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物流業發展的重大機遇
2009-3-1 18: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木易
2月2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等。會議指出,必須加快發展現代物流,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以物流服務促進其他產業發展。
對正遭受全球金融危機沖擊的中國物流業,這次調整振興規劃的出臺有何現實意義,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物流行業還有哪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2月26日,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陸江會長。
記者: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把物流業列入調整和振興產業規劃的重要意義有哪些?
陸江:物流業列入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表明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物流業的重視,是國家發改委等相關政府部門支持的結果,也是我國物流業發展的重要標志。這個規劃,是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第一個規劃。規劃的出臺,不僅對我們應對當前金融危機,而且對于物流業長遠發展都是重大利好消息,是我國物流業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
首先,把物流業列入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是落實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重要支撐。國務院提出鋼鐵、汽車等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是應對當前經濟危機,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前九大產業涉及能源、原材料和制造業,只有物流業是生產性服務業。把物流業列入十大產業,才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從而促進制造業與物流業互動發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從整體上提高我國產業競爭力。
其次,把物流業列入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是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手段。最近一個時期以來,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保增長、調結構、擴內需”的政策措施,而物流業是重要環節。2008年,我國物流業增加值完成近2萬億元,占服務業全部增加值的16.5%。也就是說,物流業每增加6.06個百分點,就可以帶動服務業增加一個百分點。據統計,2008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高達89.89萬億元。也就是說,每1個單位的GDP需要3個單位的物流量來支撐。物流業的發展,對于調整結構、轉變方式、促進生產、拉動消費、增加就業、完善城鄉物流服務體系、提高農民收入都會起到重要作用。
再則,把物流業列入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是物流業應對當前危機和長遠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很快,但總體水平落后,還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目前,發達國家社會物流費用與GDP的比率一般在9%~10%,而我國2008年還是18.1%,高出發達國家一倍左右。也就是說,這個比率每降低一個百分點,就等于創造2800億元的經濟效益?梢,我國物流業發展的差距很大,潛力也很大。
當前,物流業與其他行業一樣,也受到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面臨相當大的壓力。一是實物量增速回落,需求急劇減少的壓力。2008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和物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幅度,分別比2007年回落6.7和1.9個百分點。二是企業經營困難,效益普遍下滑的壓力。多數物流企業銷售萎縮、利潤大幅下降甚至出現虧損,有些地區部分企業開始退出物流行業。三是資金短缺,投資不足的壓力。一方面,
客戶延長賬期,物流企業墊付資金
回籠放慢;另一方面,部分上游客
戶破產倒閉或惡意逃債,物流企業
壞賬風險加大。許多物流企業當期
經營難以為繼,被迫放緩或放棄原
定投資計劃,對后續發展留下隱
患。四是外資企業競爭加劇,國內
產業安全的壓力。
因此,國務院出臺物流業調整
振興規劃,非常必要,也十分及
時。這是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
較快發展的需要;是調整結構,轉
變發展方式的需要,也是提高企業
核心競爭力,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的
重大戰略措施。
記者:該規劃的制定是否經過
長期的準備工作?您能否介紹一些
背景情況。
陸江:從1978年物流概念引進
以來,直到2006年國家“十一五”規劃確立物流產業地位,業內普遍盼望有一個物流業的專項規劃。事實上早在2002年,當時的國家計委和國家經委就開始物流規劃的研究制定工作。但由于物流是新行業、新產業,涉及面廣,規劃出臺的難度非常大。經過歷時7年的醞釀,隨著產業發展的逐步成熟,到2008年年底,國家發改委才將經各部門和有關方面反復修改的規劃草案提交國務院。2008年9月份以后,物流業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九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落實,也需要生產性服務業特別是物流業的支撐。因此,物流業能夠列入這次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既有其當前特殊形勢的需要,也是物流業長遠發展的要求。
記者:您認為該規劃的實質內容,對我國物流業發展將會有哪些指導作用?
陸江:這個規劃的最終文本目前尚未公布。但從總體來看,我認為,第一,規劃是我國物流業發展的行動綱領。規劃分析了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現狀與形勢,提出了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第二,規劃是全國物流業發展的藍圖,提出了我國物流業發展的主要任務、結構布局和保障措施。第三,規劃是國家支持物流業發展的指南。它提出了物流業發展的九大重點工程。這就是: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工程;物流園區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大宗商品和農村物流工程;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工程;物流標準和技術推廣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工程;物流科技攻關工程;應急物流工程。這對于各地區、各相關部門、各有關企業和行業協會推動物流業發展,有了基本的定位,指明了發展的方向,必將指導我國物流業健康快速發展。
記者:您認為貫徹和落實該規劃,還需要我們做哪些方面的工作?物流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政策問題有哪些?
陸江:物流業規劃不同于其他九大規劃。這是物流業發展的第一個規劃,既立足于當前,更著眼于長遠,對物流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我們感覺,落實規劃,一是要制定相關的專項規劃,在這個規劃當中已經提出了具體要求。再就是細化落實政策。就我們了解的行業情況看,至少以下幾個方面非常重要:財政支持政策;稅收減免政策;有利融資政策;便捷交通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結構調整政策;需求引導政策;產業安全政策等。
記者: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作為行業社團組織,在規劃起草和制定工作中起了哪些作用?今后打算做哪些促進規劃落實的工作?
陸江:協會的宗旨就是服務,為會員和企業服務,為行業和政府服務,真正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在政府主管部門主持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先后參與了規劃的調研、起草和論證等工作。物流業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后,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組織力量,進行調研,了解行業情況和企業的問題,及時向政府反映并提出建議。
作為行業社團組織,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將把推動規劃落實作為當前工作的頭等大事。在物流行業深入宣傳、深刻領會規劃精神,采取具體措施,以鼓舞士氣,增強信心,推動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