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加快服務業發展破解當前經濟困局

2009-3-11 15: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當前,我國產業發展極不平衡,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后。而服務業正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主渠道。在談及當前大學生就業問題時,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指出,“大學畢業生更多的要進入服務業。從長遠來看,大力發展服務業,調整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將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
    發展服務業是實現產業平衡發展的需要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30067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3%;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8.6%;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0.1%。從2003年開始,我國的第三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就一直停滯在40%左右。而按照國際發展經驗,在從下中等收入國家向上中等收入國家過渡中,第三產業比重將從45%左右提升到60%以上。
    2007年3月頒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10年,全國服務業產值比重比2005年提高3個百分點,就業比重提高4個百分點;到2020年,全國服務業產值比重超過50%,就業容量顯著增加,基本實現經濟結構向以服務經濟為主的轉變。
    黨的十七大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
    目前,我國服務業的發展狀況距離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雖然我國經濟一直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即便在金融危機肆虐的2008年,GDP依然保持了9%的年增長。但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一方面,當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程度后,第二產業(工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來自服務業的有效支持。如果服務業發展一直處于相對滯后狀態,那么勢必成為我國經濟長期持續增長的“瓶頸”。另一方面,加快發展服務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要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把經濟發展建立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服務業是“無煙產業”,能源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而且通過發展專業化的服務業,可以大大提高其他產業的節約環保效率。
    發展服務業,拓展就業新天地
    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賀鏗認為,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保就業比“保八”更重要。他說,今年GDP增長8%應該說問題不是太大。但這個問題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問題是大家的就業怎么樣,民生穩不穩定。有人認為,只要GDP上去了,就業就上去了,我不這么看。保持GDP增長有各種各樣的辦法,比方說建設一些超前的基礎設施,GDP也能上去,但是增加的就業人數有限。我覺得建設超前的基礎設施帶動不了太多的就業。我希望能在民生、三農、社會保障等方面多投入,在那些超前的基礎設施方面盡量不投入、少投入,這樣可能使得我們的經濟結構改善。
    經濟結構的良性變化,根據十七大精神,可以理解為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而提高就業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加快服務業發展。
    服務業是吸納就業的天然“蓄水池”。從優勢上看,服務業就業容量最大。據測算,每投資100萬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重工業是400個,輕工業是700個,服務業是1000個。因此,服務業的發展對于解決就業問題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而充分就業又是激活消費、拉動內需的一個重要因素。以美國為例,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初,勞動力在服務業就業的人數只占總數的50%,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經達到了80%,就業的充分曾對保持美國消費的持續旺盛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理論上看,服務業就業潛力最大。按照經濟結構演進的一般規律,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之后,就業結構進入一個重要的交叉時點,農業就業比重迅速降低,工業就業比重達到峰值后逐步下降,服務業就業比重則大幅提高并穩步增長。
    與其他產業部門相比,服務業具有就業彈性大,勞動密集、技術密集和知識密集并存的特點,在吸納勞動力就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能夠吸納各種不同素質的勞動者就業。此外,服務業就業受經濟波動的影響最小,與工農業就業彈性相比,服務業就業彈性始終處于較高水平。
    江蘇南京市某民工市場提供的一項調查顯示,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的出口加工型企業的崗位需求量同比下降了40%,而與此同時,市場內九成以上新增就業崗位來自于服務業。在1月15日南京舉辦的江蘇省和南京市就業援助招聘會上,現場企業提供的一半以上就業崗位,也來自物流、家政、商務信息等服務業,85家培訓機構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的免費培訓工種,更是大部分來自服務業領域。
    另外,大力發展服務業,不僅能夠發揮現代物流、金融保險、商貿流通等行業在優化產業結構中的作用,而且能夠推動教育、科研等有助于提高勞動者素質產業的發展,使勞動者的素質結構更加適應于產業結構升級的需要;服務業特別是生產型服務業作為提高國民經濟效率的戰略策源地,在深化產業分工進程中發揮著“黏合劑”的作用,對于擴大市場中間需求、促使產業分工發展和壯大市場規模,作用更是不可替代。
    當前,服務業中相當部分行業,如餐飲、家政、商務服務、物流等都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這些企業的發展勢必促進更多勞動者實現就業,而充分就業又將對激活消費、拉動內需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催生服務業轉型
    2003年我國人均GDP一舉突破1000美元大關;2006年則越過了2000美元的關口;從《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披露的數字推算,2008年我國人均GDP則突破了3000美元。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所副研究員張斌介紹說。“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的時候,其城鎮化、工業化的進程將出現加速發展,而產業結構、消費類型也將發生重大轉變。日本共同社也曾在報告中指出,人均GDP3000美元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個節點,隨后更有可能帶來消費的活躍。因此,人均GDP跨越3000美元大關,對于2009年我們肩負的“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重任來說,可謂恰逢其時。擴內需,加速服務業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
    致公黨中央在向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提案中,明確提出要加強現代服務業發展。
    提案認為,現代服務業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產品附加值高、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少等特點,是衡量社會經濟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現代服務業快速增長,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優化、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中心城市功能增強。
    由于現代服務業涉及金融保險業、信息服務業、旅游業、物流業、法律服務業、社區服務業等新興服務業,具有行業多、牽涉面廣、專業水平要求高、政策性強的特點。針對我國現代服務業當前存在的專業素質不高、缺乏創新能力等問題。提案建議:
    第一,改革和完善服務業的市場準入制度。積極探索和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放寬市場準入條件,鼓勵發展連鎖經營簡化證照辦理手續,放寬冠名登記條件。第二,加強服務業的總體規劃和引導,促進現代服務業有序、健康、協調發展。利用金融危機的契機,扶持那些逆經濟危機而上的服務業品種,如企業征信、資信評級和商賬追收。第三,實行稅費優惠扶持政策,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財政稅收政策的設計與實施適度向服務業傾斜,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服務業。第四,多渠道增加資金投入,增強現代服務業發展后勁。第五,加快技術創新人才的培養,提升現代服務業的整體水平。第六,建立服務業發展的協調機構和工作機構,加強對現代服務業的統籌和指導。進一步加強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建設。各省市成立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通過協調各部門的工作步調,形成抓好現代服務業發展工作的合力,并加強責任制考核。各地服務業發展要有明確的任務和目標,并對地方主要領導和有關部門實施考核,促進現代服務業的健康發展。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服務業這塊經濟“短板”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巨大引擎,擴大就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問題的破解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空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