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與東盟貿易保持高位增長
2009-3-11 15: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8年防城港市對外貿易中,對東盟貿易實現同比增長19.6%,占廣西對東盟進出口總額的20%。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再次顯現出防城港作為與東盟最前沿的地域優勢。
地域優勢促使貿易增長
在出口方面,防城港表現得尤為突出,對東盟的出口,同比增長達到45.8%,其中化工產品和豆粕豆油占70%,而這些化工產品基本上來自港口區漁州城磷酸企業,大豆和豆油主要來自三家企業,即大海糧油、惠禹飼料和岳泰飼料公司。
在港口區漁州城去年磷酸產量達到26萬噸,同比增長65%,這些產品均通過防城港口岸出口到東南亞國家,盡管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可出口和物流成本低的優勢,仍然吸引了不少磷酸企業投資港口。據港口區工業管委會副主任凌瑩介紹,目前港口區工業園落戶磷酸化工企業18家,已投產的就有8家,吸引這么多企業過來的原因就是防城港面向東盟、背靠大西南的優勢。南磷化工公司總經理陳興文表示,他在云南也有一家磷酸企業,但現在基本業務都在港口區,因為這里的物流成本要比那邊低,出口也方便,以一噸黃磷加工磷酸為例,把黃磷從云南運到這里再加工包裝出口,比在云南加工后再運到這里出口,可以節約物流成本3-10倍。
對這一地域優勢深有體會的是來自黑龍江的惠禹飼料公司,副總經理邴建國說,2006年選中投資防城港,看中的就是這里的港口優勢和北部灣開放開發的機遇,所以用不到一年時間就建成投產,2008年產值就達到30個億。
而機電產品,據防城港市商務局介紹,這些產品在越南、老撾等東盟國家大受歡迎,特別是越南經濟發展迅速,交通運輸業迅猛發展的情況下,對機電產品需求量大增。像諸如橡膠、煤炭和礦產資源等資源性產品,隨著經濟的發展開發日益擴大,但其國內的生產力有限,許多采礦用的機械及工程車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而中國生產的一些機械及工程車輛與歐美、韓日產品相比具有“物美價廉”的優勢,許多國有汽車生產企業借著東盟自由貿易區發展的進一步深入,紛紛將企業的觸角伸向東盟國家,積極開發東盟國家市場。
“走出去”實現新突破
2008年初,防城港市首次實現到東盟國家投資設廠,為實現“走出去”戰略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早在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專家論壇上,一些專家就提出,“走出去”戰略是加快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步伐的一項重要舉措,這個走出去,不僅是貿易,還包括去東盟國家投資建廠,東興市京華公司無疑為廣西企業實現“走出去”起到了一個示范作用。
早在2007年11月的中越(芒街-東興)國際商貿旅游博覽會上,東興與越南芒街市簽訂跨境經濟合作區框架協議,為東興市實現“走出去”創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而2008年防城港市與越南下龍市結為友好城市后,則使防城港“走出去”戰略推向企業合作的實質性階段。
據防城港市商務局介紹,現在全市經商務部批準在東盟等國家設立辦事處等營銷機構的企業達到了8家,占全廣西的五分之一多,并且每年都有一些企業到越南、馬來西亞等國設立辦事處或投資建廠,現在已有包括防城港岳泰股份有限公司、東興市京華實業貿易有限公司在內的20多家企業和公司在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柬埔寨等國投資辦廠,在460多家進出口企業中,有200多家企業與東盟10個國家建立了貿易關系。
與此同時,東盟一些國家的企業或公司也開始到防城港來設立辦事處,甚至直接來這里投資建廠,東興市約有100多個來自越南、泰國、緬甸等國的銷售商,在東興設立貨物銷售點或辦事機構。在東興市新華路一條街,可看到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國家的銷售點,商品涉及家具、電子、珠寶等日用品。越南平仙鞋業5年前在東興新華路設立銷售點,代理商雷慶多說,自從他3年前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后,生意越來越好,現在客戶已經發展到哈爾濱、濟南、杭州等全國十幾個城市了,年銷售收入超百萬元了。越南仁和商業有限公司投資600萬美元在東興市江平工業園興辦企業,開創了東盟國家直接來投資建廠先河,目前已經有20多家東盟國家的企業與防城港洽談投資項目。(黃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