這之前,代表、委員還有一些政策制定部門做了很多細致的研究,但在這里還是有很多突然的一些因素,比如像2005年我們開會的時候,聽溫總理讀報告,這句話聽到的時候,大家都抱以熱烈的掌聲。大家非常希望農業稅能夠免。
這幾年來應該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民現在不僅不交稅,不交費,而且還要給他補貼。所以,現在錢的流向是倒過來了。所以,農民整體來說,應該非常開心。但是這也不是說所有的問題都一下子解決了,最近一段時間我們下去看又發現新的問題,有可能會出現新的一種土地的拋荒,這個原因就不是因為稅費重,而是因為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比較高以后,農民一算帳發現還是不合算。所以,現在種地又出現撂荒的現象。老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出現。
主持人尹俊:拋荒的問題待會兒再細談,說到這兒,您在統計部門工作肯定會有很多數字,拿出來列舉一下。取消農業稅最早提出來是任代表您提出來的,您最早是什么時候提出來的?
任玉奇:我們是2003年提出來的,已經是很早了。中央一號文件關注三農問題,我們做了三農的調研課題,但我們不是搞農業的,是學管理的。
葉青:聽說花了10萬塊錢調研。
任玉奇:不止。
葉青:自費調研,非常不容易。
任玉奇:第一次中央這么重視,我作為一個人大代表,理應重視,所以我們開始做農村調研。關于農業稅的取消,要感激黨和國家對農民的關心,這是肯定的。作為代表,我們在幾個省調研,先是義務教育法的執行情況,有些家庭為什么孩子上不起學,就是因為要繳農業稅,每個家庭都是幾百塊。統計局的葉局長在,我們國家整個財政收入歷年都是呈很大比例的增長。國家發展到這個階段,有能力免除農業稅。
主持人尹俊:說到這兒,其實現在農業稅已經免除了,剛才問葉代表的時候,葉代表也說了很多農村的新變化或者是農村的現象,同樣的現象我也請教一下任代表,您調研農業稅取消之后,現在農村是一個什么樣具體的情況?
任玉奇:首先取消農業稅,都對農戶進行了走訪,調研一些農戶,國家取消了農業稅,精神上對國家感恩,對共產黨感恩,確實是歡欣鼓舞,感謝黨和國家。
第二,確實是解決了很多負擔,農業稅600多個億,直接返回給了農民。
第三,現在新的農民負擔又增加了。一個是水電費的增加,在漲價。第二,農具年久失修,家庭投入不起。第三,農產品的市場價與他們生產的成本價差距很大。
主持人尹俊:有數據說話嗎?
任玉奇:湖南還算是好的地區,糧食畝產量比較高,按800斤計算,一畝地1200多塊錢的收益,每畝成本到多少呢?600塊到700塊,這是生產資料,就是農藥、化肥這一塊。如果農民耕種,肯定是虧損的。為什么?因為減去600—700塊,正好留下600塊的毛收入,還要減去他的勞動力成本,60塊錢一個工作日,一畝田是一百多到兩百多、三百多。
主持人尹俊:是不是葉代表說的很多農民不愿意種地的原因?
任玉奇:這是理論,導致葉代表說的拋荒問題言重了。主要是虧損,不愿意種田。
主持人尹俊:葉代表您有所了解的一些數據和情況跟我們說一下。
葉青:可能這個趨勢還會延續,因為現在大家知道化肥的價格現在是又開始放開了,除了少數幾種進口的化肥要控制,化肥開始隨行就市,這個我估計到了農民用化肥的時候,如果一遇到什么供給上的問題,可能價格還會上去。從這樣的一個情況來看,拋荒的可能性不是沒有,很可能會增加。
主持人尹俊:說到這種現象,我想向兩位討教一下解決的辦法,兩位也提了議案,可能也會有辦法。
任玉奇:我們有一個保護耕地控制拋荒的議案,這里有一條,一個是我們大家比較清楚,農民的種田在虧損。解決種糧虧損以外,更重要的是法律的約束。談到各級政府拋荒多少,應該承擔什么責任。這是第一。第二,我租了10畝地,假如今年只種5畝地,這5畝地的荒,我應該向國家賠償。國家給我的糧食直補也取消,我這5畝地沒種。另外,還應該承擔什么?這應該是一個公民的責任,幾千年農民種地,拋荒造成浪費,拋荒直接影響國家的糧食安全,我們國家14億人口吃飯是多大的問題。
主持人尹俊:同樣的問題請教一下葉代表,剛才任代表說了他的建議,您覺得解決的方法有哪些好手段?
