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金仙:讓激情永遠激情下去
2009-3-4 11:2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葛世明
越是在這個困難的時候,我們更要從鋼材廠買點鋼材,從水泥廠買點水泥。我們在華東和華南已經開工了兩個項目,總建筑面積9萬多平方米,兩個工地要雇1000多名工人。有人說我們是在響應國家號召,在為拉動內需作貢獻,我聽了之后也覺得有點道理。更為重要的是,我覺得這個時侯投資,成本是最低的。”——當記者詢問南方物流集團2009年的主要工作時,南方物流總裁官金仙如是說。
對肆虐全球的金融風暴,在物流業已經打拼了17個年頭的官金仙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就在大家還在紛紛猜測這場危機何時才能出現轉折之時,素以穩健見長的官金仙卻接連開展幾項大手筆的投資項目。她甚至還專門組建了一個項目搜尋小組,深度搜索珠三角地區適合進行物流開發的項目。當有人不解在房地產最火暴的時候她不去投資,卻在這個時候把錢花掉搞建設?
官金仙的答案很簡單:現在做基礎設施便宜。
其實,在這個簡單的答案背后,卻包含著官金仙對南方物流自身的分析,對物流行業發展的判斷,對宏觀經濟增長的信心。官金仙謙虛地把她的這種判斷和決策稱之為 “打算”。在官金仙的 “打算”中,2009年將是很艱難的一年,也是企業創新發展的一年,更是南方物流抓住機遇,擴大發展的 “投資年”。
迎戰風暴 渡 “危”尋 “機”
當記者詢問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對南方物流集團的影響如何時,官金仙說: “這次風暴對我們的企業有一定的影響,雖然我們的業務主要以內貿為主,但是隨著內需的減少,社會貨物流通的物資就減少了。這是很客觀的事實。我們的業務量也相應地減少了一兩成。雖然客戶的數量沒有顯著地變化,但是單個客戶的業務量有所減少。”
官金仙還指出,受金融風暴的影響,一些制造企業甚至收回了原本外包的物流業務。她說: “現在反而走回來了!以往,制造企業的理念是專注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把物流等非核心業務外包,但是現在很多制造企業面臨的問題是自己的員工都沒有事情干,這個時候自營物流反而能省下點錢。惡劣的市場環境使得制造企業連這一點點微利都不舍得放棄,而且這種現象已經開始擴散了。原來大家采用的分銷體系,如RDC、CDC等等,企業在嘗試了以后,發現很多地方確實比以前方便了,但是成本也比以前高了。但在經濟風暴的大環境中,成本增加是不可饒恕的,只要增加成本,你的技術再先進,我不采納。這樣的單位不是決對的,但是在中國市場上是占絕大多數的。”
風暴來襲,官金仙的應對措施正如她一貫的行事風格一樣:穩健。
“雖然我們受到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但是關鍵看你怎么去把握自己的企業。風暴來了,危機來了,你著急有什么用?你首先要給自己找出路。對自己的實力進行評估,確定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這需要有一個非常清晰的頭腦去考慮清楚企業的生命力。”
“我對市場的前景很有信心。首先,金融風暴來了,我們要對自己的企業進行評估。我們不要依賴誰,等待政府或者別人來拯救。我最清楚的就是自己救自己!你必須要自立、自救。在這種自救的前提下,搞清楚自己該做什么,徹底分析自己的企業當前是處于強勢還是弱勢。對南方物流來說,我認為現在是強勢,所以我趕快加緊投資,擴大固定資產,因為現在是最便宜的時候。我的弱勢是什么,是受整體經濟影響,流量減少。現在,我應該投資的就投資,應該練內功的就練內功,為企業迎接新的機會奠定基礎。”
官金仙認為,即使是在當前的情況下,市場的機遇仍然是有的。她說: “我覺得新的機會時時都是存在的。因為很多企業確實是撐不住了,他的業務量減少了五六成,甚至更多。在堅持不住的時候,剩下來的三成四成業務也勢必要流向市場。接下來就是由誰來接手這些業務的問題。總是要有人丟出來,有人接盤。我們只要掌握好了就接。”
對于一些中小物流企業的出路,官金仙則表現了 “當斷則斷”的果斷。她說: “有人說,風暴來了你能撐今天還要考慮撐到明天,結果往往是后天曙光來了,你卻在明天晚上就死掉了……怎么辦呢?這就要分析企業有多少資源、資本,有多少保溫材料能夠讓你過得了這個 ‘冬天’。如果覺得怎么努力都不足以過冬的,那不如趁早,做你能做的事情。物流不是惟一的出路,不要硬撐,否則最后受傷的是自己。真正聰明的企業,看看外面的形勢,評估一下自己,結合一下政府的動態,然后把自己企業的生命力把握一下,做好下一步的 ‘打算’。”
對于南方物流而言,因為企業擁有較充裕的資金,官金仙決定利用目前的市場低谷進行投資,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她說: “我們現在正在廣州和華東建設兩個物流園區,預計在2009年8月之前完工,兩個項目的建筑面積有9萬多平方米。有人說我們是在響應國家號召,在為拉動內需作貢獻,我聽了之后也覺得有點道理。更為重要的是,我覺得這個時候投資,成本是最低的。”
創新管理 安 “內”攘 “外”
除了抓住機遇大舉投資基礎設施外,官金仙也不忘利用這個難得一遇的 “閑暇”機會,完善企業的管理體系,苦練 “內功”。
“2009年,南方物流將保持穩定的基礎設施投資,這部分我認為是比較簡單的,有錢就買進土地,我們公司有一個專門的團隊搞建設,我不用花什么心思。我的主要精力仍舊是放在物流業務上面。因為業務量減少,企業必定會富裕一些員工,怎么辦?我不能讓他們下崗,還要培養他們具備更高層次的技能和素質。”官金仙說, “南方物流的平臺靠誰來發揮?靠員工。員工怎么做?靠管理。管理給員工帶來什么?帶來激勵!”
