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中國仍是全球復蘇的發動機
2009-3-30 11:4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3月26日,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就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當天面向全球發布的《亞洲及太平洋2009年經濟和社會概覽》報告中提到的中國部分內容,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王慧炯作了進一步闡釋。
王慧炯說,2008年11月,中國政府宣布了4萬億元人民幣(5840億美元)的一攬子財政刺激政策,隨后于2009年年初宣科學技術和醫療衛生系統的進一步投資計劃,以努力減少經濟增長放慢的影響。他強調:“盡管2008年年底的一攬子財政計劃中,有一些數字包括了先前宣布的一些開支計劃,但一攬子計劃的規模在中國是史無前例的!
中印是亞太地區高速發展的發動機
據《概覽》分析,盡管中國在2008年取得了世界所有主要經濟體中最強勁的增長,但其增長速度已降至200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即從2007年的13%降至2008年的約9%。而且,目前仍在繼續下滑之中!陡庞[》預計,2009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將因出口外需疲軟拖累而下滑。由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增加的基礎設施項目公共支出拉動的內需,預計將能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因此,2009年中國的經濟預測將實現7.5%的增長率。
但《概覽》同時強調:由于中國和印度在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業績,亞太區域的總體增長速度仍將高于世界其他區域,從而使亞太區域得以成為2009年全球增長的一大亮點。不可否認的是,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去年中國通貨膨脹受到的影響較小
《概覽》分析指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下降,始于其房地產部門投資的下降,但對其經濟的主要沖擊則是因2008年下半年各發達國家的消費急劇減少,從而導致中國出口放緩所致。預計中國國內的消費亦將因其經濟增長放緩而受到影響,特別是那些與出口和房地產有關的企業中的失業率明顯增加。
為了應對房地產業、總體消費和投資的放緩,中國于2008年下半年采取了反向措施。2008年年底中國人民銀行放寬了信貸額度,并下調了利率和銀行準備金率。2008年9月開始,4次降低了利率,2008年11月下旬將利率降低了108基點。這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幅度的下調。
盡管中國的出口業績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最初幾個月中尚能保持較好的表現,但目前中國已切實感覺到全球經濟衰退所產生的巨大沖擊力。截至2008年11月,中國的出口與其上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這是近7年來該國首次出現月出口量下降。截至2009年1月,其出口與上一年同期相比縮減了17.5%。
《概覽》指出,中國的進口也相應大幅減少:與上一年同期相比,2008年12月間下降了21.3%;2009年1月更下降了43.1%。此種情況可能反映出中國的出口訂單下降,而且其未來出口亦將會出現進一步減少。
2008年下半年,中國的通脹大幅減緩,但總體通脹率仍達5.9%,高于2007年。隨著國內總體經濟增長步伐放緩,浪費者價格指數的增長速度也隨之減緩,而且由于需求疲軟、供應走高而造成的激烈競爭,致使中國國內的生產者價格指數也相應出現下降。與前幾年為控制貨幣升值將貨幣注入經濟而造成的需求過剩相比,2008年中國的通貨膨脹受到的影響較小。
隨著通貨膨脹壓力減少,中國在這一年當中逆轉了其貨幣政策。自2007年以來,中國6次加息,15次提高了準備金率。
中國經濟刺激投入高居世界之首
《概覽》預計,2009年中國將因其于2008年11月宣布了前所未有的一攬子財政刺激政策而獲益。按中國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計算,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投入高居世界之首。《概覽》還指出,盡管亞太地區各政府所采取的此類支持措施有助于穩定其國內經濟,使之得以渡過這場經濟危機,但要使這些旨在擴大支出的政策能夠長期持續下去,還是困難重重。然而,與亞太區域的許多其他國家相比較,中國因其2008年度財政收支保持盈余、公共債務低于20%而處于相對優勢的地位。
中國政府力圖通過各項政策措施推動出口。中國政府已宣布三輪出口退稅,最近一輪于2008年12月宣布,涉及占出口總值28%的的3770項產品。一系列產品的出口關稅也予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