葉青:現在種田不賺錢,這是一個主要的原因,成本比較高。除了剛才我們說的像化肥的價格要適當控制以外,可能就是農業的基礎設施不到位。國家在這個方面也進行了試點,2008年黑龍江、河北、云南三個地方搞“一事一議”、“一補”這個政策,2009年應該盡快推廣。因為我們知道農村一些小的工程要通過一事一議,但是農民的負擔又要加重了。“兩公”都取消了,現在一事一議都還保留。你做了多少事,財政上給你補,今年可能這樣一個制度會在全國推廣。
主持人尹俊:財政政策也能取得作用。
葉青: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種田連基本的生產條件都沒有你讓我怎么種,要水的時候沒有水,要排澇水排不出去。所以,國家要加大投入。投入的力度還是不夠的。我到一些糧食的主產區,估計大概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土地有比較好的灌溉條件,這還是主產區,現在還有一半左右的田缺乏基本水利。非糧食主產區,現在還沒有列入進行水利大規模投資的一個名單里。所以,這是我覺得第一個方面,一定要把基礎設施搞好,農民才有興趣去種地。
主持人尹俊:基礎設施搞好。
葉青:第二方面要分成兩類,一個是糧食的主產區,農民一般是愿意種地的,因為地比較好、比較肥,種起來也比較輕松。我也看了幾個地方,比方說像湖北的江漢平原,像洪湖這些地方地比較好,魚米之鄉,愿意種地,因為收益比較好。這些地方現在農民的做法是搞生產合作社,比較有能力的人帶頭把周圍幾十家甚至上百家組織起來規模經營,很多事情我們一起做,比如要鋤草、除蟲,大家一起來,有那么幾個農業技術比較高的帶動一下。這是在糧食主產區會有這樣的一種形式,我看到在建利已經出現這種情況。另外在非糧食主產區,地比較差,又不愿意種,很有可能會拋荒。因為這種地方往往是工業比較發達,工廠比較多。像湖北有一個大冶市,大冶市經濟實力比較強,地不太好,都是丘陵,堅持讓他種地,他就不愿意種,他就到當地的工廠或者是出去打工。這樣的地方往往出現一些種田能手,他們就來包。比如湖北有一個農民叫侯杰安(音),他去年就種了2.3萬畝,把農民的地都包下來,現在號稱是全國種田能手,他今年準備種3萬畝,就是分了幾類,比如山地作為林業用地,可能一畝一年就100多塊,比較差。如果種蔬菜的地,大概就是200多塊,種水稻的地一年可能多一點。他跟整村簽定合同,他們也愿意他來承包地,有的一簽合同3年、5年都可以,所以面積就很大。他就可以走上機械化的道路。
主持人尹俊:產業化從事農業,已經不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方式了。剛才聽葉代表說了一點,在洪湖這樣一些土地比較富庶的地區,農民建立一些合作社,這個合作社是干嗎的呢?是搞一些糧食的深加工。其實任代表一直在提倡糧食的深加工或者是農副產品的物流化,好像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其實可以在當地做一些更多層次的開發,而不是簡單的種地。
任玉奇:我是這么考慮的,總理的報告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收入,實際上增加農民收入種田是一方面,前年提出了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真正的內涵是什么呢?改造傳統農業。現在的農業90%幾還是種糧,種農副產品,怎么樣把加工這一塊做起來?一個是把農副產品的質量做起來,米價高的一公斤能高出1、2塊錢,就是種精品糧食。農副產品加工有很大的前景,是最大的市場。我們國家農副產品加工還是非常滯后的,按照西方發達國家來比例,農副產品我們的加工比例太少。我覺得走農副產品加工的路將增加農民的收入。
第二,走農副產品物流化的路、商貿化的路,把商業和物流、加工連在一起,把產業鏈就做長了。
主持人尹俊:物流化。
任玉奇:原來種糧食就是吃糧食,這是很粗放的,應該做加工甚至生產食品,全面進行物流化,進入市場流通。
主持人尹俊:讓它進入市場。
任玉奇:第一,既能提高本身種糧的效益,糧價成倍地提高。第二,解決了一部分就業,就業很難,不種田,2000萬農民怎么辦?如果有食品加工工廠和物流的話,將帶動就業。
主持人尹俊:您的意思是鼓勵農民創業。
任玉奇:農民創業就業解決了,收入解決了,還搞活了整個9億農民的大農村。
主持人尹俊:農民創業有什么支持嗎?請教一下葉代表。
葉青:我們說一千道一萬,在縣城或者是縣域經濟里,你什么工業都可以沒有,但是不能沒有農產品加工業,因為縣城直接對著鄉鎮,鄉鎮就是農民很集中的地方,主要的任務就是生產農產品。河南的經驗值得借鑒,河南省委領導說了一句話,要用發展工業的理念去發展農業。農民種糧不是簡單的種糧,而是給工廠提供原料。
