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加強奶源基地規范化 蒙牛加強管理保障產品安全

2009-3-15 16:1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件的曝光,一度引發了中國奶業市場的信任危機。前不久《食品安全法》的出臺使得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問題又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近日,記者有幸探訪了蒙牛公司總部生產基地,親眼目睹了其液態奶生產的全過程。 

  加強奶源基地規范化建設 保障產品安全從源頭做起 

  記者首先來到蒙牛澳亞國際牧場。據介紹,2004年10月,蒙牛從世界四大洲優選出一萬頭頂級奶牛,引進到這個被譽為“中國乳都”的草原名城——呼和浩特,在“中國乳都”的核心區和林格爾,蒙牛建成了占地8848畝的蒙牛澳亞國際牧場。這里地處北緯40度左右的“世界最佳草原地帶”,蒙牛還專門從12個國家引進了世界上最好品種的牧草,以適應這些奶牛“外援”的生活習性,讓每頭奶牛都能保持好胃口。這里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的獨特氣候條件,使當地牧草干物質含量遠遠超過其它地區,讓每一滴牛奶都擁有格外強壯的營養基因。據介紹,目前,蒙牛澳亞國際牧場已經擁有1.1萬多頭奶牛。 

  據工作人員介紹,由于這個牧場還起著示范作用,因此同時采用了4種方式擠奶。記者在牧場的“車間廠房”里見到的第一種擠奶方式是“轉盤式”,這是一種半自動化的擠奶方式,60頭奶牛依次排隊走上一個大轉臺,工作人員首先為這些奶牛清洗奶頭,然后擠掉頭三把奶,再經過消毒后就將吸奶杯掛上,開始了自動擠奶的過程,隨著轉臺的緩緩轉動,擠完奶的奶牛會自己踢掉吸奶杯,在轉臺轉到出口時自動退出去,然后在入口排隊等待的奶牛會自動走到這個空位中,繼續重復著剛才的擠奶過程。據工作人員介紹,奶牛的這些自主動作都是“崗前培訓”的結果。

  接下來,記者又見到了“魚骨式”和“并列式”兩種擠奶方式,與“轉盤式”基本大同小異。這些奶牛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每天早中晚要擠3次奶,每頭奶牛的產量大約在30公斤左右。 

  記者還見到一種比較特別的擠奶方式——“機器人式”,中國引進的第一套高智能全自動擠奶機器人就落戶在這里。這臺設備是完全根據奶牛自己的意愿隨時進行擠奶過程的,只要有需要,奶牛就會自己走進機器完成擠奶過程,然后再走出去,從頭到尾都不需要人工干預。不過,為了引導奶牛自己走進擠奶機器里,工作人員還是在適當的位置擺放了優質草料以達到“誘惑”的目的。奶牛進入后,機械手臂會利用紅外線探測尋找奶頭,然后再自動完成擠奶的全部工作。工作人員表示,這邊的奶牛是邊聽著音樂邊吃著草料的同時在擠奶,因此每頭奶牛產量比較高,可以達到每天40公斤,但由于每次只能有一頭奶牛進入,所以自動擠奶機器人每天只能完成80至100次的擠奶。 

  據介紹,目前蒙牛通過在全國自建現代化牧場,通過集約化管理,確保牛奶的品質。 

  記者還在擠奶車間外看到佇立著兩個巨大的儲藏罐,據工作人員介紹,車間里的原奶采集到以后會立刻通過管道經冷卻降溫后傳輸到這兩個儲奶罐里,儲奶罐中保持4度的恒溫以便對原奶進行保鮮,隨后會有運奶車將原奶運送到工廠中進行進一步的加工生產。運輸管道以及儲奶罐會每天定時做消毒處理。蒙牛為更及時準確地對所有奶車在運輸途中的質量監控,推廣實行電子鉛封及GPS全球定位系統跟蹤,及時了解奶車在運輸途中的所有信息,確保奶車按時到廠,減少拉運過程中的質量風險。 

  建設高智能化生產基地 保障產品安全有科技支撐 

  接下來,記者來到蒙牛的6期工廠進行參觀。據介紹,蒙牛為了這個于2007年7月落成投產的高科技乳品研究院暨高智能化生產基地投資了12億元人民幣。這個集教學、培訓、研發、檢驗、生產、倉儲、參觀于一體的高智能化基地,在能源利用、建筑造型、物流分區、工藝布置等方面都具備了世界乳業領先水準。 

  記者見到有幾輛運奶車在工廠外的收奶廣場進行作業,工作人員在介紹作業流程時說,這些車將原奶運抵工廠后,會首先采集原奶的樣本送到樓上研究院的實驗室中進行檢測,只有各項指標合格后才可以灌入工廠的儲奶罐中,而經檢測不合格的原奶則會被全部倒掉。運奶車在完成運送任務后會立刻經過清洗、消毒處理,然后才允許駛出進行下一次的運輸任務。 

  隨后,記者來到加工車間外觀看了牛奶從原料加工成最終產品的全過程。首先,原奶通過管道運輸到加工的第一個環節進行“閃蒸”處理,工作人員表示,蒙牛通過這個步驟會剔除掉原奶中5%的水分,使得干物質上升,從而讓牛奶的口感得到提升,因此蒙牛的牛奶之所以比較稠并非是添加了增稠劑一類的物質。 

  殺菌處理后,牛奶便流入了灌裝車間,經過全自動的灌裝設備被封入到一個個的利樂包中,記者見到生產線上的利樂包整齊排列著被輸送到下一個加工環節——粘吸管,然后是排列裝箱,至此,人們在市場中常見的一箱一箱的利樂包蒙牛奶便生產了出來。隨后這些由機器人裝箱碼垛的牛奶會在邊上的庫房中保存7天,以在檢驗確保產品品質后,最終合格的產品會及時經過物流運往全國各地的市場中進行銷售。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里是亞洲最大的單體液態奶加工廠,共有22條生產線,日處理鮮奶能力為2000噸,從收奶到產品出庫,全部由中央控制系統設定程序,指令機器人操作完成。 

  參觀完工廠后,記者又來到了高科技乳品研究院,據研究院的負責人介紹,這里是集常溫液奶、低溫鮮奶、冰淇淋、奶酪、黃油等各類乳制品研發、原輔料應用研究、高新技術應用研究、乳制品感官評定技術應用研究、益生菌及功能性配料研究與應用、臨床功效研究、各類乳制品中試與培訓于一體的綜合性乳品研究機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設備,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可以說是國內企業中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國際頂級乳品研發中心。“美國FDA的工作人員來考察以后,認為這里的檢測設備絲毫不遜于他們配備的硬件水平。”這位負責人如是說。 

  此外,研究院的工作人員75%以上為相關專業的碩士學歷,現有的4名博士也均具有海外求學及就業背景。同時,研究院還與17家國際乳品加工、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其中包括英國劍橋大學、法國達能、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等。 

  研究院里的分析中心是集團中心實驗室,也是集團的食品安全實驗室,現擁有總價值近3000萬元的世界上最先進的儀器和設備,不僅24小時對蒙牛的原料和成品進行三聚氰胺的檢測,還開展了包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致病菌鑒定、營養成分、維生素、添加劑、重金屬、微量元素等共367個檢測項目,以切實保證蒙牛出廠的產品全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