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動農超對接 完善農產品購銷
2009-3-4 11:3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楊子
今后,我國的連鎖經營超市將有可能與農產品產地間建立直接購銷關系。如果該項目推廣成功,將會大大改善我國農產品流通的方式,由主要依靠批發市場逐步過渡到兩條腿走路,這對減少農產品損耗、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保證城市供應和消費安全都會起到積極作用。
這是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司長常曉村在近日商務部召開的 “構建農村流通網絡,擴大農村消費”專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
“農超對接”,農是指農產品,超是指超市,這實際上是反映農產品和超市之間的購銷問題。常曉村說,在去年試點的基礎上,商務部今年打算在全國推廣 “農超對接”項目。爭取一部分國家資金支持建立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直接采購基地,發展從鮮活農產品直采基地到超市之間的冷鏈系統、物流配送系統和快速檢測系統,從而解決超市與農業合作組織之間的銜接問題,同時逐步形成品牌化經營。
我國的農產品流通和國外有所不同。目前,我國農產品流通的交易額在1300億元左右,其中的70%是通過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進行交易。也就是說形成了若干個產區和銷區的集散地,形成了一種信息,形成了一種價格機制。這也是由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所造成的。而國外基本是產銷銜接,也包括 “農超對接”,即以銷定產,需要什么,農民就生產什么。據了解,亞太地區農產品經由超市銷售的比重達70%以上,美國農產品通過超市銷售的比重達80%以上,發展中國家如南美洲的墨西哥也達到了50%。而我國目前農產品經由超市銷售的比重只有15%左右,與國外差距較大。
為了進一步開拓農村市場,中央提出 “要用現代流通方式建設和改造農村流通網絡,改善農村消費環境。要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支持大型連鎖超市和農產品流通企業開展農超對接,建設農產品直接采購基地。”去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將健全農村流通網絡,拉動農村消費作為工作的重點。
常曉村表示,發展 “農超對接”,推動超市和農民建立更加緊密的關系,避免了生產的盲目性,還有穩定了農產品銷售渠道和價格,解決了農產品產銷不銜接的問題。同時, “農超對接”還減少了流通環節,降低了流通成本。據一些超市介紹,通過直采可以降低流通成本20%~30%,給消費者帶來了實惠。
目前,商務部與農業部已經聯合下發了 《商務部農業部關于開展 “農超對接”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的第一批試點企業已在全國建立農產品直采基地500多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