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廣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設產業協作協議

2009-3-20 14:0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根據《廣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設合作框架協議》的要求,為加強廣佛兩地產業協作,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協調發展,提升兩市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實力,推進廣佛同城化建設,經友好協商,特制訂本協議。 
  第一條 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根據廣佛同城化建設合作框架協議的總體部署,推動廣佛兩地產業協調錯位發展,打造世界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中心,共同推動珠三角成為最具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經濟區域之一。堅持優化空間結構、推進產業共建、加強產業對接等三大產業協作戰略,加強區域融合、產業融合和要素融合,堅持服務同城化、物流現代化、商貿一體化、資源布局合理化、要素流動自由化,不斷增強和完善市場功能,有效整合和最大限度發揮廣佛經濟互補優勢,推進廣佛同城化建設進程,促進珠江三角洲一體化建設,全面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和輻射力。
  第二條 宗旨原則
  以“資源共享、協作提升”為宗旨,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協會參與”的多方合作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促發展的產業協作關系。堅持“產業協作”與“區域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協調產業發展,優化產業布局,重點合作發展與城市功能定位相符的產業,促進廣佛聯合形成高層次的經濟區域。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以企業為主體,強化政府規劃引導和優化環境的服務功能,推動產業協作快速發展。堅持“協調發展”與“互利共贏”相結合的原則。改善合作環境,深化合作內容,落實合作措施,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實現互利共贏。
  第三條 合作內容和方式
  (一)研究重大問題,銜接產業規劃。
  盡快開展重大問題研究,加強產業規劃銜接,統一規劃兩市產業發展,形成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廣佛產業發展規劃體系。一是做好廣佛同城產業布局總體規劃,形成科學合理、比較優勢突出的產業分工;二是圍繞產業鏈條的延伸和互補,促進形成若干重大產業鏈條,推進形成廣佛現代產業體系;三是研究兩市產業集聚情況和園區建設等重要問題,規劃建設好一批具有強集聚輻射效應的產業協作園區;四是推動在各重點產業領域和區域的深度合作,加強兩市各重點產業領域規劃的銜接。
  (二)推進重點協作領域建設,促進產業協調發展。
  以《綱要》為指導,統籌協調產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廣州服務業和佛山制造業在各自產業中的優勢作用,促進廣佛產業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共同構建結構優化、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協調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1、現代服務業。加快兩市在現代服務業領域的全面合作,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構建區域現代服務中心。積極協調推進金融服務同城化,優化金融發展環境,推進金融服務創新,促進金融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共同支持重點金融集聚區的發展,形成金融前中后臺協調發展的格局。加快樞紐型物流園區建設與合作,構建南方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加快建設亞洲物流中心,共同構建交通出行信息服務共享平臺。加快推進塑料、鋼鐵、糧食、家具等大宗商品、原材料的批發市場和交易中心的建設。共建國家級數據資源集聚區,打造數據中心產業和服務外包產業基地。以大型連鎖經營和品牌企業為龍頭,實施廣佛商貿一體化戰略,整合兩市分銷資源,建設完善的區域商品市場體系。發揮廣交會、中博會、廣博會、佛山陶博會、家博會、機博會等會展品牌優勢,整合共享會展場館資源,聯手開拓國際國內市場,打造國際商務會展中心。加強旅游規劃銜接,以嶺南文化為主線,整合旅游資源,打造旅游精品,統一旅游市場管理、旅游信息平臺和旅游宣傳促銷,把廣佛真正打造成為旅游目的地城市。加強中介、文化、工業設計、創意、信息等領域的合作,協調規劃和發展總部經濟集聚區,大力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共建區域服務體系。
  2、先進制造業。充分利用兩市現有的產業基礎優勢,共同打造輕重工業、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協同發展格局,瞄準世界先進制造業發展方向,重點發展汽車、石化、電子信息、造船、機械裝備等產業,優先發展新材料、新能源、醫藥及醫療器械和環保等產業,改造提升鋼鐵、家電、家具、紡織服裝、金屬材料及制品、陶瓷及建材、食品飲料等產業,打造數控機床及系統、成套裝備、精細化工、白色家電、新型顯示器件、現代陶瓷等區域品牌,加強兩市產業配套協作,延伸產業鏈條,形成若干聯系緊密、相互配套、帶動力強的制造業集群,聯合打造世界先進制造業基地。
