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市場:助力中國企業上位
2009-3-2 14:3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環球市場專做外貿,外貿企業受金融危機最直接的影響是訂單減少。據你看來,經濟危機之下,國外買家的需求有何新變化?
對話雙方:環球市場總經理 胡偉權
億邦動力網記者 張大紅
買家變化帶來的機會
億邦動力網:環球市場專做外貿,外貿企業受金融危機最直接的影響是訂單減少。據你看來,經濟危機之下,國外買家的需求有何新變化?
胡偉權:以前在大家的眼里,歐美客戶對產品的質量要求高,而對價格要求低,現在他們對于價格變得比以前敏感一些,他們喜歡采購一些質量中高等、價格稍低的產品。
億邦動力網:這一變化對于中國的出口企業意味著什么?
胡偉權:意味著莫大的機會。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剛從國外回來,和家樂福、沃爾瑪GE等采購巨頭接觸,他們都表示2009年的采購量會下滑,但是不會減少在中國采購量,反而會把其他地區的采購任務轉移到中國來完成。他們有自己的考慮,中國的制造企業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形成了穩定的產業鏈,并且生產水平到了一定的層次。所以中國的出口企業相對于東南亞等勞動力同樣豐富的地區來說,具有質量優勢;而相對于歐美地區來又有價格優勢。價格低、質量中上的中國產品正好符合歐美的高端買家此時的需求。
億邦動力網:買家這一需求變化可能會促使一批中高端的出口企業崛起。但是有個問題是,國外的買家數量的確在減少。
胡偉權:沒錯,但是環球市場為高端供應商和大買家服務,所以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不大。
億邦動力網:中小企業遇危機轉型快,大企業反而不好轉型,據一些出口企業主說,國外的大采購商受到沖擊不小,比如已在英國開業100多年、擁有818家門店的Woolworths倒閉在圣誕節旺季前夜,一英鎊轉讓無人接手。
胡偉權:如果說沒有影響那是不可能,只是大企業提抗風寒的能力比中小企業要強一些,對于有實力的企業來說,沖擊并沒有那么大;另外,生活必需品的采購量降幅不會大;同時,歐美市場縮水,但是有的地區市場卻在增長,比如2010年世界杯的舉辦地南非,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從2006年開始,我們已經著手以展會的形式開拓南美、印度、中東等新市場了。
中國的出口企業一定要有信心,中國的出口企業競爭對手不僅僅限于國內,而是全球,此時的貿易環境對國外的中小企業的沖擊更大,他們肯定比我們先倒閉。一家企業2009年可能只盈利三四百萬,到2010年也許只有兩三百萬,但是2012年會徒增到一千多萬,這是洗牌的過程。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出口企業傳統比較好,希望通過市場的調節淘來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很多以低價取勝企業退出市場之后,中國企業對外的整體議價的能力會提升,這有利于中國出口企業的健康發展。
綜合服務力助企業
億邦動力網:當前做外貿,中小企業最關心的是買家數量和質量,今年環球市場采取什么措施抓住有質量的買家?
胡偉權:買家總數不斷調整,中國的廠家倒閉的同時,國外的中小企業也倒閉,不斷有新的買家起來找新賣家。我們有兩大措施,第一,主要通過展會找買家,我們用了很多錢去參展,而阿里巴巴在國外只參加個別展會。2009年我們在中國舉辦5000家買家見面會,讓中國出口企業在家門口與國外采購商見面洽談,這種買家和買家的見面會同樣會在網上展開,總之是加深買家和賣家的信息溝通;第二,我們計劃在全球招聘1000名買家顧問,作為買家的采購助手。并打算在歐洲、南美等地設立公司以便貼近當地市場。
億邦動力網:除此之外,針對新的外貿形勢,環球市場為賣家提供了哪些新服務?您又有何建議?
胡偉權:對企業有兩點建議。第一,要有信心,前面已經分析,這里不做展開;第二,開源節流。開源,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拓展新市場,開發符合采購商新需求的產品。節流,砍掉沒有利潤的項目,要做精。
我們除了找買家之外,還為企業解決“交易中”和“交易后”所涉及的物流、銀行、保險、報關等問題。比如物流,做外貿生意,物流是由國外買家控制的,這會產生兩個效果:第一,國外的物流成本高,買家會將這部分成本加在賣家身上;第二,物流公司控制在買家手里,外貿過程中出現糾紛物流公司自然站在買家那邊,而且物流公司也容易聽從買家而不顧買家的利益。而環球市場與國內物流公司合作,并且自己收購了2家貨代公司,一是成本相對較低,幫企業節省成本。二是控制風險,物流是出口企業控制,出口企業在貿易環節中控制力更強。
億邦動力網:物流服務在環球市場所占比例會不會越來越高,比例大概如何?
胡偉權:我不敢說具體的數字,但肯定會越來越大,物流是出口貿易重要環節,我們想做好這一塊市場。環球市場為企業出口多重服務是趨勢,舉個例子,深圳有個企業運貨到非洲,非洲客戶只付了20%的訂金,但是當貨到了非洲之后非洲客戶不想要了,除非企業降價。最后他求救我們,我們平臺的買家顧問在當地另外找了幾十個買家,不到一周企業就與其中一個買家談妥了。
億邦動力網:您一直強調為高端客戶服務,那么中小企業不適合環球市場嗎?
胡偉權:中高端是相對來說的,我們服務的大部分還是出口在2000萬到2個億的出口企業。能夠做到10個億是少數的。
億邦動力網:處在這個區間的企業不會沒有受到危機影響吧,今年環球市場的業績如何?
胡偉權:2008年注冊會員有增長幅度達200%,收費會員也有小幅度增長。這主要是我們展會做得多、質量高,許多客戶能夠真正找到買家。
冬天之后的勃發
億邦動力網:危機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是一次洗禮過程,對于B2B來說同樣如此。B2B平臺紛紛出招,阿里巴巴出口通出來之后,價格只有2萬左右,有人分析此舉是為了打擊對手,您怎么看?
胡偉權:企業很理性,不會簡單因為你降價了就更換平臺,如果你不能幫他們賺錢,2塊錢企業也不會用的。
億邦動力網:許多B2B平臺抓住政策機會尋求政府合作,比如阿里巴巴和中國制造網。
胡偉權:中國制造網接近與阿里巴巴。我們1995年成立,堅持走自己的路,不會因為別人的改變就改變。和政府合作不代表找到合適的買家,能為企業找到買家才是關鍵。阿里巴巴在國外的名氣越大對“中國制造”品牌的損害就越大,因為阿里巴巴平臺上的企業多、雜、小,采購商也不規范。我比較欣賞環球資源,我們的買家質量和廠家的數字很接近。
億邦動力網:“冬天”過后,您預感幾大綜合B2B的實力會呈現怎樣的態勢?
胡偉權:我不好說別人,但是我知道環球市場一定會圍繞外貿做得更深,不斷為企業提供深層次的服務,能夠成為展示“中國制造”品牌的窗口,推出一批具有實力的中國制造企業,這是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