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構浮出水面 大司局塵埃落定
2009-3-30 11: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根據國務院的批復,交通運輸部將采取“12+2”的設置格局,即有12個職能司局,外加機關黨委和離退休干部局。其中,原公路司被組建為公路局,水運司更名為水運局,體改法規司更名為政策研究司,科技教育司更名為科技司。新增設道路運輸司和安全監督司。
各方期待已久的交通運輸部“ 三定”規定終于浮出水面,之前有關的諸多猜想也塵埃落定。“三定”,即“定機構、定編制、定職能”。
3月16日,交通運輸部召開部機關機構改革動員大會,副部長高宏峰公布了經國務院批準的《交通運輸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李盛霖部長就部署落實“三定”規定做重要講話。
交通運輸部“三定”規定中設定的部門架構,與之前交通部的職能架構基本一致,最大變化是新增設了道路運輸司和安全監督司。
新設的道路運輸司不僅包括運輸管理職能,還新增了對城市客運、地鐵運營、出租車、物流行業管理的職能。
此外,“三定”規定還進一步強化了安全監督職能,將過去分設在海事、公路和水運等職能部門的安全處,劃歸到一起,成立了統一的安全監督司,負責交通運輸的安全監督工作。
2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批復了交通運輸部的“三定”規定。交通運輸部是根據去年第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在原交通部基礎上組建的,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等部門均在此次“大部制”改革中劃歸交通運輸部管理。
去年3月23日,交通運輸部正式掛牌,成為大部制改革中第一個掛牌的部委,由于是涉奧部委,其“三定”規定的出臺較其他部委晚了許多。
根據國務院的批復,交通運輸部將采用“12+2”的設置格局,即由12個職能司局,外加機關黨委和離退休干部局。其中,原公路司將被組建為公路局,水運司更名為水運局,體改法規司更名為政策研究司,科技教育司更名為科技司。
“原來交通部按照中編辦的要求,下設10個職能司局,外加機關黨委和離退休干部局。此次機構改革中,部內的職能架構并沒有大的改變,但之前一些交叉的職能被劃分得更為清晰。”交通運輸部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改革,雖然公路局、水運局仍屬部機關內設局級機構,更名后職能變化也不大,但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下一步成立國家公路局、國家水運局做準備,以便更好地解決全國公路網絡的協調問題。因為,目前公路的所有權和管理權都在地方,中央統一協調的權力有限。
此外,三個“辦公室”被加設在相關職能司局:道路運輸司之下加設城市客運、出租車行業管理辦公室,安全監督司下加設應急辦公室,國際合作司之下加設港澳臺辦公室。
此次改革,交通運輸部機關人員編制為398人,總數維持不變。設部長1名、副部長4名。另設總工程師2名,總規劃師和安全總監各1名。其中,司局級領導職位數將增加近1/3。原有的總工程師、新設的總規劃師和安全總監,均為司局級領導崗位。
除正司局級領導崗位由推薦方式產生外,部分新增崗位將競爭上崗。其余全部競爭上崗。
交通運輸部直屬機構以及地方交通運輸廳的改革同步進行,預計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