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兩翼”助推重慶物流發展
2009-3-12 11:1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特派記者李霞
工業興城,物流興區。“發展現代物流業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們共同熱議的話題。3月9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副主席王孝詢代表發言指出,中心鎮是城鄉要素資源雙向流動的一個重要節點,必須高度重視中心鎮的帶動作用。會后,《現代物流報》記者就重慶物流規劃的有關問題對王孝詢進行了專訪。
記者:重慶將怎樣實施“一圈兩翼”戰略?
王孝詢:在2007年重慶市就提出全市劃分 “一小時經濟圈”、渝東北和渝東南“兩翼”,實行“一圈兩翼”互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根據重慶的地形和經濟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區域:一個區是比較發達的城市經濟區,包括重慶的主城九個區,像重慶的渝中區、沙平壩區等等,就是一圈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另外就是兩翼,渝東南和渝東北形成兩個翼,渝東北是在重慶比較發展的地方,渝東南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經濟發展較滯后。對這三個經濟區域的規劃發展都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總起來講都是要縮小幾個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整個實現全面小康。
記者:國家在實施物流業振興規劃中提到了物流要與制造業聯動發展,您對這個問題怎么看?
王孝詢:近來,國家對制造業與物流業的發展非常重視,這一點從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今后制造業與物流業將是國家發展和振興的重點。由國務院批的3號文件將成為重慶發展的助推器,我認為這個戰略對重慶是非常適合的。首先,重慶是我國發展比較快的一個城市之一,主要發展制造業,加上重慶是個老工業基地,基礎比較雄厚,這給重慶制造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其次,重慶是西部的航空樞紐,有黃金水道長江,另外還有四通八達的高速路和多條鐵路,所以在發展交通物流方面中央也高度重視。如果建成,從西北邊可以直達印度大陸,從西部到北部灣,我們現在正在打造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就是一個小時就可以到成都,兩個小時到貴陽,三個小時到西安,四個小時到八個小時到上海。
重慶將依托 “1小時經濟圈”發展優勢產業,與四川共同打造國家新的增長極。以庫區腹心城市萬州區為中心的渝東北和以黔江為中心的渝東南則合理開發礦產資源,發展特色農副產品加工和特色旅游產業。
記者:這個物流規劃的實施對周邊地區的輻射作用有多大?
王孝詢:占中國國土面積近80%的中西部地區,缺少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增長極,可謂區域經濟布局中的一大缺憾。這次借助物流振興規劃的實施,我們試圖彌補這一缺憾,在這個擁有2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靠“雙核共振”,打造出媲美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中國第四增長極。實際上重慶和成都在歷史上不分家,在經濟上聯系非常密切,而且原成都、重慶的這條成渝線形成了一個城市群,一個大的經濟圈。重慶政府也很重視這個事情,黨政領導都到成都多次拜訪,然后兩市簽署了部分框架性的協議,盡量統一規劃。
另外,根據新的發展,我們想還要把它擴大,就擴大到西安去,甚至還有云南,如果第四增長極完成,將對西部的進一步深化發展意義重大,而且對改變整個中國的經濟布局也是非常大的,應該說打造成為我們國家第四增長極是非常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