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物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對策
2009-3-10 12:2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和惡化,預計2009年廣西外貿進出口增速將持續回落。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把握機遇,規避風險,促進物流業發展,是實現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目標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發揮區域優勢,加快發展步伐。廣西具有沿海沿邊和連接東盟經濟圈、華南經濟圈和西南經濟圈的獨特區位優勢。其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目前已是一個擁有17億人口、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1.3萬億美元貿易總額的經濟區。開拓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市場,無疑為與東盟國家毗鄰、經濟關系密切的廣西提供了一次難得的物流業發展機遇。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的穩步推進,也有利于促進區域內資源共享和有效利用,營造互補互利、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區域經濟發展“多贏”格局,從而能推動廣西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同時,廣西在“兩廊一圈”建設中的地位,為廣西實施沿海開放戰略,發展現代物流提供了極好的契機。此外,發展會展經濟能有效促進貿易增長,從而進一步推動物流業的發展。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為廣西舉辦更多的專業性展會、促進區域性國際商貿中心在廣西形成,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因此,廣西物流企業要搶抓多區域合作的新興機遇,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使區位優勢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
二、挖掘內在潛力,擴大內需市場。作為一個人口眾多、地域廣闊的發展中大國,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應該是國內需求,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國內市場的發展需要良好的物流基礎設施和高效的物流服務體系支持,這就對物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企業要認真分析內需市場的特點,深入了解客戶需求,有針對性地開發物流服務項目。隨著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進入新階段、鐵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加大以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的實施,廣西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廣西物流企業要抓住有利時機,調整產品結構,轉變經營方式,多元地開拓市場,不斷做大做強。
三、推進供應鏈管理,實現聯動發展。當前,全球制造業已步入供應鏈管理時代。我區一些有遠見的制造企業順應市場趨勢,進行流程再造,開始有選擇地推進供應鏈管理,推動制造業與物流業融合滲透、聯動發展。制造企業有效引入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理念和技術,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庫存,加速企業資金周轉,提高資金利用率。這對物流企業來說,更是一個加速發展的良機。關鍵是物流企業要具備滿足制造企業物流需求的技術和能力,這樣才能形成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聯動發展的格局。因此,我區物流企業要苦練內功,熟練掌握供應鏈管理技術,深入挖掘客戶的潛在需求,努力從銷售物流向生產物流、采購物流延伸服務,力爭能全面介入制造企業的供應鏈管理。
四、引導社會化物流需求,發展專業化物流服務。加快城市公共配送體系建設,加快生產資料現貨交易市場提升改造,引導各類批發市場升級轉型,增強物流功能。深化生產資料流通領域改革,創新流通方式,提升流通業態。重視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形成城市支持農村、城鄉互動互促的一體化物流發展新格局。引導大型物流企業加快兼并擴張,不斷做大做強;引導中小企業發揮船小好掉頭的優勢,努力做精做細,發展各類企業在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聯合協作。
五、整合物流要素資源,提升物流服務水平。按照國際國內市場需要,統籌規劃,搞好物流要素資源的整合,積極建設區域性物流園區,努力培育全國性、區域性和地區性物流中心。針對不同的主體功能區劃分,實施不同的物流發展模式,加強區域間的物流協作。要切實根據物流業發展的規律,大力推進區域物流、企業間物流、企業內物流、物流功能、基礎設施、物流信息、人力資源和管理體制等資源的整合,通過優化資源組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要結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物流發展的需要,大力推進物流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加強先進物流技術的研發和運用,加快城鄉物流體系建設,注重發揮現有設施、設備的整體效能,提升物流服務水平。
六、用好用足國家政策,審慎規避市場風險。為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我國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對外貿領域也給予了高度關注,包括進一步改善對外貿易環境、大力支持優勢企業產品出口、數次上調多種商品的出口退稅率、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對中小出口企業貸款以及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等等,我區物流企業應用好用足這些政策措施。同時要加強市場調研,努力防范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