官金仙認為,讓員工在企業的平臺上與企業一起奔向小康,這就是一種最好的激勵。這種激勵不僅對員工,也是她作為一個企業家,對自己許下的承諾。她說:“在這個危機的時刻,我最大的責任是不要讓員工因為我的過失而失去崗位。由于我的能力和失誤導致員工下崗,那是我非常內疚的。所以,一方面,我們小心地維護好現有的客戶;另一方面,多出來的人員,在暫時沒有新的業務時,我們先進行培訓、內練,等待著機會的到來。雖然現在我們的業務量減少了,短期內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缺口都補滿,讓所有員工都有活干。但我對將來很有信心,我們不能讓他們失去工作,而是對員工進行培訓,為迎接新的市場作好準備。”
除了對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外,官金仙同時也從管理上對南方物流進行提升。2009年1月1日起,南方物流的新管理制度正式出爐,包括了新的管理模式和獎勵機制。她說: “在物流業務層面,我們要抓好現在的管理狀態。雖然我們現在的管理狀態在行業內算是比較成熟的,但與市場和用戶的需求比較起來,我們還做得不夠。我們的目標是與時俱進,要不斷突破自身的瓶頸,不斷超越自己。我們現在就是突破瓶頸,打破常規,為了實現新思路、新方向、新辦法。”
官金仙相信,永遠不變的東西就是 “變”。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就應該讓企業在不斷的變化過程中與時俱進,獲得更大的發展。為應對危機,也為了企業更加長遠的發展目標,官金仙對南方物流的信息系統進行了改造。她說: “現在為什么我要搞網絡改造?因為我們原有的系統是2000年建的,現在已經跟不上市場的變化速度了。我們只能改造自己,去適應市場的變化。”
不論是培訓員工、完善管理、升級,都使得南方物流的這個 “冬天”過的更加積極,更加主動。而這一切,都源自企業管理者強大的信心和魄力。官金仙對記者說: “雖然2009年不一定能看到改變的效果,但一年不行,就兩年,就三年。我只要動了,我就有進步。我現在很有信心,我跟我的員工說,讓我們的激情永遠激情下去。讓我們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打造一個健康的、強大的物流平臺。要讓我們的企業像大樹一樣,葉茂根深,健康成長。我們不強求這棵樹有多大,但一定要很健康、健壯。任何一陣風吹過來,葉子可以掉,但是根不能被拔掉。”
官金仙把2009年定為南方物流的第二個 “投資年”。此前在2002年,南方物流實施了第一個 “投資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對于這種市場低谷階段的投資,官金仙似乎情有獨鐘: “高回報是沒有的,但是很平穩,適合我的個性。我做這些不會大起大落,比較平穩。我們就是賺不了,我們也要省下來。有錢的人現在關鍵要把錢用到最實惠的地方。所以我們現在正在加緊建設。同時,我們還派出一個小組,尋找現在閑置下來的一些設施,用相對有利的價格收購。當然,我們收購這些資源并不是投機,而是作為新的物流資源進行開發。我一直是比較專注的,17年來,其他也有很多賺錢很快的項目,例如房地產等,我歷來是不做的。我要做的就只是物流。”
對于企業的未來,官金仙用另一種委婉方式表達了她的自信: “我的觀點是:要求不高,只要行業里面還有企業活著,我們就要活著。如果整個行業沒了,那我們也就不說了。我就這一點要求。”
采訪手記:
南方物流的官金仙,一直都是中國物流企業家中最引人注目的焦點。注目的原因,不僅僅因為她是女性,更因為她身上那種外柔內剛的氣質,穩健果斷的行事風格以及歷經各種沉浮和考驗,仍然保持著對物流事業的那份執著。
在國際金融風暴的沖擊下,當許多業內人士愁眉不展、岌岌自危的時候,官金仙卻激流勇進,展現出厚積而薄發的巨大威力和不讓須眉的魄力。在與她的交談中,從她身上散發出一種復雜的氣息,有誠懇,有自信,有冷靜,有執著,既有縱橫捭闔般的大氣,又有風卷云舒般的嫻雅,正是:
生于蘇杭,溫婉不失執著,
長于行伍,百煉以成剛強。
投身物流,沉浮難易其志,
歷經風雨,激情永遠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