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物流加銀行:中小企業試水融資新渠道

2009-3-26 23:0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金融危機下,運輸成本上漲、市場萎縮等問題都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緊箍咒。而物流金融的出臺有望緩解這一矛盾。 
  “所謂物流金融,是指生產商、銷售商通過物流公司,把貨質押給銀行,以獲得貸款、盤活企業生存必須的現金流。”河南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秘書長王焰告訴記者,“通俗地說,就是銀行通過物流企業搭橋,并讓其當‘看家人’,然后給抵押流動資產的中小企業借貸。”
  “但是,現在的物流金融業務大都是由銀行主導,通常存在有無形門檻、速度滯后等問題,不見得對中小企業融資很有效。”河南萬里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經濟師李合民表示,目前河南多而散、小不專的物流業現狀也導致銀行行事謹慎,對中小企業的資質評估也顯得過于挑剔。
  這一點,讓河南不少資金緊缺的中小企業感同身受。
  “真正要為中小企業提供高效快捷的融資服務,銀行和物流企業就應該在拓款融資渠道、規避風險、成本優化等方面整合,同時擴大供應鏈服務范圍,加速資金的良性循環。”針對物流金融難以惠及中小企業的現狀,李合民說。
  “物流+銀行”模式
  在現代物流業中,人們發現,如今倉儲、運輸等基礎性物流業務的利潤趨減,主要利潤來源已轉向包括物流方案設計、包裝分裝、多式聯運等各種增值服務。而物流金融業務更是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得到業界的關注。
  “企業手中有貨,在流通過程中發現缺少資金,但又很難獲得銀行貸款。而通過物流企業搭橋,不但能緩解中小企業資金難題,同時也實現了銀行、物流企業、工商企業‘三贏’。”河南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秘書長畢國海說,“這也是一年多來我們積極籌備召開’物流金融’研討會的目的。”
  據他介紹,物流金融是我國近年才涌現的一項新業務,河南很少有物流企業涉足。這也是河南在經濟危機和產業振興規劃背景下,首次對其正式進行大范圍的倡行。
  物流金融涉及銀行、物流企業和客戶3個主體,“其實這3個主體是通過供應鏈業務活動展開的,是通過物流企業產生的增值服務。”李合民告訴記者,傳統的物流管理已從物的處理提升到物的附加值方案管理上,物流金融正日益助推物流企業形成競爭優勢。
  “更重要的是,它確實也能幫助一部分企業緩解資金難題,度過一時的困難。”他說,“我們公司推行的給付擔保業務一年能做到10億元,占公司物流金融的大頭。”
  中信銀行(4.84,0.16,3.42%)鄭州分行公司銀行產品部經理趙璐告訴記者,其實中信銀行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涉足了河南初級的物流金融業務,“在河南,銀行只和中儲、中外運等‘中’字頭的國有物流企業合作,而且在鋼材、黑金屬等產品所屬行業占的份額最大。”
  據他介紹,目前銀行開展的物流金融通常有存貨質押融資、保兌倉產品、汽車及鋼鐵銷售金融服務網絡業務。
  “拿保兌倉業務來說,經銷商通過銀行融資提前向廠商支付預付款,銀行根據經銷商的銷售回款進度通知廠商逐步發貨。經銷商要支付承兌保證金,然后銀行才會簽發承兌匯票,這也是經銷商提貨的憑證之一。”趙璐解釋。
  他表示,由于銀行對參與物流金融模式中的客戶能做到步步有效的實時監控,加上銀行主控設置的“最低(存貨)警戒線”,銀行在這項業務上從未出現過虧損。
  看上去很美?