我在三年前剛剛政府提出新農村建設,我們就去考察過南街村,南街村不管有什么其它問題,但是有一點是對的,就是圍繞著農產品來延長它的產業鏈。它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們都是種小麥的,小麥打下來很簡單,有面粉廠,所以他們辦的第一個廠就是面粉廠。有了面粉廠需要有車,所以它有運輸隊,因為要運進運出。有了面粉,有了運輸隊,就做面條,所以就有面條廠。有了面條廠,日本做方便面,它就開始做方便面。有了方便面,里邊要有花椒,他就號召周圍的農民在田間地頭種花椒,香料問題也就是了。方便面外頭要有塑料袋,要包裝,包裝上面有油墨,就有了油墨印刷。所以,河南《大河報》就是放到那個村里印的。
方便面的問題解決了,他又開始研究啤酒,啤酒跟這個也差不多,就開始有啤酒廠,所以南街村啤酒。農產品加工上去了,食品工業上去了,賺了錢就開始搞旅游業。
任玉奇:把產業鏈拉長了。
葉青:很多人去南街村參觀。看什么呢?看工廠太簡單了,又在溫室里邊種一些熱帶的花草、樹,整個旅游鏈又形成了。這個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所以,農村如果都有這樣一些思路去考慮它的農產品的產業鏈,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的。
主持人尹俊:接下來一個話題我們關注一下糧食安全,我們發現兩位代表其實都提過有關糧食安全方面的議案。任代表提的叫《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葉代表的議案是糧食品種單一,威脅到國家糧食安全。兩位可以分別給我們介紹一下,任代表先說說您的議案。
任玉奇:我這個議案是怎么考慮的呢?首先是從拋荒開始,現在拋荒一部分還是比較嚴重的,直接影響糧食的產量。
第二,現在國家城市建設、重點建設征地,減少耕地,直接影響糧食產量。
第三,國家的糧食儲備,說老實話還是比較擔心的。如果像我們這個國家13億多人口的國家,沒有基本的糧食保障,就不能保障糧食的安全。怎么保證糧食的安全?國家還有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是耕地保護,上屆我就提出《保護耕地法》,人大常委會已經作為立法程序。土地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城市人也賴以生存土地,必須要保證土地,要保基本的農田,天天都在喊,但是年年國家重點建設和城市建設,以及農村拋荒建設,總量網民朋友可以查一查,一查就知道了,直接影響到糧食安全。
主持人尹俊:看來很危急。
任玉奇:國家對于土地的拋荒和城市建設的征用耕地,國家已經有法律。我議案里面強調法律執行的剛性以及法律執行的細則。像《土地承包法》里面這么寫著,兩年不種收回來,收回來給誰呢?收回來怎么做懲罰呢?收回來政府怎么安排呢?我認為要保證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第一,要制定好糧食收購底價有保障,保證農民拋荒問題得解決,有錢賺肯定會種田。有的地方沒錢賺,葉局長剛才說了,耕種條件極其差,沒法掙錢。
主持人尹俊:您認為提高多少比較合適?
任玉奇:我們認為糧食收購價整個提高10%、20%肯定沒關系,提高20%,進口糧食超過我們糧價的50%、60%。總理的報告里也提出要提高糧食的收購價,農民種田不虧,農民種田有錢賺。農民如果想掙錢,種田也一樣能掙錢。
第二,國家這個城市科研建設必須要保護耕地,政府要自己來強制保護耕地,每一年國家只能夠用多少耕地來進行城市建設。一個小小的州市,300多萬人口,那個市2007年有4600多畝耕地,2008年征了1600多畝耕地。所以,要保護耕地,這是第二個源頭。
第三,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水利建設,確保耕地。這樣一來價格調整了,措施有了,政府在批城市建設的時候,控制耕地的使用。
主持人尹俊:三大源頭,說到這兒其實我們發現您的議案更多是從政策的層面或者是從制度的層面給我們支招,保障糧食的安全。而我們發現葉代表的議案是從糧食品種的角度來考慮的。
葉青:我先說一下我今年的建議,我們的雜交水稻實際上是兩個類型,一個是野敗型,袁隆平先生的成果,紅蓮型是武漢大學的朱國一院士的研究成果。從目前情況來看,野敗型的種植面積非常大。紅蓮型的雜交水稻主要是在比較干旱的地方、缺水的地方種,所以目前種植面積比較小,只有幾千畝,而野敗型據說有2.5億。
從糧食安全的角度來講,一個國家糧食的品種可能太單一,萬一出現一些基因的變化,可能會有些潛在的風險。所以,我這個建議主要是說國家在支持野敗型雜交水稻的同時,也要大力支持紅蓮型的雜交水稻品種,因為它同樣適合一些種植條件不是很好的地區去種植這樣的品種。我提這個建議,主要是這樣一個問題。
主持人尹俊:紅蓮型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優勢和好處?
