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2月煤炭進口創22月新高
2009-3-17 22: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海外煤炭維持低價可能給中國煤炭企業帶來困擾。海關數字顯示,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正在加大煤炭的進口量。
昨日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月的煤炭進口量達488萬噸,較1月的299萬噸環比增長63%,同比增長也達到73%。這個進口量也創下了22個月以來的新高。
專家表示,國外煤炭價廉物美、國際海運價格處于低位以及國內電煤“頂牛”等諸多因素是導致煤炭進口大幅增加的原因。
進口煤價低
正如大唐集團總經理翟若愚在兩會期間明確表示的,“即使加上海運費,海外煤價仍略低于國內。”
“南方港口的進口煤要比從北方過來的煤便宜。”中國煤炭市場網高級分析師李朝林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中國煤炭進出口呈現‘南進北出’的格局,這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必然結果。”李朝林說,中國的煤炭資源大多分布在西北,用鐵路等運輸到南方價格較高,而從越南、印尼甚至是澳大利亞經海路運到廣東的煤,運輸工具則是上萬噸的大輪船。“大輪船就好比搞批發,運輸費用很便宜。”
而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則提醒說,目前國際油價低迷,再加上全球需求不振,國際海運價格非常低。而進口到中國的煤炭又多為精洗煤,熱值高于從北方運到南方的原煤,非常具有市場競爭力。
聯合金屬網的煤炭分析師王玲預測,3月份的中國煤炭進口量可能仍然還會有增長,但4月份以后,“市場可能就會理性很多。”
中國煤企面臨抉擇?
2月煤炭進口的激增,在韓曉平看來,可能對中國國內的煤炭企業帶來長期的沖擊。
“煤炭供貨通常都采用長期協議機制,現貨交易并不普遍,現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海外煤炭低價可能會維持較長時間,這很可能會促成國內電力企業和海外煤礦簽訂長期協議,這可能會給中國的煤炭企業帶來困擾。”韓曉平說。
不過李朝林認為,海外煤礦沒有足夠的量供應中國火電。他表示,作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2008年,中國約消耗煤27億噸,占世界耗煤總量的40%,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當年全球煤炭交易量包括中國出口在內只是9億噸。
“進口電煤不可能解決國內發電需求。”李朝林表示。
而王玲則表示,當前正處于國際煤炭長期協議談判敏感時期,如果中國大量進口國外煤炭,會給國際造成中國需求旺盛的錯覺,推高原料長期價格,損害企業的長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