  “由于沒有不動產等作擔保抵押,缺少流動資金的中小企業很難獲得銀行貸款支持。”畢國海告訴記者,“現在能用存貨及賬單等來擔保融資,這無疑是幫了缺錢企業的大忙。”
  然而,對河南來說,該模式真的管用?對此,李合民含蓄地說:“物流金融業務模式理論上還是行得通的,但也不見得很有效。”
  他說,目前河南多而散、小不專的物流業現狀導致了銀行行事謹慎,對中小企業的資質評估也顯得過于挑剔和小心,“在河南的發展還有待時間考驗和積淀。”據他介紹,物流金融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對企業的判斷標準不僅包含企業規模、資產負債率、盈利能力等指標,更重要的是對企業的信用記錄、客戶的違約成本等進行綜合分析。
  早在2005年,中信銀行就向社會推出了銀貿通品牌,為銷售渠道中的貿易及物流客戶提供綜合性服務方案。中信銀行鄭州分行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12月底,開發物流金融客戶153家,全年累計簽發承兌匯票102億元。
  物流金融對于涉足該業務的商業銀行來說,無疑是收益有保障的“鐵飯碗”。
  近段時間,為資金犯愁、嘗試物流金融操作的河南裕隆金屬材料公司的董事長陳慶云告訴記者:“物流金融看上去很美,其實最大受益的不一定是缺乏資金的中小企業。”
  “比如我們想通過銀行的保兌倉業務貸款賣鞍鋼的鋼材,發現交的承兌保證金和貸款金額差不多,很難緩解眼前的資金缺口。我們融到的只是一個流動資金的時間差。”
  趙璐也表示,基于風險的存在,銀行對客戶承保時通常采取“定價機制”,即在自愿協商的基礎上,會比基準利率上浮5%~10%,保兌倉和存貨質押業務開展也需要不少環節。
  “物流金融要想對中小企業有效惠及,商業銀行、物流企業就應改變信用中介傳統角色,在拓款融資渠道、規避風險、成本優化等方面加速整合。”李合民表示。
  他還表示,物流金融方案還只集中在保兌倉、質押授信等供應鏈上的簡單環節,應該將服務拓展到供應鏈上的其他優質企業,把核心企業和其上下游企業作為整體貫通起來,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才是解決困擾中小企業融資難及成本高的有效途徑。
  然而,對河南來說,該模式真的管用?對此,李合民含蓄地說:“物流金融業務模式理論上還是行得通的,但也不見得很有效。”
  他說,目前河南多而散、小不專的物流業現狀導致了銀行行事謹慎,對中小企業的資質評估也顯得過于挑剔和小心,“在河南的發展還有待時間考驗和積淀。”據他介紹,物流金融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對企業的判斷標準不僅包含企業規模、資產負債率、盈利能力等指標,更重要的是對企業的信用記錄、客戶的違約成本等進行綜合分析。
  早在2005年,中信銀行就向社會推出了銀貿通品牌,為銷售渠道中的貿易及物流客戶提供綜合性服務方案。中信銀行鄭州分行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12月底,開發物流金融客戶153家,全年累計簽發承兌匯票102億元。
  物流金融對于涉足該業務的商業銀行來說,無疑是收益有保障的“鐵飯碗”。
  近段時間,為資金犯愁、嘗試物流金融操作的河南裕隆金屬材料公司的董事長陳慶云告訴記者:“物流金融看上去很美,其實最大受益的不一定是缺乏資金的中小企業。”
  “比如我們想通過銀行的保兌倉業務貸款賣鞍鋼的鋼材,發現交的承兌保證金和貸款金額差不多,很難緩解眼前的資金缺口。我們融到的只是一個流動資金的時間差。”
  趙璐也表示,基于風險的存在,銀行對客戶承保時通常采取“定價機制”,即在自愿協商的基礎上,會比基準利率上浮5%~10%,保兌倉和存貨質押業務開展也需要不少環節。
  “物流金融要想對中小企業有效惠及,商業銀行、物流企業就應改變信用中介傳統角色,在拓寬融資渠道、規避風險、成本優化等方面加速整合。”李合民表示。
  他還表示,物流金融方案還只集中在保兌倉、質押授信等供應鏈上的簡單環節,應該將服務拓展到供應鏈上的其他優質企業,把核心企業和其上下游企業作為整體貫通起來,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才是解決困擾中小企業融資難及成本高的有效途徑。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