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工作全力推進西昌又好又快發展
2009-3-1 5:1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9年,要抓住國家“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有利時機,認真落實省州黨委、政府各項工作要求和總署,全力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總體目標
堅持一個取向,實現兩個跨越、三個同步、四個突破、五個加速。
一個取向:保增提速,爬坡上行,加快發展,建設美麗富饒文明和諧的安寧河谷,帶動建設美麗富饒文明和諧的新西昌。
兩個跨越:綜合經濟實力進入全省八強;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進入全國州盟首府城市三強。
三個同步: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同步,實現經濟社會繁榮和諧發展;經濟快速增長與注重環境保護同步,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平穩發展;工作推進與進度計劃同步,主要經濟指標完成進度超前于時間進度。
四個突破:GDP突破17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4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10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突破10億元。
五個加速:加速工業主導跨越發展步伐,建設工業西昌生態西昌;加速城市提升跨越發展步伐,建設中國西部最干凈最美麗城市;加速農業轉型跨越發展步伐,建設富饒美麗文明和諧的安寧河谷;加速旅游突破跨越發展步伐,建設國際性旅游度假休閑會議目的地;加速文明和諧跨越發展步伐,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預期目標
GDP增速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0%;固定資產投資增速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億元,增長15%;財政總收入24億元,增長12.95%;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14.7億元,增長21.4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億元,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5250元,增長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00元,增長15%。
著力五大方面工作
一、加速工業主導跨越發展,建設工業西昌生態西昌
推進重點項目建設。2009年實施的項目總數185個,重點推進攀鋼釩鈦、瑞康鈦業等一批工業項目,推進青山機場航站樓、東延線擴建等一批交通項目,推進官地電站、裕隆換流站等一批水電項目,推進安寧河堤防、東河水庫等一批水利項目。做強三大工業園區,培育重點骨干企業,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堅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二、加速城市提升跨越發展,建設中國西部最干凈最美麗城市
以優化城鄉規劃為牽引,實現科學建設,高標準編制城鄉發展規劃,形成“建設美麗富饒文明和諧的安寧河谷”規劃體系;以“城鄉建設年”為抓手,實現加快建設,市財政投入3億元,用于城市建設和項目貸款貼息,爭取撬動國家、省州專項建設資金、企業建設資金和銀行融資30億元;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為載體,推動生態建設,啟動生態市創建工程,投入9300萬元實施邛海污染綜合治理項目;加快推進東河水庫項目上馬,打造東河景觀;開展城鄉綜合治理,以“魅力鄉鎮”創建活動為載體,將西郊、高枧、川興等10個鄉鎮打造為省級“環境優美鄉鎮”。
三、加速農業轉型跨越發展,建設美麗富饒文明和諧安寧河谷
強力推進農田水利建設,投入1億元實施安寧河經久段堤防建設,投入380萬元完成西禮渠改造工程,投入1310萬元完成西溪鄉標準化設施蔬菜基地建設,投入700萬元完成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投入1500萬元完成水毀修復、邛海周邊水土保持、長村水庫整治工程,投入1018萬元完成1.21萬畝農業綜合開發工程,投入700萬元完成2480口農村沼氣建設,投入3580萬元實施6個鄉鎮煙水配套工程;發展壯大重點支柱產業,優化“七大支柱產業、八大生產基地”布局,發展一批十萬級以上支柱產業;依托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重點抓好洋蔥、畜禽產品、油橄欖深加工企業引進工作;加快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圍繞“森林西昌、生態家園”目標,打造綠色生態城市;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力建設工業反哺農業型、服務產業型、觀光農業型、生態環境型、古鎮風貌型新農村。
四、加速旅游突破跨越發展,建設國際旅游度假休閑會議目的地
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啟動邛海瀘山景區創建5A級景區工程,提升景區形象;啟動凱賓斯基美麗陽光五星級商務酒店、紫檀國際酒店建設,打造3個五星級賓館、3個四星級賓館,建設一批社會賓館。啟動旅游集散中心、海河廊橋、高枧海洋生物園等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動漫樂園、海門橋濕地公園、安寧河水上運動中心、明科四星級酒店、淺水灣溫泉酒店、禮州古鎮等項目招商引資工作,促成項目早日實施。
加快交通物流建設。爭取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航班,投入4億元建設機場航站樓。啟動鐵路二級海關建設,促成成昆鐵路復線建設。新建、改建瑯環大橋、太和大橋、東河通行橋、西河通行橋、海河廊橋;開展北環線道路建設前期工作、東延線—川興7.6公里道路建設工程,打通城市斷頭路。修建北工業園區、安寧河堤防、太和釩鈦產業基地等專用道路30公里。
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發展壯大“鄉村八景”規模,提升檔次,形成品牌。精心舉辦興勝草莓節、安哈梨花節和民俗文化節、川興桃花節和蜜桃節等13個鄉村旅游節。在邛瀘景區精心舉辦邛海龍舟藝術文化節、環湖自行車大賽等17個節慶活動,實現“舉辦一個節,活躍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目標。
大力拓展旅游市場,2009年確保實現旅游收入40億元。
五、加速文明和諧跨越發展,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加大民生工程投入,進一步解決與群眾生產生活緊密相關的子女上學、看病就醫、文化生活、住房等民生問題。
實施一批教育民生工程。啟動城南九年制學校、職業中專、特殊教育學校建設項目。投入1400萬元,新建、改造12所中小學校舍10800平方米。完成全市13個少數民族鄉鎮中心校和市民中寄宿制學校標準(規范)化建設達標工作。
實施一批衛生民生工程。投入5860萬元,新建市醫院醫技大樓、市婦幼保健所綜合大樓,新建精神病院、衛生進修校,改擴建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3個鄉鎮衛生院,完成瑯環鄉衛生院災后重建工作,完成佑君、巴汝、西寧片區計生服務指導站建設。爭取啟動艾滋病康復中心建設。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將血防站、皮防站并入疾控中心,健全以市疾控中心為龍頭,中心衛生院、鄉鎮衛生院為依托,村衛生室為網底的三級衛生防保網絡。
實施一批文化民生工程。投入6720萬元,啟動文體綜合大樓建設項目,逐步完善農村文化宣傳服務中心和社區文體工作站建設。加快推進有線數字電視工作,擴大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
實施一批社會民生工程。投入2100萬元,建設全州最大的兒童福利院;投入530萬元建設市社會福利中心及救災救濟物資儲備倉庫;投入350萬元改造殯儀館火化車間;投入270萬元修繕西昌烈士陵園、丁佑君烈士陵園;投入100萬元修建太和、西溪敬老院。
實施一批安居民生工程。投入1.56億元,建設索瑪家園小區、長安家園小區保障性住房779套;投入3780萬元修建廉租房350套;投入4.3億元啟動中央、省、市屬30個單位3796套經濟適用房建設。
實施一批平安民生工程。全力抓好信訪穩定工作。啟動國家級平安市創建工程,新增100個城市電子監控點,新建改建4個派出所,建設3個公路巡邏中隊,投入5000萬元建設西昌市看守所,投入6000萬元啟動蕎窩監獄遷建工程。