葉青:它抗惡劣條件比較好,它在一些條件差一些的地方也可以生存,往往它就不是作為一個主打的品種。現在國家財力也提高了,對農業的投入也增加了,應該也把這一類的品種進行推廣一下。這是我的一個主要的觀點。
任代表的建議我是非常贊成的,一定要確保基本的農田,我們說的18億畝紅線。問題在這里,你怎么去保證土地的生產率能夠提高,我的觀點是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工則工,宜山則山。今天是休息日,上午我到河北保定的白溝大市場,專門考察了一下,市場周圍大概1.1萬家個體戶,生產各種箱包。現在住在這里的農民,你讓他種田是絕對不可能的,他們說他們一般不種,實在要種就請四川、河南的農民來包。這就給我們一個警示,在一些重要的適合做商業的地方,你一定要讓他種地也不合適。現在適合農業發展的地方一定要多提供種地的條件,讓它更多產出。今年年初一場干旱對我們威脅非常大,有些地方大片小麥的死亡。我很痛心地看到,電視里我們見過,很多澆水的設備還是大水漫灌,絲毫看不到任何現代農業的特色。我們看到噴灌,很美麗的景象,我們只能靠天吃飯。
前一天我聽到工商聯副主席的一個建議,我也很贊成這一點,他說在中西部其實要建設一大批中小城市,還有底下重要的鄉鎮,讓農民往鄉鎮和小城市里面去集中,剩下一些人是種田能手,辦家庭農場,幾百畝甚至上千畝地種。這樣大規模農業生產率才能提高,才能大面積使用農業現代技術。因為現在一家一戶每個人均一畝多地或者不到一畝,吃飯都不夠。還是那句老話,你要讓農民富,讓農業發展只有一個辦法,減少農民,剩下的農民才能種得更好,才能用現代農業的理念去打理現場農場。
主持人尹俊:我們知道任代表還比較關心一個話題就是農民工的就業問題,有關于農民工就業方面的話題,您有沒有特別好的高招拿出來跟我們分享一下?
任玉奇:高招談一上,兩會之前,我到湖南的幾個勞務市場進行實際調研,以及到農村進入一些家庭進行了調研,他們非常關心返鄉農民工這一塊的問題。現在農民的培訓工作是一個蠻大的困難,體現什么呢?一個是現在農民工重要的是改革開放30年來,農民工叫臨時工,或者叫農民,現在新的稱呼叫農民工。我認為社會主義下面都是從事城市工作,已經離開了農業生產,不應該叫農民工,這是一個新的勞動大軍,除了引導培訓以外,應該加強管理。現在很多農民提出來,社保問題,我們在調研過程中間,社保已經談了幾年了,國家制定政策的情況下,社保會流通,我到湖南打工,我到北京來,應該做到人走醫療、養老、社保各種各樣的保險能夠跟著人口走,因為現在還叫農民工,是因為這塊群體相對還是流動的,流動性很大。
主持人尹俊:今年在北京打工,明年可能去了廣東。
任玉奇:所以農民工這一塊,一個是培訓。
主持人尹俊:第一是培訓。
任玉奇:現在我們調研的農民工,到勞務市場上看,金融海嘯影響了我們國家正常高速發展的態勢,一部分人失業了。這部分失業的人,我們了解了都是40多歲、50多歲,主要是這個群體。這個群體就發現是個問題了,政府這一塊的管理應該加強整體素質的提高,要進行素質的培訓,這部分人都是做保安、清潔。怎么解決農民工的就業問題?一個是加大培訓,現在培訓也有困難了,一個是很多農民工不愿意培訓,不愿意參加培訓,不愿意報名,勞動局的同志跟我說,不愿意報名的主要問題是他到底學什么?政府要做定向培訓,跟大型企業一塊兒作為行政的要求,來引導農民工進入哪些領域和企業。
第三個問題,現在一般進入企業培訓幾天,這個可以培訓。但是高端行業的培訓補貼太少。本身家庭很困難,學費又貴,上了兩個工種,一個是點焊工,一個是氧焊工,培訓是燒東西,電焊是燒焊條,還有廚師,要炒菜,是消費型的培訓,一個人要3到4千塊錢。
主持人尹俊:對農民來講確實很貴。
任玉奇:培訓不起,還要3個月到4個月,每個月工資不保,還有500塊錢的吃飯錢。培訓一個電焊工跟氧焊工,勞動部跟我介紹一個人至少花1萬塊錢,而國家只補貼1千多、2千多。
