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順理成章
2009-3-30 12:1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楊世新
目前,中國與礦業巨頭2009年度鐵礦石長協礦價格談判已經在緊鑼密鼓進行之中,雖然結果沒有出來,但 “礦石價格下跌已成定局,金融危機結束了礦價的暴利時代”。由于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鐵礦石市場價格出現暴跌,鑒于目前鋼材市場的形勢,市場人士對2009年鐵礦石長協礦的降幅紛紛作出預測,普遍認為降幅在50%以上。
降價已成定局
2009年度鐵礦石談判從去年底已經開始,目前經過數個回合交涉,激戰正酣。近日,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強調新一年度鐵礦石價格應該恢復到2007年至2008年度的水平,即巴西礦和澳大利亞礦至少應分別降價39%和45%。
就在前不久,本報記者采訪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冶金行業分會會長謝企華時,她表示: “供求決定價格,現在市場價格在降,需求在降,礦石降價是必然。”謝企華對礦石價格下降信心十足。
鋼鐵資深分析師馬忠普分析認為,2009年鐵礦石價格回落趨勢已定。他指出,2009年包括中國鋼鐵業在內的全球都將面臨鋼鐵市場的低潮期。在全球經濟衰退中,所有大宗商品價格都出現了大幅回落的趨勢。在這次全球鋼材市場價格幾乎都跌入低谷的時候,包括新日鐵在內許多國際大鋼鐵企業都要求鐵礦石協議價格大幅降下來。 “價格下降已是必然趨勢。”
對此,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會長鄒健也認為,鐵礦市場將告別暴利時代,進入價格相對穩定的時期。“隨著金融危機進一步蔓延,鐵礦石市場需求出現負增長,供求差距拉大,導致價格大幅下滑。”鄒健說。
礦價隨鋼價降順理成章
中鋼協名譽會長吳溪淳近日指出,在全球鋼鐵企業贏利面下降的情況下,如果鐵礦石供應商還不考慮一個合理的降幅,就會把鋼廠逼上絕路。如果那樣的話,鐵礦石供應商也將失去生存空間。
河北鋼鐵集團董事長王義芳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目前金融危機情況下,鐵礦石價格必須有一個合理的降幅,2009年鐵礦石談判價格應該回落到2007年水平,降幅40%至45%。
“鋼廠大面積虧損,企業大面積減產,贏利大面積縮水,礦石憑什么還要漲?!”在記者采訪中,鋼貿流通商對礦石價格趨勢發表看法認為,市場低迷,礦石巨頭想把價格 “托”起來,但市場哪聽他的,現在價格還在降,眼看又跌到了1994年的水平。 “市場恢復是緩慢的,就像一個病人,恢復了也不能馬上變成一個棒小伙。”這位流通商說。
據相關統計顯示,國內的鋼價在經歷了前段時期的反彈后,目前又重新跌到了去年11月中旬時的年內最低位,和1994年的價格水平相當。 “因此,今年的鐵礦石談判至少應該回到2007年的基點上來,而不能以2008年的談判結果作為參考。”單尚華說。
市場倒逼淘汰落后
“今年要淘汰落后產能1.6億噸,與此同時,加快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提升產業集中度也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鋼鐵企業的主導,”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市場低迷現狀,中國鋼鐵企業將主動限產保價,加快兼并重組。在此情形下,鐵礦石的需求會明顯減少。
“淘汰落后產能1.6億噸,礦石價格想漲,難!”記者在采訪廣東省金屬材料流通協會秘書長任寶德時,他對記者說, “鋼鐵業今年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企業減產勢在必行,行業面臨快速調整和轉型。”這對于我國鋼鐵企業在今年談判中掌握主動權提供了機遇。任寶德說。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戚向東近日指出, “鋼鐵業面臨嚴峻挑戰,當前鋼鐵行業生產增速回落,價格大幅下跌,虧損企業還在增加,鋼鐵行業走出低谷尚需時日。”
