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農村公路統一管理條塊融合
2009-3-23 11:2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五年來,江蘇省高郵市重點圍繞“從解決‘出行難’到‘讓群眾滿意’,從‘讓群眾滿意’到為‘三農’筑巢引鳳”這根主線,擴大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公路管養力度,實施大交通發展戰略,實現了沖出里下河洼地的目標。
從2003年起,高郵市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入18億元,建成各級農村公路1500多公里。“建設是發展,管養是可持續發展”,該市根據江蘇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意見》,對農村公路建管養體制進行改革,率先在蘇中地區實現了路政大融合、養護大融合。
管理創新 引入競爭
為將農村公路管養工作進一步推向深入,今年年初高郵市對公路實行了“統一管理,條塊融合”的運行模式,將縣道“合二為一”,結束了部分縣道委托市公路站管養、部分縣道直屬市交通局管養的局面。同時,高郵市對原來由兩家公司分別養護的縣道進行重新分配,按片劃分,力爭通過優化組合發揮最大的功效。
該市引入競爭機制,制定了一系列養護工作職責和考核措施,為農村公路養護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和動力。養護體制和機制的搞活促使全市的農村公路變得更加暢、潔、綠、美。在去年揚州市開展的縣道專項檢查考核中,高郵市縣道管養工作名列榜首。
新法激勵 人人爭先
去年,揚州市開展了農村公路管養示范鄉鎮和達標鄉鎮創建活動。為調動各鄉鎮的積極性,保證創建的成功率,高郵市村路辦建立了激勵機制,制定了獎懲實施方案,提出凡是上半年創建示范鄉鎮和達標鄉鎮成功的鄉鎮給予對等獎勵等。
獎懲措施出臺后,該市大部分鄉鎮積極行動,迅速組織人力、財力、物力,按照創建標準在全市掀起創建熱潮。2008年4月,高郵市首批申報“示范鄉鎮”的4個鄉鎮在揚州市19個創建鄉鎮中名列前茅,這給高郵市各鄉鎮極大的鼓勵。第二批的15個鄉鎮在6月全部順利通過達標驗收,原處于末位的甘垛、馬棚、龍虬等鄉鎮也躍居前列。去年10月,揚州市交通局考核驗收小組對高郵市的另外兩個鄉鎮進行了驗收。在下一步工作中,該市將在鞏固成果、實行長效管理上做文章。
綜合執法 一所一路
去年7月以來,高郵市對路政管理進行大融合,實行綜合執法,將市鄉村公路路政執法大隊(屬高郵市交通局)并入市公路路政大隊(屬揚州市公路處)合署辦公。增設轄區路政中隊的7個交管所,綜合執法,實行“一所一路”直接管理責任制。對全市范圍內的省道、縣道實行分組劃段包干,責任到人。市公路路政大隊統一調度,對重點路段和管理難度較大的地區實行集體管理。
為推進路政管理社會參與度,該市以新建公路為重點,組織召開省道公路“心連心”座談會,聘請公路沿線的村干部、鄉鎮公路站站長為“義務路政員”。路政執法人員還利用“安全月”活動送法下鄉,將《致公路沿線群眾一封信》、《路政小問答》和《路政典型案例》等宣傳資料送到群眾手中,老百姓的愛路護路意識不斷增強。該市逐漸強化了交管所路政管理職能,履行“一所一路”責任制,真正實行綜合執法。夏秋收割開始后,為解決有的群眾在農村公路上打谷曬場的問題,該市利用電臺、電視臺等進行宣傳,發放宣傳材料、圖片,通過及時而充分的宣傳、溝通使群眾逐漸認識到打谷曬場的危害性,自覺地參與愛路護路活動。同時,數百名執法人員按照各自的職責和轄區奔赴全市各條公路,加大巡查力度,逐漸消除了公路打谷曬場現象,不少農民恢復了做場曬糧的習慣。
高郵農村公路管養工作取得的成果,使農村的面貌發生了巨大改變,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和投資環境的改善,曾經落后的里下河洼地如今變成了具有發展潛力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