  3、高新技術產業。發揮廣佛科技比較優勢,依托區域內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加強基礎技術、應用及行業關鍵技術的共同研發以及共性技術平臺的共同建設,打造國家級孵化器,增強創新能力。增強軟件研發能力,拓展軟件服務外包,推動數字內容加工等信息服務業創新發展;加快發展軟件及集成電路設計、通訊設備制造、新型顯示器件、半導體產業、無線射頻、下一代互聯網、數字家庭等產業,構建電子信息產業鏈,建設現代信息產業基地;建設生物工程與醫藥產業發展基地,發展現代生物技術,提升區域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積極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有重點地發展新材料產業,構建區域新材料產業鏈。
  4、都市型現代農業。加強廣佛農業布局的規劃協調、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和農業科技的交流合作。在廣佛區域內建立一批高科技農業基地、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特色農業基地,推進農產品無障礙流通,保障“菜籃子”、“放心肉”產品的同城化供給和區域糧食安全,加強觀光農業的合作,帶動周邊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打造廣佛一體的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和人文化都市型現代農業。
  (三)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產業布局。
  進行產業布局統一規劃,結合重點戰略區域開發,提高產業銜接和配套水平。圍繞區域產業協作方向和發展重點,按照差異化發展原則,把區域產業布局協作與產業升級和產業集群發展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引導產業協作有序推進。一是加快推進接壤區域產業協作。重點推進荔灣、白云與南海,番禺與順德,花都與三水等重要地區周邊產業協作,加快推進自鵝潭經濟圈、東平新城建設,形成若干共同發展的區域。二是加強重點功能園區的聯動發展。推動廣州空港經濟區、廣州南沙臨港產業區、廣州開發區、廣州大型裝備產業基地、佛山高新區一區六園、佛山西江沿岸物流帶等具有強輻射效應的功能區的建設與合作。三是加強產業配套合作,延伸產業鏈條,形成若干聯系緊密、相互配套、帶動力強的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集群,促進產業調整和融合。四是加強信息互通,構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網絡體系,加快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
  (四)協調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在充分尊重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建立兩地高層產業和重大項目建設協商合作制度。按雙方的資源要素分布狀況,協作建設一批帶動性強、輻射面廣、效益好的重大項目,不斷提升產業協作供給能力。特別是在一些牽涉兩地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上,要科學合理布局產業和項目,避免無序競爭和重復建設。一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促進國際國內重大建設項目進入合作區域和園區;二是從產業需求出發,規劃建設具有重要基礎性作用的重大項目,整體提升產業協作環境;三是以突破產業協作重大節點為目標,在重點區域和園區中合作建設一批重大產業協作項目。
  (五)構建市場主體協作機制,推進公共服務機構建設。
  按照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相結合的原則,建立產業微觀整合機制,充分發揮企業市場主體作用,推進廣佛產業協作。鼓勵和支持雙方中介服務機構發展,加強信息咨詢、管理咨詢、法律、會計、審計、產品設計、品牌制造、營銷、代理等中介服務和社會服務的合作,建設區域服務大平臺。建立兩市各行業和企業的交流制度及合作平臺,充分發揮協會在溝通聯絡、行業自律、產業宣傳和政策咨詢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六)制定政策法規,打造良好發展環境。
  按照產業協作的政策法規需求和建立統一市場的產業協作發展方向,促進兩市產業協作相關政策、法規、條例的銜接。努力改善政府服務環境,加強溝通協調,提高辦事效率,為兩地物流、資金、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動提供更大的便利。
  第四條 工作機制
  (一)成立產業協作專責小組。由兩市經貿部門主要負責人輪流擔任專責小組組長,兩市經貿部門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成員單位由兩市相關對應的職能部門組成,包括:市發改委(局)、市經貿委(局)、科技局、交委(交通局)、農業局、外經貿局、旅游局、金融辦、信息辦(信產局)、協作辦等,成員單位分管領導為專責小組成員。
  (二)設立產業協作專責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兩市經貿委(局),由兩市經貿部門分管領導兼任辦公室主任,專責小組成員單位主辦處(科)室負責人為辦公室工作人員。
  (三)專責小組及辦公室工作職責與制度。專責小組負責廣佛同城化建設產業協作工作的總體組織協調,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召開專責小組會議對重大合作事項進行協調和決策。專責小組辦公室負責產業協作日常工作,具體協調推進有關協作事項;制定廣佛產業協作三年工作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并實施;定期組織召開專責小組工作會議,研究審定產業協作規劃,協調推進產業協作事宜;組織有關部門聯合推進產業協作各項規劃及重點園區建設;編制簡報、撰寫總結并定期向聯席會議報告產業協作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及需要領導小組和聯席會議協調的重大事項等。
  第五條 協議生效
  本協議一式四份,雙方各持一份,兩市政府各備案留存一份,經雙方代表簽字并加蓋公章生效。未盡事宜,經雙方協商后,作出補充規定。補充規定與本協議具有同等效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