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崛起東亞 借勢中國經濟騰飛

2009-3-25 22: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孟斯碩
長江三角洲末端,中國1.8萬公里大陸海岸線的中部,上海港扼守長江入?冢L江東西運輸通道與海上南北運輸通道在此交匯,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2008年,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完成5.82億噸,同比增長3.6%,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完成2800.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1%,列世界第二。 
隨著洋山深水港北港區主體工程的全面建成,上海距離“東亞的國際航運中心”這一戰略地位,已咫尺可及。 
四大優勢
“從目前看,上海作為航運中心有幾大優勢!苯煌ㄟ\輸部有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一是上海經濟總量很大,貿易較發達,港口吞吐量大,貨物服務需求方面有比較優勢;二是上海有人才優勢;三是全球大型船商都在上海設立經營性機構,使其成為航運企業的集聚地;四是上海要建設金融中心,對航運中心將有很強的支撐和促進作用;同時,國家也非常重視上海航運中心的建設。 
上海的外貿貨物中,99%經由上海港進出,長三角地區和長江流域經濟腹地通過上海港進出口的貨物量,約占上海港貨物吞吐量的2/3。上海每年完成的外貿吞吐量占全國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研究員程世東對本報記者表示:“上海港的性質類似于鹿特丹港,屬于腹地港口。因為地處長江三角洲經濟帶,從貨運需求上看,上海有很強的產業優勢。加上大量的船商在上海集聚,可以促進樞紐港的形成和上下游服務業的發展,加快航運中心的建設。”
根據相關文件,預計到2020年,上海將基本上形成以水路集疏運為主體、公路集疏運為輔助的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綜合集疏運體系,水路集疏運系統所占比例將達60%。 
“國務院從1997年就確定要建立上海航運中心,這些年也一直在推進,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F在對上海來說,是建立國際航運中心的好時機!鄙鲜鼋煌ㄟ\輸部負責人表示。 
開始讓釜山、高雄“失色”
不僅是上海提出要建設國際航運中心,近年來,天津、青島、大連等港口都提出過要建設航運中心,并且正在緊鑼密鼓地付諸實踐。 
據天津當地媒體報道,天津港[11.58 -4.53%]今年提出的目標是:實現全年貨物吞吐量3.8億噸,集裝箱貨運量1000萬標箱,且將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投入128億元建設83項重點工程,進一步提升港口功能、完善港口設施,著力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因為港口都有地域性,所以從屬地上來看,上海港的發展的確同周邊港口存在競爭。特別是與功能相近、貨運源相似的寧波——舟山港形成了很大的競爭。”上海海事大學教授胡正良告訴本報記者,“但上海港有其發展和定位的獨特性,是要發展成為東北亞地區的集裝箱中轉大港! 
洋山深水港的總體規劃顯示,到2012年將建成北港區10余公里岸線、30個集裝箱泊位,形成吞吐能力1500萬標準箱/年,上海洋山港將成為可以停靠全世界最大集裝箱船舶的深水港。
“這幾年來,隨著國內一些港口的發展,以及中國經濟總量的提升,原來東亞、東南亞比較大的幾個港口的地位都有所下降。”胡正良表示,“以韓國釜山港為例,之前由于中國很多貨物都是在釜山中轉的,所以釜山港一度在東亞的航運地位很高。但隨著亞洲經濟重心的轉移,釜山港發展速度也慢了很多。”
胡正良表示,上海港的崛起,可能會給韓國釜山港和中國臺灣高雄港的競爭力造成壓力,“這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大陸經濟總量大;二是就港口本身來講,上海港口的基礎設施好,人力成本較低。” 
上海離航運中心還有多遠 
“航運中心其實是個模糊的概念,國際上一般對于一個港口的界定主要是看集裝箱的吞吐量,特別是集裝箱的周轉量!背淌罇|認為,“從這個角度講,上海已經可以稱為是國際航運中心了! 
但從另一方面看,上海想要成為國際航運中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比其他國際航運中心,上海港的國際中轉能力并不突出。據統計,2008 年,上海港的集裝箱國際中轉量僅為5%,而新加坡則高達85%、香港達60%、韓國釜山達45%。 
“上海港近10年來的建設,大多集中在硬件條件方面。但是對比一些國際上的大型航運中心,我們會發現上海港的軟環境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焙颊f。
他表示,上海港的稅收優惠對國際航運企業的吸引力還不夠,一些航運金融服務并不完善,海關的通關效率還比較低,這些都直接制約著上海港的發展。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航運市場需求最大的國家之一,但中國航運企業的國際船舶融資大部分是在倫敦、紐約、漢堡、新加坡等進行的。 
同時,上海的航運服務業集群還處于成長階段,目前的航運服務多集中在船代、貨代等附加值較低的下游產業鏈上,融資、保險、咨詢、經紀、管理、航運結算等附加值高的領域還沒有繁榮發展起來。 
國際航運中心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而金融中心的發展源于航運中心。全球著名的五大國際航運中心——紐約、倫敦、東京、新加坡和香港同時也都是國際金融中心。 
“(中央即將出臺的關于上海)航運中心建設的方案中,已經涉及多項關于航運金融的支持政策,包括對保險企業、融資租賃企業的稅收優惠等。上海建設航運中心與建設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是密不可分的。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將帶來大量有形的物流、促進物流業的大發展,同時在物流業發展的基礎上促進貿易和與此相關的服務業的發展,并最終帶動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程世東表示。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