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就業問題是拉動內需重要前提
2009-3-4 11:3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毫無疑問,2009年的世界經濟處于衰退的過程中。我們認為,在世界經濟的衰退過程中,2009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壓力也會較大,但潛力更大。目前我國的政策刺激已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果未來繼續采取合適的措施,我們認為,中國在這輪調整中會變得更強大。
2008年第四季度,美國GDP下滑6.2%,為1982年以來最快下跌速度;歐元區GDP下降1.5%,為歐元區1995年成立以來最差;日本GDP下滑12.7%,處于二戰后最嚴重的衰退局面……而且各國紛紛預期,2009年的GDP還將保持下滑。
目前,各國股市都已經跌到10年甚至20年的低位。從2007年的“次級債”這個看似很小的問題開始,美國的信貸危機一波波地席卷而來。當前,市場都在擔心美國是否會因為這種信貸問題而引發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的金融危機。我們并不認為會有第二波嚴重的金融危機,但預計本輪經濟衰退會持續較長時間。
應該看到,本輪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核心來自發達國家的過度消費,這種模式在這次危機中被暴露而且遭到否定。在新的經濟模式或者新的技術革命出現前,沒有好的方法能夠刺激美國經濟的發展。即便美國政府力圖通過國有化來挽救大小銀行——除此以外也沒有別的方法——但國有化也意味著美國最活躍的私有經濟體的削弱,所以市場反而為此擔憂。
目前,我國經濟已經受到外圍市場的沖擊,很多出口型企業發展困難,但必須看到,中國和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區別。首先,我們沒有過度消費的問題,我國的居民存款高達20萬億元,占GDP的比例約為70%;其次,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只有3000多美元,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對于兩會期間廣為關注的內需問題,我們看到,目前中國的內需的確還有很大提高空間,但需要注意的是,拉動內需的前提是必須對居民的消費預期做出合理的指導。比如對居民的各種困難,如醫療、教育、就業等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就業問題的解決也是拉動內需的重要前提。因為沒有穩定的就業環境,就難以引導居民放心消費。在外需疲弱的環境下,如何刺激就業,將是一個重大挑戰。
我們認為,政府可以考慮對中小企業或者個人創業提供大范圍扶持的政策,比如各種減稅、減少行政手續,給予房屋或者其他便利補貼等,同時鼓勵大學生和農民工進行創業嘗試,并降低創業的成本。我們相信,未來活躍的經濟新力量,很可能從這些中小企業中出現。另外,政府也可以考慮對部分壟斷行業進行開放,比如金融、石油、電信等。因為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并不只是GDP數字的增長,最重要的還是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