“我的鋼鐵”資訊總監徐向春則表示,目前的形勢已經很明確了,全球經濟嚴重衰退,鋼鐵需求大幅度萎縮。他測算,全球2009年的鐵礦石萎縮量在1億噸以上。 “礦石價格不降沒有理由。”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國內消耗鋼材預計在4億多噸,但是我國擁有6億噸的年鋼鐵產能,過剩產能達1億多噸,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市場需求倒逼落后產能要盡快退出。”
以量對價 鋼協亮劍
中鋼協相關負責人多次表示,鐵礦石長期協議價的談判結果應和鋼價走勢同步,對于2009年的礦石談判,中方已有充分準備,在談判中要堅持“以量換價”的策略。
對于2009年的礦石談判,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說,往年中方的談判策略是寶鋼代表國內鋼鐵行業和三大鐵礦石巨頭談,寶鋼談判時提出的需求量只代表它自己,其他鋼廠則是等待寶鋼談出結果后再跟隨。今年寶鋼手中所握的籌碼比往年重了很多:中鋼協在充分摸底的基礎上,把全國主要鋼廠今年的鐵礦石需求量匯總起來交給寶鋼談,這個 “總量”的效應無疑對中方更有利。
單尚華說, “今年中方談判的基本原則是在總量的基礎上,三大鐵礦石巨頭誰出的條件更好,我們就先跟誰談。”
業內人士建議,非談判代表的鋼鐵業界同行應該做出響應。把多個鋼企聯合起來,一致發表聲明表示寶鋼先跟誰談判成功,其余同行將會優先采購其鐵礦石, “我們認為這樣應該是非常有用的措施。”
兩種資源 應對危機
“大力發展國內礦業才是長遠策略,我們今后必須保證國內礦石供應占總量的50%以上。否則,國內供應缺口越大,我們將來就越被國外礦山控制。”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負責人呼吁,鐵礦石談判應著眼于中國鋼鐵業的長遠利益。
對于目前我國的鐵礦石產業發展和供應狀況,鄒健分析指出,自2004年以來,中國鐵礦石產量一直保持高增長,增幅最高的 2006年達到37.99%。2008年,國內鐵礦石產量仍然保持較高增速,累計產量5.8億多噸,增長19.4%。
除了國內生產的高增長外,國內企業與國外鐵礦石生產商進行了一系列的海外鐵礦石開采項目,這也大幅提高了鐵礦石的供給能力。 “在供給能力不斷增加的同時,國際鐵礦石市場伴隨金融危機的到來面臨越來越困難的局面。”
“面對當前的金融危機,鋼鐵業要抓緊時機走出去,拓展國外資源市場。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國有企業收購國外資源企業”。記者采訪謝企華時,她表示,全球經濟發展放緩,國外資源類企業資產價格下降、資金短缺,這正是中國企業投資國外資源產業,構建安全產業鏈的大好時機。 “國有大型企業具有更強的資金優勢和金融實力,要抓住這一時機,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鋼鐵產業,應對危機。”
價格要降到位
“中國鋼鐵企業要求鐵礦石價格有50%以上的降幅,這也只是接近回到1997年的水平。”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對此,首鋼董事長朱繼民則認為,鐵礦石價格應該隨鋼材價格趨勢走,下降到1994年的水平。 “中鋼協正在要求鐵礦石價格大幅下降。我們要求降價的幅度是82%。”
中鋼協名譽會長吳溪淳指出,鐵礦石巨頭在談判時要充分考慮到中國鋼鐵企業的利益。
根據中鋼協方面的統計,2月中旬以來,國內鋼價再度轉跌,中鋼協預計2月份、3月份國內鋼廠的虧損將呈現加劇的趨勢。
“金融危機蔓延,是礦石價格下降的根源。”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近日指出,伴隨金融危機進一步蔓延,國際鋼材市場進一步萎縮,鐵礦石市場需求出現負增長,供求差距拉大, “價格必然要大幅下滑,金融危機結束了礦石的暴利時代。”羅冰生說。
礦石價格要降就要降到位,不然,企業承受不了成本壓力,到時還要降,與其被逼迫降價,不如主動降下來,供需雙方利益相對均衡,對于各自的發展和利益都有好處。業內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