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搭上振興規劃末班車
2009-3-5 15: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有色金屬產業和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至此,國家確定的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物流這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全部出齊。此前傳出的能源、房地產等行業將被列入產業振興規劃的消息,未有結果。參與規劃起草的有關人士透露說,物流業之所以能搭上產業振興規劃“末班車”,主要是因為政府不希望金融危機對剛剛建立起來的脆弱的物流體系帶來太大的沖擊。
從在線分析師強勢行業排行榜數據顯示,涉及此次物流業振興規劃的有六個行業,除航空貨運與快遞和綜合性商務服務兩個行業外,其它四個行業無一例外的排名持續下滑。這顯示,在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作為服務于現代經濟的基礎型產業,物流業也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沖擊,行業的市場表現也不盡如人意。相比于房地產,運輸物流業在經濟運行中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一般而言,經濟由三大要素構成:生產、流通和消費。隨著經濟規模的壯大,運輸物流業的重要性也日益得到重視。從中央政府的角度出發,振興物流行業是基于提升整個經濟運行效率,為制造業提供堅強支持并減少社會失業的考慮。
我國物流行業面臨升級
2008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88.8萬億元,同比增長18.1%。預計2009-2010年的增速在15%以上,遠遠高于全球4%左右的增速。我國物流行業不僅發展迅速,而且面臨巨大的產業升級空間。國際上一般用物流費用占GDP的比例來衡量國家物流行業的整體效率。2008年我國這一比例為18.3%,而發達國家的平均比例為10%左右。根據聯合國開發署的估計,我國工業品的流通費用約占產品成本的20-40%,而發達國家這一比例為9.5-10%。我國商品的庫存周期為35-45天,約占總周轉時間的90%,而西方發達國家的庫存周期一般不超過10天。這說明,我國物流行業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我國應迅速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運營成本,以提高國民經濟的運行質量,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媒體報道本次規劃上是在《全國現代物流業“十一五“規劃》基礎上產生。國信證券對《全國現代物流業“十一五”規劃》的相關內容及產生背景進行了整理。《全國現代物流業“十一五”規劃》的工作重點是:第一,以開放促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的制造業中心、產業中心和現代物流中心,在全球500強企業中大部分公司已在中國投資設廠的同時,世界著名的物流企業也相繼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企業應面對挑戰,加快成長;第二,以改革促發展:目前我國物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是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只有建立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運行機制,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第三,以科技促進發展:物流信息化是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發展物流信息化一方面要注重橫向整合,實現公共物流的平臺體系,另一方面要注重縱向組合,實施專業化的組合方案;第四,以規劃促發展:當前物流業發展參差不齊,主因是物流業進入門檻比較低,缺乏有效的協調,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物流基礎設施薄弱,地方封鎖壟斷不同程度存在,缺乏統一協調的政策支持體系,需要從規劃層面統一協調。
物流產業振興規劃可能圍繞以下四個方面
即將出臺的物流產業振興規劃將有助于我國物流行業的產業升級和長期發展,并對行業內的上市公司形成實質性的利好。將媒體報道及《全國現代物流“十一五”規劃》相印證,銀河證券認為物流產業振興規劃可能圍繞以下四個方面:
(1)推動物流產業的整合。導致我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源在于企業規模小,管理較為分散。通過行業資源整合,擴大物流企業規模是提高行業整體效益的重要環節。據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發布的《2007年全國重點企業物流統計調查報告》顯示,隨著物流服務需求的高速增長,物流企業物流業務量上升較快。主營業務收入10億元以上的由2006年34家上升到35家;排序第50位企業由3.55億元提高到6.22億元。因此物流市場集中度提高,物流企業規模擴大是發展趨勢。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將有助于提升行業利潤率水平,并有助于為其它行業的物流需求提供統一高效的服務平臺。具體措施可能包括放寬市場準入,逐步取消對物流企業經營范圍的限制,促進現有運輸、倉儲、批發、零售企業的服務延伸和功能整合,爭取盡快培育出能夠提供高質量物流服務,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重點關注具有央企背景的大型物流企業,如中國國航(4.66,0.00,0.00%)、中國遠洋(10.52,0.42,4.16%)、鐵龍物流(6.85,-0.06,-0.87%)等,它們有可能成為行業整合的領軍人物。
(2)加快行業的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是通過信息資源整合實現供應鏈管理的集成,也就是從供應鏈優化的角度出發,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滿足供應商、制造商、貨運商、分銷商和最終客戶的綜合信息需求。這樣可引導企業改變“大而全”的經營模式,將非核心的物流業務外包,從而推動物流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服務的不斷升級。重點關注怡亞通(21.00,-0.60,-2.78%)和飛馬國際(10.79,-0.03,-0.28%)。它們通過強大的信息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全面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這一市場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3)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在充分發揮現有設施綜合效能的基礎上,通過政府投入和其它多種融資渠道,加快綜合物流體系的建設,特別是對物流園區的建設。目前我國物流園區普遍存在重復建設、定位不清等問題。因此,應對物流園區建立統一規范的標準,以發揮物流園區的整體優勢和規模優勢,實現企業物流的專業化和互補化。重點關注開發物流園的公司,如怡亞通、飛馬國際和中儲股份(7.30,-0.14,-1.88%)。
(4)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振興規劃有望對物流企業適用稅率進行調整,如將各物流環節營業稅稅率統一下調為3%。擴大營業營業稅差額征收范圍,物流企業母公司在征收營業稅后,子公司參與的運輸、倉儲等業務不再征收營業稅。對企業外包物流業務,在計征營業稅時可扣除。重點關注將享受稅收優惠的鐵龍物流、外運發展(7.62,-0.05,-0.65%)和中儲股份以及承接外包業務的怡亞通和飛馬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