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或推行強硬貿易政策
2009-3-12 10:5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的美國貿易代表柯克9日說,新一屆美國政府將致力于全球貿易規則的嚴格實施,而非致力于與他國簽訂新的貿易協定。 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說,柯克的講話顯示美國將對貿易伙伴采取更強硬貿易政策,可能尋求在未來貿易談判中迫使對方首先做出妥協。
有別布什政府
柯克當天出席國會參議院財政委員會聽證會,就提名他出任美國貿易代表事宜闡述觀點。由于國會議員沒有對柯克人選提出異議,媒體普遍預期他將順利獲得批準,而聽證會上的表態一定程度上確定了新政府的貿易政策框架。
柯克明確表示,新政府貿易政策將明顯有別于布什政府,后者精力集中于推動達成新的自由貿易協定。
“正如我和你們(參議員)中許多人私下交談的那樣,我不是作為‘協定發燒友’來接手這項工作。”他在聽證會上說,“這屆政府在貿易問題上的出發點將是最嚴格地執行現有規則,增加當前與未來貿易協定的透明度。”
美國彭博新聞社報道,布什卸任時,美國已經與13個經濟體簽有自由貿易協定,這一數字在他上任之初只有3個。
柯克稱,美國將致力于擴展貿易,但“并不是所有美國人都從貿易中獲益,而我們的貿易伙伴并不總是按規則行事”。
重估現有協定
除闡明貿易政策首要考慮因素外,柯克表示將重新審視布什政府時期美國與韓國、哥倫比亞和巴拿馬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這3項協定仍有待國會批準,眼下受到不少民主黨人士質疑。
以韓美自貿協定為例,民主黨人以及部分制造業人士認為,韓國汽車企業能夠通過協定中的承諾順利打入美國市場,但美國企業卻沒有得到相應承諾。奧巴馬本人去年已經表達這一擔憂,認為協定中有關汽車和制造業條款應做修改。
“我同意總統所說,這一協定本身并不公平。”柯克說,雖然協定本身對美國是個巨大經濟機遇,但“如果沒有修改,我們就準備好退出”。
此外,由于美國工會組織認為哥倫比亞在確保工會領導人免受暴力威脅方面做得不夠,哥美貿易協定在國會面臨不小阻力;巴美協定則因美方認為巴拿馬經濟依賴金融避稅與洗錢而蒙上陰影。
貿易保護抬頭?
華盛頓智庫“全球發展中心”貿易問題專家索德奎斯特認為,柯克的講話以及美國政府在貿易問題上準備采取的措施顯示,奧巴馬政府沒有從布什手中直接接棒,而是“從零開始”審視貿易政策。
《華盛頓郵報》認為,美國政府新貿易政策反映出美國國內對全球市場的日益不滿。報道舉例說,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認為,進口到美國的廉價商品最終沖擊國內工作崗位,美國過去的開放貿易政策一定程度上為如今的經濟衰退埋下禍根。這一點從美國國會順利采納經濟刺激計劃中的“購買美國貨”條款可以得到印證。
“沒錯,來自國外的廉價產品幫助手頭緊張的美國家庭更好地使用美元,而我們向海外出口的產品和服務也支持了美國家庭。”柯克提及這一關切時說,“不過,另一個現實是,當一個小社區的工廠因為越來越多外國競爭而關閉時,貿易帶來的益處卻很難得到贊同。”
不過,《華盛頓郵報》注意到,奧巴馬政府在回應美國工人上述關切的同時,卻在極力避免容易讓外界產生“貿易保護”印象的詞匯或措施。奧巴馬競選時期曾主張與墨西哥和加拿大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但受到外國政府、國內一些州以及共和黨強烈反對,這一立場在他當選后有所軟化。
聽證會上,參議院財政委員會委員格拉斯利就奧巴馬有關北美自貿協定的前后不同態度提出疑問。柯克說,任何“強化”北美自貿協定的努力不會導致協定相關方提高關稅。這一回答或許意在消除格拉斯利所在艾奧瓦州農業人口選民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