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派勞務管理“鐵路警察各管一段”
2009-3-24 21:4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2月10日~20日,在羅馬尼亞打工的118名南通建筑工人因勞務糾紛陸續搭乘土耳其等航空公司的飛機全部提前回到自己的家鄉———江蘇南通。
據負責處理此次勞務糾紛的南通外經貿局有關人士告知,這次在羅馬尼亞引發的勞務糾紛還涉及河北、吉林等一些勞務人員共300多人。這批勞務人員業已回國,但目前尚存一些后續事宜需協調處理。
去年3月至9月,北京兩家擁有對外簽約權的公司———北京中企國際經貿公司和北京三利公司招收了南通100多名建筑工人陸續到達羅馬尼亞。由于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羅馬尼亞建筑市場受到很大沖擊,羅方一些雇主無法按合同規定及時足額發放工人工資。據赴羅打工的工人介紹,根據所簽合同,其在羅馬尼亞工作每個工時的工資應是3歐元,但實際只拿到3美元;簽訂的是3至5年的用工合同,但實際只工作了3個多月。
這些抱著海外發財夢想的普通農民工,為了能出國靠借債繳付中介公司巨額的中介費。但到羅后,不僅“淘金夢”未圓,連中介費都難以掙回。
于是,從去年12月3日開始,這批出國勞務人員陸續找到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求援,要求勞務公司退還中介費并安排回國。由于糾紛復雜,這批求援人員一度滯留在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附近旅館近兩個月之久,加之當時中國春節即將來臨,這些勞務人員心情非常沉重。
中國商務部、外交部得知這一情況后非常重視,積極協調處理此事,以求最大限度為勞務人員爭取合法權益,助其追討中介費。
南通市政府根據商務部和外交部要求,先后派出兩批工作組趕赴羅馬尼亞,對滯留勞務人員進行安慰、勸說。經過工作組1個多月的耐心說服,并在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的積極配合下,南通118名勞務人員終于表示同意回國,并陸續辦理了回國手續。
目前,南通有關部門仍在為此批勞務糾紛的未了事宜繼續奔波。
此次事件的發生引人深省:其一,眾多出國勞務中介公司的經營道德意識亟待提高。當前,出國勞務中介公司在大中小城市隨處可見,他們充分利用在本地各種資源和靈活的經營手法進行“招兵買馬”,并利用一些農民工對市場、政策等了解甚少的情況,進行夸大宣傳,胡亂承諾,致使許多求財心切的農民工極易“上鉤”。
其二,勞務中介公司收費過高,加重勞務人員負擔。這場勞務糾紛與中介公司收取高額中介費有著直接關系。據此批出國勞務人員告知,他們在出國前每人交給中介公司最少8.25萬元,最多達9萬元,大大超出國家規定的中介費用不得超過合同工資收入12.5%的標準。其實,這批赴羅勞工中有的人在出發前已得知羅勞務市場不景氣,提出放棄出國,但中介公司卻以所交納中介費用不予退還為由,迫使勞工不得不選擇繼續“走出去”,并最終以背負沉重債務包袱而告終,在精神上遭受了沉重打擊。
其三,中介公司缺少對口管理部門監管,造成經營混亂。目前,很多中小中介公司可輕易獲得營業執照。一旦具備營業執照,他們就到處對外簽約招人,相互委托。據悉,這次赴羅勞工中有的被6次“倒手”,故出現高額的出國費。
有關市場人士指出,面對上述問題,目前似乎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沒有一個部門進行統一管理。
江蘇南通市外經貿局呼吁,為適應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在大力開展國際勞務合作的同時,要建立健全外派勞務公司(含中介公司)管理機構和管理辦法,要不斷對勞務市場進行清理整頓,要及時調整勞動力輸出方式,建立勞務糾紛應急處理機制,要加強中介公司經營道德教育,倡導誠信規范經營。
此外,要加強外派勞務政策和信息的宣傳,提高出國務工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引導其盡量委托誠信度高的中介公司辦理出國務工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