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業巧用“土豆效應”謀發展
2009-3-18 12:4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王秀香
金融危機給我國各行各業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許多企業的形勢都十分嚴峻——收入下降、利潤下滑、庫存增加等問題越來越突出,市場、價格、資金鏈問題也越來越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企業都在想盡辦法 “過冬”:有的從戰略進攻轉向戰略防御——抓管理,深挖潛;有的則通過降薪、裁員等措施降低成本。而對于食品企業來說,在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之際,利用好 “土豆效應”,也許是一條危中尋機之徑。
“土豆效應”導致消費理念轉變
土豆效應又稱 “土豆悖律”,是指在大蕭條時期,消費者舍棄高端奢侈品而轉向中低端產品,并導致對后者的需求上升,進而推高低成本產品的價格和銷售。無論經濟處于什么狀態,人總得吃飯,有錢吃好的、貴的,缺錢可以吃差些、便宜的食品。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用于食品消費的錢會壓縮,但食品總消費量不可能減少。土豆在食品中屬于低檔、便宜的食品,當人們收入減少后,就會去購買價格便宜的土豆,進而在整體上導致對土豆需求的旺盛,從而推進土豆價格的上漲。
而實踐證明,經濟危機越嚴重,“土豆效應”越明顯。
在英國,不少中高收入家庭資產大幅縮水,公司倒閉,使他們加入到失業大軍中去。而2008年,沃爾瑪宣稱其10月份零售增長占到全美除汽車和餐飲業外零售增長的一半,正是 “土豆效應”在發揮作用。
在我國,兩會已經十分明確的把民生作為第一要義,這將更加刺激 “土豆效應”的擴散。可以說,當市場不景氣時,人們的消費理念會隨著經濟危機的演變而改變——從追求奢侈品和高檔品到追求經濟實惠的廉價品為第一需求。而這種理念的轉變對于食品企業來說確實是危機中的機會。調整產品結構,開發低端、低成本產品
經濟學中 “土豆效應”的存在,將無疑導致對低端產品需求的擴大,經濟危機通過降低客戶購買力、購買意愿,改變購買標準,使得更多以往的中高端客戶轉化為中低端客戶,擴大了低端產品的細分市場容量,給低端產品帶來機遇,進而推動了低成本產品的銷售。
近年來,由于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從吃 “飽”到追求吃 “好”,從吃 “粗”到吃 “精”,從吃“食品”到吃 “感覺”。這些消費需要的變化,導致食品企業不斷開發高端產品,從式樣到色澤,從營養到包裝,逐步走向高端。
目前,隨著金融危機的深入,食品企業也面臨著更艱難的考驗,而 “土豆效應”的存在卻給食品企業帶來了機遇。企業若要抓住這個危中之機,就必須要學會快速反應,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和營銷策略,才能在困境中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