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華交會上外貿企業逆勢思變抗危機

2009-3-5 8:2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每年三月初舉行的華交會是我國大型年度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開篇。透過這一“風向標”探知外貿冷暖,今年的華交會比上屆確實讓人感到絲絲寒意:世界經濟正在由“技術性衰退”步入“深度衰退”之中,外需萎縮,出口遇阻,中國外貿的現實困境顯而易見。記者在服裝館、紡織面料館的各攤位走訪過程中,雖然也能見到一批批客商看樣、洽商,但落單者與往年相較明顯為少。
  面對目前外貿形勢風云突變、進出口增速急轉直下的局面,外貿企業究竟如何看待?記者在華交會上與部分出口企業代表深入交流后,頗受震撼:絕大部分企業能夠逆勢思維抗危機。抱著理性客觀的態度,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以科學發展視角觀之,更需要我們準確判斷、正確認識、堅定信心、積極應對。這在當前形勢下有著極其重要的積極意義。
  在EI館188攤位上,上海賽佳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玉萍告訴記者,今年公司的出口額將達到4000萬美元,同比將增長20%以上。其依據是去年年底,江蘇南通一家外資企業因頂不住壓力而關閉,賽佳感到這是一次機會,外貿雖然遇到了困難,市場需求減少了,但不等于市場完全消失。于是,賽佳毅然決定收購了這家南通企業,令該公司1000多人保住了工作,也使自己的業務量增加了許多。接手后,他們遇到了不少困難,不僅資金緊張,而且出口產品品種繁雜,1000多個款式不斷變化,每個品種的批量又很小,最大的單子只有5萬美元,小的單子甚至只有幾千美元,但他們不畏困難,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全力拿下新市場,為今后市場復蘇、爭取更大的市場贏得了主動。
  抗擊危機的關鍵還在于貿易增長質量的提高。在華交會現場,南通市外經貿局副局長左曉明的一席話讓記者深受啟發。南通市2008年出口額同比增長30%,主要得益于一般貿易出口增長快于加工貿易的增長,民營企業的出口增長快于外資企業的增長。左曉明說,這次南通組織了90家企業到華交會參展,比去年增加了20個攤位。今年總體市場是萎縮了,但人們生活必需品的剛性需求市場還是存在的。南通抓住了日用消費品和家居產品這兩大系列,目標主打日本市場,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從幾天來的成交情況看,其對貿易“貧困化”的擔憂降低了很多。
  在華交會現場,記者欣喜地看到,參展商之間互相交流的話題多了,最多的還是怎樣想法設法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力和應變能力,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危機。
  今年歐美市場的訂單的確減少了許多。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十五分公司經理李嵐表示,市場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在傳統市場不利的情況下,公司把主要出口方向轉到亞、非、俄羅斯等新興市場,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需求仍相當可觀,尤其是非洲大有潛力可挖。雖然其市場化程度比較弱,一些金融機制、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操作上時有不遵循國際慣例的案子發生,有一定的風險性。但作為外貿企業要知難而進,越是困難越要開發市場,你害怕市場,市場就不會理你。這次華交會上接觸到的幾家新客戶,對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耐熱纖維就十分歡迎。
  江蘇國泰國華實業有限公司業務二部丁岳告訴記者,從客戶那里得知原先他們手上的中低檔紡織品襯衫訂單轉到東南亞國家去了,理由是他們那里勞動力成本比中國更便宜。
  這一現實倒逼公司轉向經營高端服裝品牌,并在服務上作了很大改進:過去是等客戶來樣,現在是自己先設計,替客戶開發新款式,不惜工本,直到客戶滿意;對客戶提供的樣品主動提出修改意見,使其更適應市場需求;針對東南亞一些國家紡織服裝產業配套程度較低,產量上不去,交貨不及時的現狀,公司發揮自身優勢參與競爭,讓一些轉出去的市場重新回到自己的手中。
  丁岳說得好,能不能搶到市場,關鍵還是要看自身的實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