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型企業:認證門背后的隱形貿易壁壘
2009-3-23 12: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直忙于行業振興大計的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剛剛接到一個“噩耗”:二月份紡織服裝出口大降14.49%。 紡織工業協會兵分幾路展開全國調研,希望能夠找到出口銳減的癥結。“歐美的需求放緩是主要原因。”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高勇向記者解釋。除此之外,一些特別的聲音也傳到了紡織工業協會的耳中。
“現在的出口認證標準太高了,已經影響到了出口。”青藏絨毛公司向調研組伸出了求援之手。
其實,過高的出口認證門檻不僅僅發生在紡織行業,在生死線上掙扎的中國制造業都面臨著這一隱形貿易壁壘的煎熬。
出口型企業遭遇天價認證
向協會求援的青藏絨毛公司是一家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客戶驗廠標準現在比較嚴格,例如SA8000,目前國際上能做這個標準認證的只有9家機構,遠遠不能達到認證的需求,導致認證成本非常高。”該公司向協會反映自己的情況,據了解,要完成此種認證,一個企業一般要50萬元以上的成本來申請認證。
而廣東一家年出口金額上億美元的樂器制造企業更是遇到過“天價”認證,經理周冬陽不久前與沃爾瑪的商業代表見面,沃爾瑪拋出了幾百把吉他的訂單,但是認證條件卻是十分尖刻。“樂器表面的油漆必須是經過認證無毒無苯等諸多條件。”
周經理核算了一下,每一項產品認證費用需要好幾萬元,而所列的項目有十幾項之多,“這讓我們的生產經營根本沒有利潤可做。”
而最過分的是,即便逐一完成了所規定的認證項目,“合同條款中也明確注明,一旦發生質量問題,我們需要整批退貨,并賠付1200萬美元。”周經理表示,即便出口狀況已經很差了,但是這樣的訂單,“我們根本不敢去接”。
其實,周經理還算是幸運的,因為他所需要的部分認證,在通過中國的商檢后就可以完成,據了解,一些出口型企業甚至被客戶要求前往美國進行商檢,這樣所需要的費用將是在中國進行商檢的數百倍。這樣的訂單更是無人敢接。
此外,有些出口認證并非一勞永逸,而是需要按出口批次進行,這將在更大規模上增加企業成本。而這些成本與企業遭遇反傾銷調查而增加的傾銷稅相比,同樣不是一個小數字。
隱形貿易壁壘幫助外國企業掘金
最讓出口型企業擔心的認證,是2007年6月1日,歐盟化學品監管體系《化學品注冊、評估、管理和限制制度》(簡稱REACH法案)正式生效。這項被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最大的貿易壁壘,對化學品進入歐盟市場設立了更高的綠色環保標準,其中輕工、電子產品受到的影響最大。
據了解,在法案出臺后,中國企業每年需要增加5到10億的認證費用。貿促會人士曾預估中國有70%的輕工企業出口會受到影響。中國一些明顯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受到的影響最大。
2009年初,漢王推出了“電紙書”,索尼推出了SonyReader,亞馬遜也發布了自有品牌Kindle電子書,而國產漢王“電紙書”的價格僅僅是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二。國外的品牌開始找漢王進行該產品的代加工合作。
然而,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訂單。為了能夠讓產品順利出口,漢王科技電子本事業部總經理王邦江開始和國際上的各大認證公司接觸,其中包括UL認證。然而,事情的復雜性超出想象。
涉及認證的企業不僅僅是出口企業本身,還包括上游企業也要參與到認證中來。例如元器件中,一個很小的焊接點,就要元器件和線路板生產的上游工廠出示諸多認證文件,有的電子產品需要幾十個上游企業的認證證書,這樣成本也會上升20%以上。
王邦江認為認證的復雜性和高標準對小企業的沖擊是非常大的,“比如,一個電子產品,它的電源線要符合UL認證的一整套安全數據,小企業就必須要大投入地提高產品質量。而對于我們這樣對技術研發投入比較多的企業,通過認證則相對簡單。”
在完成認證過程中,漢王已經向美國UL認證公司交納數萬元的認證費用,但這還不是認證的“終結”,一系列的產品認證和評估將有可能縮減漢王產品的價格優勢。
此外,在REACH法案推出之后,一些德國、美國的原料生產企業則直接前往中國“掘金”,并保證,使用他們的產品不用再單獨申請認證。
認證門背后的中國抵抗
“歐盟與中國的相關部門曾經進行過談判,私下表示,將不再用配額限制中國的產品出口歐洲,因此提高準入標準,實際上是限制中國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另一個方式。”貿促會人士透露。
據了解,2005年,歐盟取消了對中國的紡織品進口限制,中國出口歐盟的紡織品激增,僅T恤衫增幅便達到166.01%,為了限制出口,中國與歐盟協商2007年底之前,中國將利用出口配額限制出口。
現在看來,雖然紡織品配額已經取消,但是REACH法案無疑給企業套上了新的枷鎖,此外不受配額限制的其他產品,也將受到REACH法案的限制。
像UL這樣被貿易商普遍追求的認證體系,“實際上并非國外政府強制,而是消費者的取向,才導致貿易商的追隨。”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局總工程師劉衛軍無奈地表示,“雖然各種認證影響了中國產品的出口,但是這些都是涉及到安全技術的。”而不是直接顯性的貿易壁壘。
“企業想節省開支則可以盡量尋求中國政府提供的認證服務。”劉衛軍建議。
據了解,紡織工業協會現在也制定了一個社會責任標準體系,與SA8000相類似,并計劃進一步加強宣傳和在企業中的推廣實施,同時得到更多國際客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