主持人尹俊:您的建議是提高補貼。
任玉奇:分工種提高補貼。現在的農業不是工業化、商業化,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農民工的就業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主持人尹俊:我們最后一個話題聊縣域經濟,縣域經濟是葉代表提出來的,跟我們說說為什么大力推行縣域經濟。
葉青:我今年提兩個比較大的問題,一個是中央要確立沿江戰略,30年前是沿海戰略,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果,所以整個沿海是很厚實的經濟帶已經形成了。像外資到中國來首先在沿海,10%在中西部。30年后我們能不能再提出沿江發展戰略?再用30年時間,長江以及長江的支流,包括湖南的很多地方,把它作為一個發展經濟的重要內容。
我提的第二個議案是縣域經濟,我們首先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沿海的經濟強強在哪兒?其實就是強在縣域經濟。每年經濟日報都公布一個百強縣,85%—90%是集中在沿海。山東去年就有25個,江蘇24個,浙江25個。所以,這三大省,在100個縣里面就占了75個縣,剩下的中西部就少得可憐。
浙江經濟很強,底下的縣很強,下面的鄉鎮也很厲害。長期以來他們很關注縣域經濟的發展。
任玉奇:不光是經濟強,是綜合實力很強。
葉青: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發,一個省的經濟要做大做強,要注重縣域經濟。主要的理由有幾點:
第一,解決三農問題。如果三農問題僅僅靠現在一條一條地往下補助,只能是輸血的功能,沒有造血的功能。所以,解決三農問題最根本的一點還是要靠縣,要靠鄉鎮。所以,為什么浙江不存在三農問題,因為工廠遍地,都可以就地地就業。
第二,中小企業要發展也要靠縣域經濟,大量的縣城里應該有很多中小企業。
第三,中國經濟的容量要擴大的話,現在總是盯著大城市、中等城市,難度已經很大了。上海經濟總量還讓它擴張多少?其實有點困難。所以,現在應該把經濟總量擴大的這種任務放到中西部的縣域經濟里面去。這就是我的三點理由。
我的建議很簡單,一個就是要從國家層面重視縣域經濟,要有這么一個戰略。我講一句話,如果我們把縣域經濟當成30年前的特區來對待,不愁縣域經濟問題不能解決。所以,戰略很重要。第二,要把縣域經濟的財政體制要調整。所以,現在省管縣,財政體制要建立,要完善,這是非常好的。因為過去縣是歸市里面管,縣里有一部分錢還交給市里面。現在縣財政直接歸省財政管,省財政不用它交什么錢,剩下能留什么錢就留著。所以,省管縣壯大了縣的財政。這個還不夠,還應該縣里面的一些企業少繳點稅。特別是國家級的貧困縣,交的一些稅率應該比大城市要低一點。
主持人尹俊:吸引投資。
葉青:而且大的企業到縣城里辦企業,可以得到很多補助。這種補助比如說固定資產,我蓋了廠房,買了設備,里面包含著增值稅或者包含著其它的稅收,政府能不能退給它。因為這個做法不是我們才想到的,其實美國當時為了開發它的西部,就采取這個辦法,大企業到那里投資,固定資產的費用政府可以補貼一點,退點稅給你。
所以,從戰略的角度,從財政體制的角度,從投資退稅的角度,來鼓勵我們的企業到縣里面去辦一些企業。現在企業里面中小企業多了,農民就有工作做了。
主持人尹俊:農業就業就解決了。
葉青:農民吸收到縣城、鄉鎮,所以剩下的農民成為農場主,這就是不遠的一個未來了。
主持人尹俊:今天非常高興,感謝兩位代表能夠在兩會期間做客我們合作的中國廣播網。再次感謝大家的收看,再見!
葉青:再見!
任玉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