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困局 鞍鋼變招有術
2009-3-2 15:1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文珊
鞍鋼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資源、裝備、產品、人才和企業文化優勢,具備了實現跨越式騰飛的各方面條件。面對金融危機挑戰,鞍鋼如何實現新的跨越目標?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下一步鋼鐵行業如何發展?擁有資源、技術、裝備等多方面優勢的鞍鋼日前滿懷信心的提出今后一個時期“全面騰飛”的目標:到2015年,年產鋼進入世界鋼鐵行業前10位,成為鋼鐵業特強、多角化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能夠引領世界鋼鐵工業發展的特大型跨國集團。
四個轉變奠定“騰飛”基礎
“金融海嘯對當前鋼鐵行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需求下降。”鞍鋼總經理張曉剛在接受一媒體采訪時表示,汽車、家電、集裝箱等行業許多大的直供用戶都減少了訂貨。
以鞍鋼為例,在去年金融危機出現前,全球最大的集裝箱生產企業中集集團在鞍鋼的訂單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可以達到4萬噸,但現在一噸都沒有了;原來與美的集團每個月有2萬至3萬噸的合同,現在也已經沒有了;與一汽集團的鋼材合同量則已經由原來每月的2.2萬噸下降到目前的6千至7千噸。
“盡管在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仍面臨很多困難,但鞍鋼對未來充滿信心。”鞍鋼一負責人對記者說, 8月份以來,國內鋼鐵市場發生了突變,主要是由于國內外經濟形勢大氣候的影響,鋼鐵企業虧損面迅速擴大,為了應對復雜嚴峻的形勢,我們企業制定了“四個轉變”的工作思路“四個轉變”包括:
一是提升鋼鐵業規模,目標是到2015年,年產鋼進入世界鋼鐵行業前10位。逐步向靠近資源、靠近市場、靠近沿海的地區布局,做到投資新建與兼并重組并重,擴大鋼鐵產量規模。
二是提升多角化檔次,目標是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非鋼產業集群。充分發揮鋼鐵主業的優勢,與國際一流企業合資合作,引進國際領先技術和管理模式,向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打造最佳產業集群,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三是提升全球化能力,目標是成為世界范圍內實施產業布局的特大型跨國集團。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從全球角度合理配置資源和產品。通過兼并或參股海外的資源類企業,建立海外原燃料供應基地,提高對海外資源的掌控能力。
四是提升產業鏈價值,目標是構建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產業鏈體系。圍繞企業價值鏈,構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實現原燃料、生產制造、設備管理、營銷網絡、物流運輸、最終用戶的最優化管理。
據了解,通過“四個轉變”的不斷推進,鞍鋼將進一步形成跨區域、多基地、國際化的發展格局。
建立新型銀企戰略合作
鞍鋼一位負責人表示,當前,鞍鋼正處于加快“四個轉變”的關鍵階段。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金融資本的大力支持。
不久,鞍鋼與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鞍山簽署銀企戰略合作協議,中行將為鞍鋼提供包括傳統商業銀行服務和新型投資銀行服務在內的全方位金融服務和支持。至此,鞍鋼已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建立起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據了解,鞍鋼、中行建立起新型銀企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行將以集團客戶綜合授信方式向鞍鋼提供200億元人民幣融資服務,雙方還將在理財、投資銀行、保險服務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雙方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是雙方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大舉措,對于鞍鋼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加快推進改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鞍鋼還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銀行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鞍鋼深入推進國際化經營,進一步做強做大,構建起穩固的金融保障。
與中船聯手共御挑戰
鞍鋼還和造船行業領軍企業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正式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最大限度獲得供應鏈競爭優勢,共享市場利潤,規避市場風險,共御金融危機挑戰。
中船重工是我國最大的造修船集團之一,其船只出口到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造船能力達800萬噸。
鞍鋼一直是中船重工船板的最重要供應商。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信息共享、技術開發與應用、資本運營、物流管理及商務領域開展廣泛交流與合作,同時建立高層會晤機制。此舉使鞍鋼與下游客戶強強聯合和優勢互補,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